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15-06~2018-01经PKP治疗的216例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PKP进行治疗,通过测评术前术后Cobb角、椎体丢失高度、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术后侧漏发生率,评价手术效果。结果随访(15±9)个月,患者疼痛均明显减轻或消失,术前Cobb角(30.1±3.8)°,椎体高度丢失(12.1±1.0) mm,VAS(8.58±1.22)分,术后末次随访Cobb角(15.5±3.8)°,椎体高度丢失(3.2±0.8) mm,VAS(2.6±0.7)分。术后发生侧漏13例,其中10例无明显症状,3例出现神经刺激症状,对症治疗后好转,侧漏发生率为6.0%。结论 PKP手术时间短、微创,有效重建椎体高度,缓解疼痛,是治疗老年性OVCF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单根与双根引流管引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206例拟行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06例,术后行双根引流管引流,其中男52例,女54例,年龄(50±29)岁;对照组100例,术后行单根引流管引流,其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48±31)岁。比较术后患者第一、第二天引流量、术后总引流量、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感染发生率、术后切口血肿发生率,以及拔管前敷料打湿率及拔管后外周血血红蛋白浓度等。结果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一天引流量实验组(320±110)ml,对照组(335±105)ml;术后第二天引流量实验组(75±25)ml,对照组(80±15)ml;术后总引流量实验组(380±120)ml,对照组(375±135)ml,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患者术后第一、第二天引流量和术后总引流量上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引流管放置时间实验组(49±6)h,对照组(50±7)h,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2例(1.8%)发生伤口感染,对照组1例(1%)发生伤口感染,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术后无切口血肿,对照组术后1例(1%)出现切口血肿,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拔管前敷料打湿率3%,对照组拔管前敷料打湿率2.5%,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外周血红蛋白浓度实验组(127±8)g/L,对照组(125±9)g/L,两组之间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单根与双根引流管引流效果一致,放置双根引流管并不会增加引流量、手术时间和感染率。但是因为术后硬膜外血肿发生的后果极为严重,为了稳妥起见,建议临床腰椎术后常规放置双根引流管。  相似文献   
3.
刘鏐  谷艳超  李莹 《骨科》2022,13(2):110-114
目的 对比Delta椎板间内镜技术(iLESSYS Delta)与开放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失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需行手术治疗的单节段腰椎不稳病人80例,采取简单数字表随机...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自制拉钩辅助下经椎间孔外侧入路椎间融合术(extra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ELIF)在腰椎临床治疗过程中的效果。方法 从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武汉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就诊需要行腰椎手术治疗的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中,选取28例患者行自制拉钩辅助下ELIF。其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39 ~ 78岁(60.57±10.51)岁。分别记录患者的手术切口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前和术后7 d、1个月及3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术后融合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2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改变手术方式病例。28例患者均完成随访,随访时间5 ~ 18个月,平均(10.61±3.25)个月,手术切口为(5.21±1.23)cm,手术时间87 ~ 118 min(102±8.98)min,术中出血量为(112.14±26.44)mL,术后引流量为(90.35±20.17)mL。术后7 d、1个月及3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7例患者脊柱融合,1例患者融合欠佳。结论 自制拉钩辅助下经椎间孔外侧入路椎间融合术效果好,融合率高、微创,为退行性腰椎病变治疗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自制微创拉钩辅助改良双侧Wiltse入路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在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中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行腰椎融合手术的1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2例患者采用自制微创拉钩辅助改良双侧Wiltse入路TLIF治疗(A组),男37例,女35例,年龄(48±16)岁;68例采用传统后正中入路TLIF治疗(B组),男38例,女30例,年龄(45±15)岁。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伤口愈合情况及末次随访椎间融合率,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3~13(8±5)个月。A组患者术后伤口愈合良好,B组术后发生伤口坏死1例,经清创缝合后痊愈。两种手术方式在手术时间、术后融合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手术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方面有明显优势(P<0.05),且术后的腰腿痛VAS评分及ODI均优于B组(P<0.05)。结论:自制微创拉钩辅助改良双侧Wiltse入路TLIF在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中具有微创、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引流少、并发症少、融合稳定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谷艳超  谢维  李莹  吴从俊 《骨科》2021,12(5):421-425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预防腰椎内固定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7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行腰椎后路内固定手术的206例病人,随机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103例,男56例,女47例,年龄为(45±15) 岁,术后每天应用5 000 IU低分子肝素附加物理方法预防VTE;B组103例,男50例,女53例,年龄为(46±16) 岁,术后每天应用2 500 IU低分子肝素附加物理方法预防VTE。均抗凝治疗10 d,其他治疗相同。分别记录并分析两组术后第3、5、10天的D-二聚体值、凝血功能、血小板(PLT)值、肝功能,以及引流管拔除时间、伤口出血或血肿发生例数、血栓发生例数、住院天数。结果 A组术后2例(1.94%)发生下肢DVT,28例(27.18%)伤口渗血;B组术后1例(0.97%)发生下肢DVT,3例(2.91%)伤口渗血。两组的DVT发生率、引流管拔除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后出血发生率、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术后血肿压迫引起神经症状病例。A组术后3、5、10 d的各项肝功能指标和凝血指标的数值均较B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PLT数值基本维持正常状态,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预防腰椎内固定术后VTE的疗效确切,但每日5 000 IU的用量会增加术后伤口出血风险,影响病人肝功能、凝血功能,延长住院时间,建议采取每日2 500 IU剂量的低分子肝素预防腰椎内固定术后VTE。