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应用颈椎椎弓根钉治疗上颈椎骨折及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6年9月-2009年1月,应用颈椎椎弓根钉治疗的上颈椎骨折或脱位的患者15例.其中男11例,女4例;年龄18~60岁,平均41.2岁.寰椎骨折脱位5例,枢椎骨折脱位3例,齿状突陈旧骨折不愈合1例,C2,3骨折脱位2例,无骨折寰枢椎失稳4例.临床主要症状为颈部疼痛或伴有四肢麻木无力、步态不稳.患者术前均行Halo架牵引试行复位.所有患者均采用颈椎椎弓根钉固定并植骨融合,根据术前X线片及CT个体化确定入钉点及置钉角度,徒手法钻出骨性通道,选用22~26 mm长的Vertex或Summit钛金属螺钉固定,并行后路椎板间自体或同种异体骨植骨融合.术后1~2 d佩戴颈托离床活动.结果 本组15例共置入颈椎椎弓根螺钉64枚,均未发生椎动脉和脊髓损伤,无脑脊液漏.术后行X线正、侧位片和CT检查证实损伤节段复位满意、螺钉位置良好.术后疼痛症状基本消失,神经症状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14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36个月,患者颈椎序列良好,均获得骨性融合,未发生螺钉及钛棒的松动、脱出及折断.神经损伤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 颈椎椎弓根钉是颈椎后路手术中坚强的固定方法,只要掌握手术操作技巧,严格个体化置钉,颈椎椎弓根钉具有固定可靠、术后并发症少、融合率高等优势,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free-hand cervical pedicle screw fixation in treatment of the upper cervical fracture and instability.Methods A retrospective review was performed on 15 patients with upper cervical fracture and instability treated with cervical pedicle screw fixation and fusion from September 2006 to January 2009.There were 11 males and 4 females,at average age of 41.2 years(range,18-60 years).Of all,there were five patients with atlas fracture and dislocation(including three simple anterior arch fractures and two Jefferson fractures),three with axis fracture and dislocation,one with dens fractures plus nonunion,two with C2,3 fracture and dislocation and four with atlantoaxial instability without fracture.The main clinical complaints included local neck pain and/or tetraplegia.Halo traction was recommended to restore the cervical sequence preoperatively in all patients.All 15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cervical pedicle screw-rods internal fixation and bone graft fusion.During the operation,the point and angle of the implanted pedicle screws were determined by preoperative X-ray and CT scan and the bony channel drilled with free-hand before implantation of the Summit or Vertex pedicle screws(22-26 mm long)and posterior interlaminar autologous or allogeneic bone fusion.Patients could get out of bed with neck collar at days 1-2 after operation.Results A total of 64 cervical pedicle screws were implanted in all 15 patients,with no vertebral artery injury,spinal cord injury or cerebrospinal fluid leakage.Postoperative X-ray and CT scan confirmed satisfactory internal fixation.The clinical symptoms were improved significantly.Fourteen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12-36 months,which showed bony fusion,with no looseness or breakage of the screws.Neurologic impairment was improved in all patients,with no compl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the cervical pedicle screw.Conclusions Cervical pedicle screw internal fixation can reestablish the upper cervical vertebrae stability and help to recover the spinal cord and nerve function and hence is a reliable method for upper cervical fracture and/or instability.  相似文献   
2.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中年女性。主要表现为对称性、慢性、进行性多关节炎。关节滑膜的慢性炎症、增生,形成血管翳,侵犯关节软骨、软骨下骨、韧带和肌腱等,造成关节软骨、骨和关节囊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1]。一般来说,RA可以出现在任何关节,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跖趾关节和腕关节往往是最初也是最常受累部位[2]。当病变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也可累及其他关节,例如脊柱。尽管胸腰椎也会受累,但颈椎是RA在脊柱中最好发的部位[3]。文献报道9%~88%的RA患者会累及颈椎,甚至有学者认为颈椎是仅次于手和足的RA好发部位,在所有RA患者中出现颈椎RA的比例超过50%,而RA病程进展至颈椎受累通常会经过平均十年的时间[4-5]。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和诱发急性高血压大鼠脑内神经纤维周围组织通道的功能变化。 方法:选择神经纤维集中的胼胝体实验。分别在原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与对照大鼠、诱发急性高血压与对照S-D大鼠脑胼胝体内定位注射FITC标记葡萄糖酐(FITC labeled dextran,FD)。在相距一定距离的胼胝体内定位微透析,收集并测量不 同时间点流出液的荧光强度,绘成荧光强度-时间曲线。对比分析神经纤维周围组织通道的物质传递功能变化情况。 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组透析部位荧光强度-时间曲线开始上升的时间、到达平均最高值时间均晚于对照组,提示SHR FD在胼胝体中从注射点到透析采样点的传递速度降低。诱发急性高血压组曲线上升时间与对照组基本一致,但曲线上升段斜率低于对照组,曲线下降快,峰值维持时间短。 结论:SHR某些物质在胼胝体区域神经纤维周围组织通道内传递的速度降低;急性高血压脑水肿时,胼胝体区域神经纤维周围组织通道的目标性传递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单开门”揭开式椎板整块切除、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极重度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OPLL)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治疗极重度颈椎OPLL 16例患者资料,男13例,女3例;年龄45~74岁,平均56.5岁。15例神经功能损害与头颈部活动有关(如打喷嚏、咳嗽、过伸颈部等),1例诱因不明,神经症状均持续加重。术前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Score, JOA)为(7.1±1.8)分。术前CT扫描示骨化的后纵韧带平均占椎管矢状径的83.7%。患者均接受后路椎板整块切除、颈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结果 手术时间为80~150 min,平均130 min;出血量为150~600 ml,平均300 ml。1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个月至4年,平均(24.4±10)个月,术后2周、3个月、末次随访平均JOA评分为(13.2±1.7)分、(13.5±1.6)分、(14.1±1.5)分, JOA评分改善率分别为61.6%、64.6%、70.7%。术后1例伤口形成血肿,1例发生脑脊液漏,3例肩背部疼痛。术中、术后未见深部感染、神经功能恶化、椎动脉损伤、内固定失败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颈椎“单开门”揭开式椎板整块切除术对脊髓干扰小、安全性高,结合颈椎弓根螺钉固定能够稳定减压节段,维持颈椎曲度,可用于重度颈椎OPLL合并颈脊髓损伤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自体牙移植术是指将天然牙从一个位置移植到同一个体的另一位置的手术过程,可有效恢复患者的美观和咀嚼功能,是替代缺牙的可行方法。但因缺乏技术规范,成功率不易保障。不同牙位自体牙移植的存活率与成功率存在差异,尖牙的自体牙移植预后最差。应用数字化技术辅助自体牙移植术,可降低手术难度,减少牙周膜损伤,提高移植牙的成功率。本文报告1例牙瘤导致下颌尖牙异位阻生的自体移植病例。  相似文献   
6.
