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大鼠完全性脊髓损伤后损伤平面以下周围神经和骨骼肌的自然变化,为脊髓损伤治疗与康复相关基础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50只健康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5只、假手术组(B组)10只和脊髓损伤组(C组)35只,B组行单纯椎板切除术;C组在椎板切除基础上用横断法制成T10完全脊髓损伤模型。分别对3组大鼠术前,B组术后1、2周,C组术后1、2、4、12、24周进行BBB评分,并检测腓肠肌的运动单位计数(motor unit number estimation,MUNE);再于各时间点处死大鼠,取坐骨神经和腓肠肌内侧头,应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坐骨神经-运动终板-腓肠肌的形态变化。对3组所有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组术后各时间点的BBB评分与术前及A组、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后4周时的BBB评分与其他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前MUNE数值与A组、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与24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术后1、2周时坐骨神经有髓神经纤维髓鞘外形正常。C组术后1、2周时与A组、B组无明显差异;4周时部分有髓神经纤维髓鞘崩解、板层分离;12周时髓鞘崩解明显增多,高倍电镜观察见崩解的髓鞘板层清晰;24周时有髓神经纤维髓鞘崩解、融合,新生神经纤维管细壁薄,无髓神经纤维增多,高倍电镜观察见崩解的髓鞘板层模糊。A组肌细胞肌束膜及肌内膜边界清晰,肌细胞核位于肌膜下方。B组术后1、2周时与对照组无明显区别。C组术后1、2周时,除肌细胞截面积轻度缩小外,与对照组无明显不同;4周时肌细胞截面积缩小,局部肌细胞破坏;12周时多数肌细胞边界模糊,细胞核相对聚集,结缔组织增生明显;24周时肌细胞融合,细胞核密集,融合细胞间可见大小不一空隙,结缔组织增生更加明显。A组和B组术后1、2周运动终板结构清晰完整。C组术后1、2、4周时运动终板结构较A组、B组无明显差别;术后12周时相对完好运动终板与破坏运动终板并存,高倍电镜下观察见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层次分明,各层结构内可见细小颗粒,突触间隙内可见多个类圆形突触小泡,肌板清晰,同时也可见突触皱褶及突触前、后膜不可辨,肌板结构不清晰;术后24周时找不到运动终板。结论:大鼠完全横断性脊髓损伤后损伤平面以下周围神经和骨骼肌形态结构随时间退变程度逐步加重甚至消失;损伤后12周时已有明显变化,24周时出现显著的结构损害和功能丧失。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影响L1爆裂骨折所致单纯脊髓圆锥损伤患者术后膀胱功能改善的相关因素。方法对618例L1爆裂骨折中并发单纯圆锥损伤的2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鞍区感觉减退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率明显高于鞍区感觉消失患者(P<0.01);2周内和2周后手术对膀胱功能恢复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术前鞍区感觉与膀胱功能恢复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L1爆裂骨折严重程度、圆锥位置与神经损伤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L1爆裂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采集反应骨折程度的影像指标包括:L1椎前高压缩率、后高压缩率、椎管中矢径比值、弓根间距比值、椎管面积比值及圆锥位置高低.神经损伤程度采用ASIA标准评估.分析采集指标与神经损伤程度相关性.[结果]本组病例27例,平均L1椎前高压缩率0.63、后高压缩率0.91、椎管中矢径比值0.69、弓根间距比值1.14、椎管面积比值0.83.圆锥位置在L1中横截面或以上11例(高位分组),以下16例(低位分组).L1椎管面积比值在≥0.5及<0.5水平的两组间,神经损伤程度存在显著差异(P=0.049).高位圆锥组与低位圆锥组间神经损伤程度存在显著差异(P=0.046).[结论]在本研究设定的分组水平,L1爆裂骨折时椎管面积比值<0.5,神经损伤发生率及程度明显增加.低位圆锥组神经损伤比高位组严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上胸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方法]对2002年1月-2008年6月的40例中上胸椎脊柱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Hanley-Eskay分类:压缩骨折4例,爆裂骨折11例,骨折脱位23例,爆裂脱位2例.按美国脊髓损伤学会脊髓神经功能分级(ASIA标准):A级29例,B级3例,C级4例,D级0例,E级4例.非手术治疗4例,手术治疗36例,均为后路减压复位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后早期康复治疗.