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腘动脉损伤的诊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32例腘动脉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8例,女性4例;年龄25~56岁,平均35.5岁;左侧14例,右侧18例;开放性损伤12例,闭合性损伤20例;血管损伤分型:A型17例,B型5例,C型10例;腘静脉损伤17例,合并膝关节周围骨折26例。30例患者行急诊手术治疗,术中探查腘血管、神经,其中行腘动脉端端吻合11例,大隐静脉移植19例,2例一期截肢。对17例合并腘静脉损伤进行修复,骨折行外固定支架固定,同时行骨筋膜室切开减压,创面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覆盖。结果 32例患者无一例死亡,29例保肢成功;2例因受伤12h下肢肌肉坏死严重,全身并发症或急性肾衰竭予以一期截肢;1例保肢术后出现肌肉广泛坏死、急性肾衰竭予以截肢。30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5个月。26例合并骨折患者中25例获骨性愈合,1例发生骨不连,二期行植骨及接骨板内固定后愈合。末次随访对29例保肢成功患者进行Hohl膝关节功能评分,优11例,良8例,可6例,差4例,优良率65.5%。结论早期诊断、急诊手术重建下肢血供、术后密切观察及护理可提高腘动脉损伤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侧卧位(LDP)与俯卧位(PP)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治疗单纯L_5/S_1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月该院51例行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单纯L_5/S_1LD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体位不同分为LDP组和PP组。LDP组(n=20)男12例,女8例,年龄33~78岁,平均(54.33±9.13)岁;PP组(n=31)男18例,女13例,年龄30~68岁,平均(52.31±6.54)岁。记录术中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因体位所致不适感、颈痛发生率等情况,通过Likert评分评价患者术中不适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最终依据改良MacNab标准评估末次随访的疗效。结果 LDP组手术时间40~100 min,平均(61.59±14.27) min;透视次数2~6次,平均(3.32±0.22)次,Likert评分(3.93±0.73)分,术中仅1例发生轻微颈痛症状;PP组手术时间45~90 min,平均(60.38±15.42) min;透视次数2~4次,平均(3.23±0.14)次,Likert评分(3.49±0.65)分,5例出现颈痛症状;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透视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腰腿痛VAS和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间腰腿痛VAS、 ODI评分和末次MacNab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LDP组术中Likert评分较PP组高,且颈痛发生率低(P 0.05);PP组术后1例患者出现足跖屈肌麻痹,予保守治疗后肌力恢复至4级;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脑脊液漏、节段错误和椎间隙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LDP与PP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治疗单纯L_5/S_1LDH均可获得良好疗效,但前者舒适性高,患者更易配合和接受,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自制微创拉钩配合显微镜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SS)的临床优势。方法 从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于我院诊断为LSS且需要手术治疗的238例病人中选取46例,随机分到自制微创拉钩配合显微镜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手术组(观察组)和传统入路双侧减压手术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10例,女13例,年龄为(58.74±9.77)岁;对照组男11例,女12例,年龄为(60.65±7.99)岁。分别记录并比较两组病人手术时间、出血量、围手术期的C反应蛋白(CRP)和血清肌酸激酶(CK)、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改良MacNab标准评分,以及手术前后椎管硬膜囊面积、椎间隙高度。结果 两组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特殊原因改变手术病例;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8.00±2.96)个月(4~13个月)。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148.70±42.35) mL vs. (215.22±60.14)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术后2天的CRP及CK值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7.32±0.92) mg/L vs. (11.35±1.59) mg/L,(237.70±45.64) U/L vs. (384.26±78.49) 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2天、1个月、3个月的VAS评分、ODI均较手术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两组间术后2天的数据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2.78±0.67)分 vs. (4.04±0.82)分,14.96%±2.50% vs. 19.26%±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术后各个阶段的改良MacNab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硬膜囊面积和椎间隙高度较术前均明显扩大,对照组术后2天、1个月的硬膜囊面积大于观察组[(160.92±7.17) mm2 vs. (148.86±8.59) mm2,(159.44±7.02) mm2 vs. (147.70±8.40) mm2],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椎间隙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制微创拉钩辅助显微镜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LSS安全、有效,手术更加微创,出血更少,组织破坏更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探讨数字化术前规划在腰椎重度退变椎弓根螺钉置入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在武汉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接受腰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手术的患者47例,其中腰椎管狭窄症24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23例。根据患者是否采用数字化术前规划将其分为观察组(采用数字化术前规划,22例)和对照组(未采用数字化术前规划,25例),均行经椎间孔入路椎间植骨融合术(TLIF)。比较两组置钉时间、置钉出血量、术中透视时间以及置钉精确度。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均未发生神经损伤、脑脊液漏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观察组22例共置钉152枚,对照组25例共置钉172枚。观察组单枚置钉时间、术中透视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单枚置钉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体置钉精确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腰椎关节重度退变患者,数字化术前规划可为置钉提供参考,有助于缩短置钉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透视时间,提高置钉精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