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北京市某社区学龄前儿童传染病防控模式,设计学龄前儿童传染病防控新模式,为北京市学龄前儿童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提供建议.方法 通过定性访谈,了解该社区现行的学龄前儿童传染病防控模式及优缺点;通过专家咨询为该社区设计新模式.结果 该社区现行防控模式采用三级管理结构,区农委-街道办的支持欠缺;本研究新模式去掉区农委-街道办结构,增加居委会及社区志愿者(楼门长)结构,以楼门长协助保健科进行传染病防控工作,一方面掌握社区内居民的动态,协助保健科及时对新入住的学龄前儿童进行系统管理,一方面协助督促社区内儿童进行免疫接种并进行传染病防控宣传工作.结论 现有防控模式存在一定缺陷,导致卫生部门难以掌握流动儿童情况;加入楼门长的防控新模式能有效覆盖社区儿童.  相似文献   
2.
城乡结合部社区学龄前儿童基础免疫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琳  刘民  常艺  马建  熊月侨  金连起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1):1257-1260
目的了解北京市城乡结合部社区学龄前儿童免疫规划疫苗基础免疫情况,为查漏补种、传染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普查的方法对北京市某城乡结合部社区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自行设计问卷,通过入户调查填写调查表,了解儿童基本信息;免疫接种信息由《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导出。结果 1 315例本社区管理儿童的卡介苗(BCG)、乙肝疫苗(HepB)、脊髓灰质炎疫苗(OPV)、百白破疫苗(DPT)及麻疹疫苗基础免疫的合格率分别为99.0%、97.0%、95.4%、96.8%和93.5%,及时率分别为90.3%、90.4%、83.4%、79.4%和79.7%。"五苗"全程接种合格率为87.2%,及时率为57.9%。A群流脑疫苗(A-MCV)、甲肝疫苗(HepA)、乙脑疫苗(JEV)、风疹疫苗、流行性腮腺炎疫苗基础免疫合格率分别为93.7%,88.4%,92.7%、92.1%和92.4%。本市户籍儿童的麻疹疫苗、A-MCV、HepA、JEV、风疹疫苗及流行性腮腺炎疫苗的基础免疫合格率明显高于外地户籍儿童(P<0.05);不同年龄组的儿童接种率总体上无显著差异。结论北京市城乡结合部社区学龄前儿童基础免疫状况存在一定问题,应加大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基于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和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对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csPCa)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疑诊为前列腺癌(PCa)并行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纳入患者74例。根据穿刺活检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PCa组与非PCa组,csPCa组与非PCa+临床不显著前列腺癌组(cisPCa),其中PCa组24例,csPCa组17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筛选csPCa的独立预测因子,并通过ROC曲线比较预测概率值与各独立预测因子的诊断效能。结果:tPSA、fPSA、PSAD、PV、PIRADS、Emax差、Emean差和Emin差在PCa组与非PCa组,以及非PCa+cisPCa组与csPCa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tPSA、PV、Emax差及PIRADS是csPCa的独立预测因子,ROC曲线结果显示logistic回归模型曲线下面积(AUC)为0.954,灵敏度为0.882,特异度为0.947,结果均优于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Emax差及PIRADS是csPCa的独立预测因子,与tPSA、PV联合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4.
一项覆盖95%全球人口的调查显示,截至2000年,全球15岁以上人口中吸烟者的数量已超过12.2亿人,据此推算,到2010年将增长到13.4亿人,到2020年将增长到14.2亿人。杨功焕等人于2002年的研究表明,我国15岁以上人口中共有吸烟者3.5亿人(按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计算),男性吸烟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女性吸烟率不高,青少年吸烟率正在上升,与吸烟有关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对控烟策略的认识和赞同情况均远远不够。如果不加以积极干预,烟草流行情况将持续在较高的水平,为了减少由吸烟和被动吸烟导致的疾病负担,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控烟措施。  相似文献   
5.
常艺  马宁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6):598-599,601
目的:探讨全人群健康档案的价值。方法:以人户调查的方式为东风地区全部居民建立健康档案。结果:40-59岁人群具有更多的与慢性疾病发生有关的生活习惯,小于18岁人群、19—40岁人群和40岁以上至59岁人群拥有不良生活习惯的比例具有递增趋势。结论:有必要为社区居民建立全人群健康档案,且有价值。  相似文献   
6.