[结果]40例均获随访,平均32个月.非手术治疗组,3例骨折愈合,无神经功能障碍,1例16个月后出现后迟发性后凸畸形合并神经功能损害,行前后路联合手术.手术治疗组,术后影像学复查,胸椎序列恢复良好,脊髓无压迫,内固定均无松动断裂,后路植骨已融合,椎弓根钉位置不良5枚,但畸形无加重.脊髓损伤A级29例中仅1例恢复至B级,B级3例中1例恢复至C级,C级4例中2例恢复至D级.伤后1周内MRI髓内出血信号长度<4 mm者4例随访时均获1个级别的提高.脊髓损伤患者早期康复治疗后日常生活动作能力(ADL)评分平均提高(22.53±6.25)分.[结论]中上胸椎骨折脊髓损伤发生率高且严重,多为完全性,预后差.伤后1周内MRI髓内出血信号长度<4 mm者预后相对较好.后路减压复位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新鲜骨折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脊髓损伤早期康复可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胸腰椎Chance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胸腰段Chance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对12例胸腰椎Chance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内固定使用Har-ritong加压装置、Dick钉、C-D和钛缆内固定系统。随访时间12~42个月,平均21个月。结果全部病例脊柱后柱分离得到了明显恢复,脊柱前柱也得到改善。除2例ASIA分级为A级的患者神经功能无变化外,其他4例伴有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患者ASIA神经功能均有1级改善。结论手术治疗可即刻恢复胸腰椎Chance骨折脊柱稳定性,利于早期康复,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振荡电场对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恢复和轴突再生的影响。方法:改良Allen′s打击法建立90只SD大鼠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置入刺激电极。实验组施加振荡电场干预,对照组只置入振荡电场刺激器而不给予干预。电场强度600μV/mm,振荡周期为每15min极性交替变换,供电方式为感应式供电,工作方式为大鼠清醒状态下持续刺激至实验结束。建模成功后2周、6周、12周进行BBB评分、运动诱发电位评价脊髓神经传导情况(MEP潜伏期差和波幅差);HE染色行组织学观察,神经丝蛋白(NF200)、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轴突再生情况、行轴突计数、胶质瘢痕形成和星形胶质细胞突起夹角测量,两组间比较行t检验。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2周时,BBB评分、MEP波幅差和轴突计数无差异(P>0.05),但右下肢MEP潜伏期差缩短(P<0.05)。6周和12周时,BBB评分、MEP潜伏期差和波幅差、轴突计数和星形胶质细胞突起夹角测定两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12周时HE染色观察两组可见损伤部位脊髓空洞及瘢痕形成;NF染色实验组可见较多神经纤维通过损伤区;GFAP染色发现两组间IOD值测定无显著差异。结论:振荡电场可以促进脊髓损伤大鼠的脊髓传导功能改善和后肢运动功能恢复,电场作用时间需达6周以上。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可能与振荡电场促进轴突再生、诱导其定向生长,促进星形胶质细胞线性排列等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下腰椎(L3~L5)爆裂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996年1月~2006年10月在我科接受手术治疗的下腰椎爆裂骨折患者14例,男12例,女2例,年龄18~63岁,平均32.7岁。入院时1例无神经损伤,4例根性损伤,1例圆锥损伤,8例马尾神经损伤(按ASIA分级A级2例、B级1例、C级3例、D级2例)。L3骨折7例,L45例,L52例,矢状位Cobb角-20°~12°,平均为-4.1°。8例患者合并多发骨折(其他部位稳定脊柱骨折4例,骨盆骨折1例,股骨粗隆下骨折1例,胫腓骨骨折3例,跟骨骨折2例,肋骨骨折2例)。1例L3爆裂骨折马尾神经C级损伤患者行侧前方入路L3椎体切除、椎间自体髂骨植骨、Kaneda内固定术,其余13例患者均行后路椎板切除、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横突间(12例)或椎体间(1例)植骨融合术。末次随访时进行神经功能、影像学及步行能力评价。结果:手术时间3.5~7h,平均5h。术中出血量600~2200ml,平均1258ml。术后无神经损伤加重。术后出现脑脊液漏2例,无伤口感染、延迟愈合及其他严重并发症。术后2周时Cobb角为-27°~7°,平均-12.4°,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4例(28.6%)患者行再手术治疗,其中2例因腰背痛于术后2年时取出内固定,术后腰背痛部分缓解;1例初次前路手术后下肢痛明显,半年后再次行后路椎管探查,术后下肢痛部分改善;1例因初次后路手术后骨折复位欠佳,肛周麻、痛,3个月后再次行后路探查、神经根粘连松解,术后症状部分缓解。随访24~42个月,平均34.1个月。