7.
背景:Sauvegrain方法是通过分析肘部X线片来评估骨龄,常用于青春期生长发育最为迅速的两年间的骨龄测定。本文旨在研究该方法的准确性以及在小儿骨科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Sauvegrmn法主要评估肘部的4个解剖标志点:外髁、肱骨滑车、尺骨鹰嘴突以及桡骨近端骨骺。它是一个27分制的评分系统。对上述结构所得的评分进行合计而得出一个总分,然后使用标准图表确定骨龄。让三位观察者分别利用该方法进行骨龄评估。三位观察者通过分析60个男孩和60个女孩样本左肘部的前后位和侧位X线片来测定骨龄,并将该结果与通过分析左手和腕部后前位X线片的Greulich和Pyle图谱而得出的骨龄结果进行比较。间隔4周后每个观察者再测定骨龄一次。 结果:通过分析肘部X线片的方法测定骨龄更为精确,因为采用该方法测定骨龄可以精确到半岁。根据观察者的评定,Sauvegrain法显示出很好的观察者之间的相关性(r=0.93)和可重复性(r=0.96)。Sauvegrain法与Greulich和Pyle图谱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r=0.85)。然而,一些肘部生长中心显示出一种中间的发育形态,这种形态学不适合Sauvegrain法的评分。这就导致了数据分析时出现误差。我们建议对于这些样本设定中间评分,并且通过修改原始图表而使评分更为精确。 结论:改良的Sauvegrain法简单、可靠而且可重复性高,它补充了Greulich和Pyle图谱的不足。在临床实践中,骨骼成熟度可以通过骨龄、年生长率以及第二性征而得以很准确的评估。因此,当青春期需要进行骨骺或脊柱关节融合术时,这种方法对于确定手术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可信水平:诊断性研究,Ⅱ级,进一步可信度参见作者介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IPC)是否对缺血/再灌注(I/R)脑细胞具有保护效应及其与微循环调节功能间的关系。方法:I/R与IPC组大鼠均复制脑I/R损伤模型,IPC组增加于I/R之前24h进行的短暂脑缺血预处理。动物均开颅窗观察缺血前、缺血后、再灌后脑软膜微循环指标;并取脑组织作红四氮唑(TTC)染色观察缺血损伤情况。结果:I/R组TTC染色后大多数出现不规则的缺血损伤的淡染区,而IPC组明显少见。IPC组缺血及再灌之后毛细血管累计总长度、微循环血流量、微血管内血流速度之相对增加值均大于I/R组。I/R组于再灌注之后有无复流现象;而IPC组此时呈灌注增加的过程。结论:IPC通过提高微循环的调节功能,促进毛细血管的相对性开放和血流的相对性加快,减轻缺血期组织血流低灌注和再灌注期无复流现象,从而对I/R脑产生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获得含有鼠疫杆菌V抗原编码基因以及tPA信号肽编码序列的重组质粒,并测定其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能力。采用PCR扩增鼠疫菌杆菌V基因构建到pVAX1质粒中产生pVAX1/V重组质粒,PCR扩增tPA信号肽编码序列片段并将其插入到pVAX1/V中V基因的上游,构建tPA-pVAX1/V重组质粒;转染COS-7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V蛋白的表达;二重组质粒分别加mGM-CSF质粒免疫BALB/c小鼠,观察免疫应答反应;以400个LD50强毒鼠疫杆菌皮下攻击免疫小鼠观察保护效率。结果显示,tPA-pVAX1/V在COS-7细胞中表达了V蛋白;免疫小鼠血清产生了特异性抗体和细胞免疫应答;攻毒保护率达80%。成功构建了分泌型V蛋白的真核表达质粒载体,具有诱导特异性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的能力,对强毒鼠疫杆菌攻毒有一定的保护效力,为鼠疫杆菌新型疫苗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患 女性,48岁,因腰部外伤后疼痛伴双下肢麻木、无力30h,以L4椎体Ⅴ度脱位伴不全瘫由外院转入。患于蹲位被一辆汽车自后方撞伤腰部,当时神志清醒,腰部疼痛,活动受限,双下肢麻木无力,不能站立行走,被送至当地医院就诊,行影像学检查并导尿后转入我院。[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