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33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54岁.8年前咽部隐痛,曾在当地医院诊为咽部炎症,治疗后仍有咽部异物感,进食欠顺畅,需饮流质送下,经常反食、呛咳.6年前恶心较剧时有肉样物涌入口腔内,可自行咽下,多次就诊于当地耳鼻喉科,诊断不清,症状渐加重.1个月前因恶心明显,胸骨后胀闷,仅能进流质饮食,当地胃镜检查显示食管内长约15 cm息肉样物而来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DNA错配修复基因hMLH1在胃癌和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PV-6000二步法检测2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8例胃腺瘤性息肉、58例胃癌患者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的hMLH1基因蛋白表达.结果:hMLH1基因蛋白主要表达于黏膜上皮的细胞质内,少量表达于细胞核.在慢性浅表性胃炎上皮细胞和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的阳性表达率(均为90%)明显高于胃腺瘤性息肉及胃癌旁组织上皮细胞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5%和62.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 9.741,P=0.02).hMLH1基因蛋白在胃癌细胞的表达率为72.41%,与前四者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在58例癌旁组织中,21例(36.2%)为慢性浅表性胃炎,37例(63.8%)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二者hMLH1蛋白阳性表达率相近,但明显低于非胃癌患者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的阳性表达率,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X~2=9.885,P=0.02).结论:hMLH1表达缺失可能是胃癌的早期分子事件,对hMLH1蛋白表达缺失的慢性胃炎患者进行随访、监测,可能有利于胃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胃黏膜色泽变化与手区胃生物信息影像表达的关系。方法:通过胃镜观察胃窦黏膜的色泽与手区疾病生物信息中医影像诊断仪记录的手区胃生物信息影像色谱图进行比较。结果:胃镜下胃窦黏膜的色泽、定位、数量分布特征与手区胃信息影像色谱图的胃窦区域的图像素颜色的分级、分布具有客观一致性。结论:手区胃生物信息影像色谱图可以成为无损伤的体外观测和记录胃窦黏膜色泽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4.
胃镜下机械碎石治疗胃石症4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食某种物质后不能消化排空,积聚在胃内逐渐形成的固体性结块统称胃石症[1].在我国以食用柿子、山楂、黑枣等形成植物性胃石多见[2].在胃镜下可采用不同的治疗手段碎石,如激光碎石[3]、高频电碎石[4]、微型爆炸碎石[5]及注射药物碎石[6]等.  相似文献   
5.
6.
上消化道间质瘤的内镜及病理学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间质瘤(GIST)的胃镜、超声内镜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05年7月~2007年7月诊断的43例上消化道GIST的内镜及病理学资料。结果43例GIST中18例经胃镜加病理活检及免疫组织化学法确诊,胃镜下表现为球形或半球形黏膜下隆起,可有脐样溃疡;病理学上GIST细胞以梭形或上皮样细胞为主,成束状排列,免疫组织化学法示CD117,CD34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及89%,平滑肌肌动蛋白(SMA)及突触素(SYN)无表达;余23例经超声内镜诊断,良性20例,恶性3例,表现为起源于固有肌层的均质或不均质低回声。结论GIST的诊断有赖于胃镜、超声内镜与病理活检、免疫组织化学法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隐源性消化道出血指经常规检查未找到出血原因或部位的一类疾病[1] 。本文收集隐源性消化道出血病人 17例 ,旨在探讨少见消化道出血的原因。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7例中 ,男 11例 ,女 6例 ;年龄 12~ 71岁 ,平均 4 3.4岁。小肠肿瘤 6例 ,其中小肠良性肿瘤 2例 (平滑肌瘤 ) ,小肠恶性肿瘤 4例 (腺癌 2例 ,恶性淋巴瘤 1例 ,空肠类癌 1例 ) ;过敏性紫癜 4例 ;血管畸形 3例 ;胆管出血 2例 ,杜氏病及小肠慢性溃疡各 1例。临床表现见表 1.17例病人经内镜检查或X线钡餐透视均无特殊表现 ,选择性血管造影 4例 ,2例分别于空肠上段及升结肠部位发…  相似文献   
8.
1目的 观察蒲元胃康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 2方法 将纤维胃镜和病理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的10 0例病人随机分为 2组 ,采用双盲给药法。治疗组 5 6例 ,服蒲元胃康 ;对照组 44例 ,服含淀粉的安慰剂。 3结果治疗组 5 6例中 ,5 3例症状改善 ,总有效率为 94.6 % ,明显高于对照组 (18.2 % ) ,差异有极显著性 (χ2 =6 6 .33,P<0 .0 1) ;治疗组浅表性胃炎 35例中 ,2 8例病理改善 ,总有效率为 80 .0 % ,明显高于对照组 (2 1.4% ) ,差异有极显著性(χ2 =2 2 .6 2 ,P<0 .0 1) ;治疗组萎缩性胃炎 2 1例中 ,13例病理改善 ,总有效率为 6 1.9% ,明显高于对照组 (19.8% ) ,差异有极显著性 (直接概率 P=0 .0 0 9) ;治疗组幽门螺杆菌阴转 19例 ,有效 16例 ,总有效率为 6 2 .5 % ,明显高于对照组 (11.4% ) ,差异有极显著性 (χ2 =2 7.76 ,P<0 .0 0 1)。 4结论 蒲元胃康是一纯中药制剂 ,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好、副作用少、服药方便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吗丁啉和甘露醇联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附64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吗丁啉、甘露醇联合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总有效率及近期治愈率分别为90.6%、15.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该疗法对同时伴有的胃—食管返流症状亦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结肠腺瘤72例临床分析刘希双1杨松龄2戴素美1马瑞卿3结肠腺瘤是结肠息肉的一种类型,被认为是癌前期病变之一〔1〕。为了探讨结肠腺瘤及其癌变的特点,现将72例结肠腺瘤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行纤维结肠镜检查的624例病人中,检出并经病理证实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