常艺  马宁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8):929-930,938
一项覆盖95%全球人口的调查显示,截至2000年,全球15岁以上人口中吸烟者的数量已超过12.2亿人,据此推算,到2010年将增长到13.4亿人,到2020年将增长到14.2亿人。杨功焕等人于2002年的研究表明,我国15岁以上人口中共有吸烟者3.5亿人(按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计算),男性吸烟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女性吸烟率不高,青少年吸烟率正在上升,与吸烟有关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对控烟策略的认识和赞同情况均远远不够。如果不加以积极干预,烟草流行情况将持续在较高的水平,为了减少由吸烟和被动吸烟导致的疾病负担,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控烟措施。  相似文献   
7.
马文翰  常艺  徐超  赵亚利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19):2404-2413
背景 以团队为单位开展工作正在成为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主要提供形式,但是目前尚缺乏专门针对团队的、能够反映团队整体有效性的评估工具。 目的 在投入-中介-产出-再投入(IMOI)模型基础上建立一套北京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有效性评估指标,以指导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的自我改进与持续发展。 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法和个人访谈法,初步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有效性评估指标体系。2021年5—7月,采用德尔菲法分别对24、21名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咨询,结合课题组分析与专家建议确定评估指标。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结果 两轮专家咨询的问卷回收率分别为87.5%(21/24)、100.0%(21/21),专家权威系数为0.88~0.91。两轮专家咨询的指标重要性协调系数分别为0.138(P<0.001)、0.255(P<0.001),可行性协调系数分别为0.263(P<0.001)、0.257(P<0.001)。最终构建了71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评估指标,其中一级指标7个(团队建设、成员素质、团队关系、团队过程、团队服务结果、认知及满意度、团队再发展,权重分别为0.155、0.155、0.097、0.141、0.155、0.155、0.141)、二级指标16个、三级指标48个。 结论 本研究构建了基于IMOI模型的北京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有效性评估指标,从团队视角反映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的有效性,可为北京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的考评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发现并确定社区主要健康问题及危险因素,分析并提出社区需要优先解决的卫生问题,为制订社区卫生服务规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有资料收集和专项调查的方式收集社区健康相关资料。结果北京市某社区人口63000人,户籍人口14925人,流动人口48075人,流动人口占社区总人口的76.31%。常住人口35680人,占社区总人口的56.63%。2008年该社区户籍人口的主要死因为脑血管病(死亡率140.70/10万)、恶性肿瘤(87.10/10万)和心脏病(67.00/10万)。社区居民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为252.38/10万,发病率居前3位的传染病为细菌性痢疾(63.49/10万)、其他感染性腹泻病(49.21/10万)、手足口病(36.51/10万)。社区儿童卡介苗接种率为99.02%,乙肝、脊髓灰质炎、百白破疫苗全程接种率为90.82%~93.88%。社区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为1.76人,而社区每千常住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为3.11人。结论社区需要优先解决的卫生问题是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加强妇幼保健工作和慢性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9.
社区卫生诊断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必须掌握的技术之一,开展科学严谨、周期进行的社区卫生诊断工作,不仅能逐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不断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还能为有关社区卫生的科研提供宝贵的资料。为了帮助社区卫生服务者方便进行社区诊断工作,本研究对社区卫生诊断的实施步骤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它包括设计与准备、收集健康相关资料、资料核实与录入、分析相关数据、确定主要卫生问题和优先解决的项目、撰写社区卫生诊断报告以及制定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规划等七个步骤,并对每个步骤具体实施的细节进行了较全面、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薏苡附子败酱散出自《金匮要略》,为治疗肠痈代表方,全方由薏苡仁、附子、败酱草3味药配伍而成,具有健脾温阳、清热祛湿解毒之效,是临床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常用方剂。UC是一种病变累及结直肠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因病机尚未十分明确,多与遗传、外界及肠道环境、免疫、感染等多种因素相关。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均表明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UC具有多靶点、多方位的优势。薏苡附子败酱及其中单味药的提取物均有防治UC的作用,目前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UC的作用研究机制主要集中于减轻肠道炎症反应、抗结直肠癌作用、缓解氧化应激、修复肠上皮细胞屏障、改善肠道菌群紊乱、抑制细胞凋亡、维持肠道免疫平衡等。临床上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减联合西药效果满意,能明显改善UC患者相关临床症状,并能延缓病情,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并具有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等优势。其相关研究为UC的临床防治及薏苡附子败酱散对UC作用机制的后续探索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数据支撑,同时也对中医药治疗UC的研究有重大意义。该文就薏苡附子败酱散对UC的防治及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