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6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氨溴特罗口服溶液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马香  段春红  丁明杰  韩玉玲 《中国医药》2011,6(9):1132-1134
目的 观察氨溴特罗口服溶液对小儿喘息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以306例患有喘息性疾病的儿童为研究对象,在根据病情给以抗感染、支持治疗的同时,对照组给以氨溴索或布地奈德及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164例),治疗组给以氨溴特罗口服(142例).比较2组之间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在第4天咳嗽症状改善不如对照组(P<0.05).2组之间在喘息症状改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哮鸣音方面第2、4天对照组优于治疗组(均P<0.05),但是第6天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年龄段治疗组及对照组之间比较,除大于3岁患儿中喘息症状消失时间对照组(3.0±0.8)d明显短于治疗组(3.6±1.3)d,2组其他所有症状的消失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患儿的咳嗽消失时间及哮鸣音消失时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喘息消失时间的比较显示2组内<1岁患儿和1~3岁患儿之间[对照组分别是(5.5±1.8)、(5.2±1.3)d和治疗组分别为(5.3±2.1)、(5,5±1.4)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3岁的患儿喘息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是(3.0±0.8)和(3.6±1.3)d,P<0.05].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氨溴特罗口服液对控制喘息、咳嗽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小,可以作为不能进行雾化患儿的替代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检测正常儿童与川崎病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清中可溶性内皮生长因子(sVE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水平变化,了解其在川崎病中发挥的病理生理作用并有助于早期防治血管炎的进展,以期改善川崎病患儿的预后.方法 使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正常儿童和川崎病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sVEGF 和TGF-β1 浓度,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该研究发现,川崎病患儿急性期的sVEGF 和TGF-β1 明显高于正常儿童,随着病情的缓解其水平明显下降,在恢复期sVEGF 的水平仍高于正常对照组,但是TGF-β1 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sVEGF和TGF-β1 在川崎病的发病及血管炎的形成中发挥重要的生理病理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促进血管内皮的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3.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患者初治时和完全缓解 (CR)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方法 :采集B淋巴细胞系ALL儿童初治时、CR后的外周血 ,分离出其中的单个核细胞 (MNC)。用单克隆抗体在流式细胞仪上测定CD3、CD4、CD8以及IL 2受体CD2 5的含量 ;通过T淋巴细胞内细胞因子IFN γ和TNF α的测定 ,在单个细胞水平上分析T淋巴细胞功能的变化。结果 :①初治时 ,患者的CD4 /CD8为 (1.10± 0 .79) ,较健康儿童 (2 .74± 1.2 1)明显降低 (P <0 .0 1) ,CD4、CD8产生细胞因子IFN γ和TNF α的能力均低于正常对照 (P <0 .0 5 )。②CR后 ,CD4 /CD8为 2 .5 4± 1.39,比初治时明显提高 (P <0 .0 5 ) ,CD4、CD8产生细胞因子的能力增强 ,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各项数值仍低。③初治患者的CD4 + CD2 5 + T淋巴细胞为 (0 .76± 0 .5 6 ) ,明显低于CR组 (2 0 .4± 5 .1) (P <0 .0 1)和对照组 (16 .3± 6 .3) (P <0 .0 1)。这表明 ,免疫损害在白血病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胞因子的产生和CD2 5都趋于正常。结论 :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与儿童白血病的预后关系密切 ,促进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对本病的治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辅助依帕司他和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及对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89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47例)和西药组(42例)。2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及依帕司他和甲钴胺口服,联合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观察对比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氧化应激相关指标T-AOC、MDA、SOD水平变化和治疗安全性。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联合组明显低于西药组(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T-AOC和MDA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而血清SOD水平显著升高(P均<0.05),且联合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西药组(P均<0.05);2组用药期间均未出现机体损害,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足三里、三阴交和太溪穴位注射辅助依帕司他和甲钴胺可显著改善疗效,减轻氧化应激损伤,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对1997年12月-1998年5月收治的强制或自愿戒毒者200例进行分析,发现吸毒者的年龄为18岁-54岁,男性较多,职业以个体户,停薪或无业人员为主,其中未婚,离者占,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戒断症状以停用海洛因2h-10h出现,用丁丙诺啡肌肉注射治疗,一周后均可明显缓解症状,脱瘾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牙周炎是口腔常见病、多发病,是牙齿松动的主要原因之一。牙周夹板一直以来是松牙固定的有效手段,它可以将多个牙连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多根巨牙",共同承担咬合力,有效地分散牙周膜及牙槽骨的应力,为牙周组织的愈合创造有利条件。三维有限元分析法是研究复杂模型应力分布的生物力学方法,近年来广泛应用于牙周夹板的研究中,该方法可以逼真地建立口腔组织结构的模型,并对每种组织的生物力学属性赋值,进而分析在不同几何形态、不同材料以及不同加载条件下牙体及牙周组织的应力分布特点,为临床上松动牙的治疗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本文就三维有限元法在不同类型、不同材料以及不同牙周状态下牙周夹板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是指嗜心性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心肌非特异性间质性炎症为主要病变的心肌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引起VMC 最常见的病毒包括B 族柯萨奇病毒(coxsackie virus B,CVB)、腺病毒(adenovirus,ADV)、埃可病毒( enteric cytopathic human orphan virus, ECHO virus)、脊髓灰质炎病毒、流感病毒、乙肝病毒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es, HIV)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肾病综合征(NS)患儿T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8(IL-8)在肾病综合征(NS)患儿中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直接免疫荧光法和特异性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30例体检健康者,30例NS发作组和32例NS缓解组患者血清中T细胞亚群和IL-2、IL-6和IL-8水平及其动态变化。结果NS发作组T细胞亚群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及NS缓解组(P〈0.05),NS发作组IL-2、IL-6和IL-8水平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及NS缓解组(P〈0.01),而NS缓解组IL-2、IL-6和IL-8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研究提示肾病综合征(NS)患儿存在明显的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0.
体外扩增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从脐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MNCs),体外培养扩增间充质干细胞(MSCs)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和诱导分化潜能.方法取35份足月顺产新生儿脐血,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其中的MNCs,采用含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体外培养扩增MSCs.显微镜下观察MSCs的形态、细胞化学染色,流式细胞仪测定MSCs的细胞免疫表型,体外诱导分化实验检测MSCs分化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和神经细胞的能力.结果从12份脐血中可培养出MSCs,形态上与从其他来源的MSCs类似,可传至20代而无形态上的变化.细胞化学染色示碱性磷酸酶(ALP)阴性,非特异性酯酶--α-丁酸萘酚酯酶(alpha-naphthol butyric acid esterase,NBE)阳性.其表达CD29、CD44和CD105,特别是人类MSCs标记SH-2 和 SH-3 阳性,而CD3、CD14、CD19、CD34和CD45阴性,说明它们并非来自造血细胞.这些MSCs在适当诱导分化剂的作用下,2周左右可以诱导分化形成骨细胞, 20天左右可以诱导分化形成脂肪细胞.脐血MSCs预诱导12 h后,胞体发生收缩,细胞边缘有细的突起.正式诱导5 h后大多数细胞呈现典型的神经元样.结论胎儿脐血MNCs可分离培养出MSCs.这些MSCs具有与其他来源MSCs类似的表型及分化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