末次随访时,根性损伤者肌力均恢复1~2级;圆锥损伤者可实现大小便自控;马尾神经损伤者5例出现1~2个级别的神经功能恢复,3例无变化。末次随访时Cobb角有平均1.7°前凸角度丢失,但与术后2周时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年13例患者实现骨性融合;1例可疑假关节形成,因无腰背部疼痛未处理。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所有患者末次随访时在借助/不借助支具的情况下均具有社区内行走功能。结论:下腰椎爆裂骨折的手术治疗以后路手术为主,手术治疗虽可取得较好的矫形效果,但术后腰背部疼痛和下肢及肛周疼痛有可能导致较高的再手术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颅磁刺激同步踏车训练对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30例不完全性T10~T12脊髓损伤患者,ASIA脊髓神经功能分级均为C级,病程3~4个月,随机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理疗和梯度气压助动等),训练组比对照组仅增加经颅磁刺激同步踏车训练1个项目。治疗时间6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ASIA运动评分、ASIA感觉评分、脊髓损伤步行指数Ⅱ(WISCIⅡ)和功能独立性评定(FIM)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临床评价指标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6周后,训练组ASIA运动评分、WISCIⅡ、FIM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FIM评分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余评价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经颅磁刺激同步踏车训练组ASIA运动评分、WISCIⅡ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ASIA感觉评分、FIM评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经颅磁刺激同步踏车训练对不完全性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人椎间盘细胞基质合成能力以及血管生长抑制因子软骨调节素-1(ChM-1)表达的影响,为椎间盘退变的生物学治疗提供可供参考的生长因子。方法取4 例因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而于本院行腰椎间盘切除手术患者的椎间盘组织,分别进行髓核和纤维环细胞培养及表型鉴定。取传代细胞继续培养1 周后,向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bFGF(0, 0.1 ng/ml, 1 ng/ml 和10 ng/ml),72 h 后收集细胞。采用Real-time RT-PCR 检测各组细胞中Aggrecan 和Ⅱ型胶原mRNA表达情况;同时利用Real-time RT-PCR和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bFGF 对ChM-1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bFGF 可明显抑制人椎间盘细胞外基质成分Aggrecan 和Ⅱ型胶原mRNA的表达(P<0.05)。Real-time RT-PCR和Western blot 方法均提示bFGF 可抑制ChM-1 的表达水平(P<0.05),并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bFGF 在发挥分解代谢功能的同时还具有潜在的促进血管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的人口学特征、病因学分布以及神经功能预后。方法对44 例非创伤性因素造成的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均获得3 个月以上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3.3 个月(3~23 个月)。其中男性27 例(61.3%),女性17 例(38.7%);平均年龄39.85 岁(3.5~78 岁)。病因包括脊髓炎16 例(36%),脊柱肿瘤8 例(18.1%),椎管内肿瘤7例(15.9%),脊髓血管畸形6 例(13.6%),非创伤性椎间盘突出3 例(6.8%,包括颈椎间盘突出致四肢瘫1 例,腰椎间盘突出致马尾综合征2 例),非脊柱手术造成的医源性脊髓缺血2 例(4.5%),肝性脊髓病2 例(4.5%)。入院时神经损伤情况:颈段脊髓损伤9 例(20.4%),胸段损伤30 例(68.1%),圆锥综合征2 例(4.5%),马尾综合征3 例(6.8%)。AISA 残损分级:A级14 例(31.8%),B级6 例(13.6%),C级13 例(29.5%),D级11 例(25%)。最终随访时,34%患者出现至少1 个等级的神经功能恢复。结论非创伤性脊髓损伤是造成脊髓损伤的重要原因。因具有特殊的病因学特点,此组病例在人口学特征以及临床特点上与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有较大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