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细胆道镜联合球囊扩张治疗医源性高位胆道狭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超细胆道镜联合球囊扩张治疗医源性高位胆道狭窄的疗效进行初步的探讨。方法医源性高位胆道狭窄患者8例,对其进行超细胆道镜联合球囊扩张治疗,并对其治疗前后T管造影、引流量、临床表现进行对比观察。结果8例病人均行随访,疗效满意。结论超细胆道镜联合球囊扩张治疗医源性高位胆道狭窄是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胆管结石手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胆管结石手术患者并发糖尿病者52例术后并发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糖尿病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非糖尿病组;糖尿病组中≥60岁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60岁患者。结论: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可增加胆管结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是一种伴有胆汁淤积的外科胆道疾病,是胆道系统常见先天畸形。我科从1998 年至2004年底手术治疗胆总管囊肿12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超细胆道镜应用于胆总管下段探查术7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分析78例胆总管切开探查术中应用超细胆道镜探查胆总管下段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发现,78例均通过十二指肠乳头进入十二指肠,且无医源性损伤及急性胰腺炎发生。认为术中应用超细胆道镜探查胆总管下段既可直视胆道,又可避免医源性损伤及急性胰腺炎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且简便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大鼠肝切除后肝再生的促进作用.方法 大鼠建立70%肝切除模型后分为两组:实验组术后30 min经尾静脉注射累计4000 IU/kg rhEPO(每天1333 IU/kg rhEPO,连用3 d);对照组给予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术后1、3、5、7、14 d随机各取5只大鼠处死,称取并计算肝再生率,采用速率法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白蛋白(Alb),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结果 术后1、3、5、7、14 d实验组肝再生率较实验组明显增高(P<0.05),实验组血清ALT水平术后5、7、14 d较对照组有降低(P<0.05),实验组血清Alb术后7、14 d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3、5、7 d实验组PCNA标记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和P<0.01).结论 rhEPO对大鼠肝切除后肝再生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技术利用重T2加权,增强T2信号,突出含水的胆管和胰管,使其信号变白,抑制周围使其信号变黑,从而得到类似于直接胆胰管造影的影像效果。MRCP具有无创,不需要造影剂,无禁忌证等优点,能多角度、多方位显示胆  相似文献   
7.
胶粘套叠胰肠吻合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大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志元  金慧涵  胡明华  包嘉凌 《江苏医药》2008,34(12):1299-1299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出血率为7.5%~12.4%,如不能及时恰当处理,则病死率高达30%~58%[1].1996年,彭淑牖等[2]设计了捆绑式胰肠吻合术,以捆绑取代缝合,避免遗留针孔,保证吻合口的密封性,目前业已在国内许多医院推广应用.我院自2002年以来引进该术式,并在近4年来对此方法进行了改良,共施行了27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不但预防了术后胰漏的发生,而且避免了术后大出血.  相似文献   
8.
老年患者急性胆囊穿孔21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老年急性胆囊穿孔患者21例临床资料的回顾分析了解其临床特点,以期能尽早诊断,正确施治,减少死亡率.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2007年12月共收治21例老年急性胆囊穿孔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1例患者无一死亡,术后切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1例,急性心衰2例.结论:老年急性胆囊穿孔因其生理及病理特点,临床表现不典型,病情进展快,只有早期诊断,做好围手术期处理,选择适时手术,加强术后管理,才能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microRNA-1301(miR-1301)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2011 年1 月—2014 年1 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行HCC 根治手术的60 例患者临床资 料、组织样本及随访资料。qRT-PCR 检测肝癌及癌旁组织中miR-1301 的表达,分析miR-1301 的表达与肝 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关系。结果 HCC 癌组织中miR-1301 相对表达量低于癌旁组织(P <0.05),且肿瘤直径、 临床分期、有无脉管癌栓和miR-1301 相对表达量与患者不良预后有关(P <0.05)。Kaplan-Meier 生存分析显 示,miR-1301 低表达组肝癌患者总生存率低于高表达组(P <0.05)。多因素Cox 分险比例模型提示,肿瘤直径 [Hl ^ R=1.417(95% CI :1.432,4.166)]、脉管癌栓[Hl ^ R=0.493(95% CI :0.205,0.936)]、临床分期[Hl ^ R=2.013 (95% CI :0.933,3.114)]、miR-1301 低表达[Hl ^ R=2.893(95% CI :1.139,3.452),P =0.011] 是影响肝癌患者总 体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iR-1301 在肝癌组织中低表达,与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可为肝癌患者预 后评估提供新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