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系统解剖学课程内容繁杂,知识点多,需要记忆的信息量大,上课学时短,课程紧等特点,往常学生都是死记硬背,导致学生对解剖学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好,及格率低。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与教学方法的不断融合与创新。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传统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μ阿片受体(MOR)在大鼠结肠肠肌丛的分布及化学神经解剖学特性。方法:取大鼠结肠右曲和左曲之间肠管行全层铺片,剥离粘膜层、粘膜下层和环形肌层,保留纵行肌层。运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双重标记技术染色,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MOR在大鼠结肠肠肌丛的分布及与一氧化氮合酶(NOS)、肠血管活血肽(VIP)、P物质(SP)或降钙素基因相关蛋白(CGRP)等在肠神经细胞的共存关系。结果: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在大鼠结肠肠肌层,MOR阳性细胞聚集形成神经节,其阳性突起穿行于神经节之间形成网格状神经丛。在肠肌丛神经细胞内,可见MOR分别与NOS、VIP、SP、CGRP共存。MOR阳性神经纤维和终末分布于NOS阳性神经细胞周围,也可见部分NOS、VIP阳性神经纤维和终末分布于MOR阳性神经细胞表面。有大量SP和CGRP阳性神经纤维穿行于MOR阳性神经细胞之间并包绕于MOR阳性神经细胞的胞体周围。结论:在结肠的肠肌丛,MOR与抑制性和感觉性神经递质在肠神经细胞有共存,且相互之间有纤维联系,推测MOR可能介导了阿片类调节肠神经细胞内抑制性神经递质的释放,并可能对肠感觉信息的传递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紧紧围绕学科建设工作,抓住基础医学国家级基础医学示范中心建设和博士点建设的契机,合理规划、分步实施,加快改革,建立健全与学科发展相适应的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新体系,是当前我校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索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在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C-IBS)大鼠结肠的分布特点及变化。方法:冷水持续灌胃15 d制作C-IBS大鼠模型。通过对大鼠大便性状和结肠内膨胀刺激后腹肌反应的观察及结肠HE染色对模型进行评价。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观察NOS阳性神经元在结肠肠肌丛的分布及改变。结果:造模15 d后,模型组大鼠大便呈腊肠状的碎块,结肠的腹肌反应阈值明显降低,HE染色显示结肠粘膜层完整。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显示,C-IBS大鼠结肠肠肌从神经元NOS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高。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IBS大鼠结肠NOS的表达明显增加。结论:NO在C-IBS大鼠结肠神经元内表达增加,此异常可能与C-IBS大鼠结肠运动功能紊乱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对大鼠腰神经根慢性压迫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对照组、EPO硬膜外隙给药组、EPO尾静脉给药组,术后每组动物分别存活1、2、4周,不同时段各组动物均为6只。手术经大鼠左侧L5椎间孔插入中空钢管,对神经根形成稳定的压迫,造模术后NS对照组与EPO硬膜外隙用药组分别经PE管于硬膜外隙注射NS与EPO,EPO尾静脉给药组经尾静脉注射EPO,观察用药后大鼠行为学变化,应用HE染色观察脊髓神经细胞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aspase-3与BDNF的表达,TUNEL法标记凋亡细胞;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神经根压迫性损伤后,各时相点EPO给药组神经行为学特征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组织学染色显示在各时相点EPO给药组与NS对照组比较,受压神经根相对应的脊髓节段凋亡细胞数量减少(P<0.05),caspase-3蛋白的表达降低(P<0.05),BDNF蛋白的表达上调(P<0.05)。EPO硬膜外隙给药组与尾静脉给药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EPO能够减轻神经根因慢性压迫性损伤所致的神经功能减退及脊髓神经细胞的病理学改变,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非依赖降脂的慢性肾炎患者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将120例血脂正常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疗程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BUN、Cr,u-pro、GFR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Gr、BUN、u-pro比治疗前显著下降,GFR显著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两组治疗前后各项血脂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阿托伐他汀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肾脏具有保护作用,且此保护作用不依赖于血脂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大鼠腰神经根慢性压迫性损伤模型,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对腰神经根慢性压迫性损伤致脊髓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54只大鼠分为生理盐水(NS)对照组、NGF硬膜外隙给药组、NGF尾静脉给药组,术后每组动物分别存活1、2、4周,不同时段各组动物均为6只.手术经大鼠左侧L5椎间孔插入长4 mm、直径0.5~0.6 mm的中空钢管,对神经根形成稳定的压迫,同时中空钢管套接PE管引至项部皮下行硬膜外隙用药.造模术后压迫组与NGF硬膜外隙给药组分别经PE管于硬膜外隙注射NS与NGF,NGF尾静脉给药组经尾静脉注射NGF.术后进行行为学及大体观察,对L5神经根相连的脊髓节段切片进行组织学等染色,观察各组脊髓神经细胞的病理变化.结果 神经根压迫性损伤后,出现神经行为学改变,各时相点NGF给药组神经行为学特征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组织学染色证实受压神经根相连的脊髓节段出现神经细胞变性、凋亡,在各时相点NGF给药组与NS对照组比较,NGF给药组凋亡细胞数量减少(P<0.05);NGF给药组Bax蛋白的表达降低(P<0.05);NGF给药组bcl-2蛋白的表达上调(P<0.05),而NGF用药各组间在同一时相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建立大鼠腰神经根慢性压迫性损伤后可致相应脊髓节段神经细胞的凋亡,分别经硬膜外隙或尾静脉给予NGF治疗后均可抑制脊髓神经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宁夏无果枸杞芽提取物(FLE)对自然衰老小鼠学习、记忆功能,脑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单胺氧化酶(MAO)、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的活力的影响,探讨FLE抗衰老机制.方法 将60只13月龄自然衰老昆明小鼠分为老年对照组和FLE低剂量组(FLE1组)、FLE中剂量组(FLE2组)、FLE高剂量组(FLE3组),每组15只;另将15只6月龄昆明小鼠做为成年对照组.FLE1组、FLE2组、FLE3组分别用质量/体积百分比为5%、10%、20% FLE灌胃,0.2mL·(10·d)-1,老年对照组和成年对照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连续8周.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小鼠给药前后的学习记忆能力;分光光度法检测脑组织中GSH-Px、MAO和ChAT的活性;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小鼠大脑皮层和海马区的ChAT的表达.结果 给药后,与成年对照组比较,老年对照组小鼠逃避潜伏期延长、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缩短(P<0.01),脑组织中MAO活力增高,GSH-Px、ChAT活性降低(P<0.01);与老年对照组比较,FLE2组、FLE3组小鼠逃避潜伏期缩短、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延长(P<0.01),FLE3组脑组织中MAO活性降低、GSH-Px活性明显升高(P<0.01),FLE2及FLE3组脑组织中ChAT活性增高(P<0.01);FLE各组间比较,FLE3组治疗效果较FLE1组及FLE2组好(P<0.01).结论 较高浓度的FLE能够改善自然衰老昆明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FLE提高GSH-Px活性,降低MAO活性,发挥抗氧化作用以及上调脑组织中ChAT的活性,提高脑组织中乙酰胆碱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老年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联合透析技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04年1月-2009年1月在本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长期进行血液透析同时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n=38),通过自身对照、比较联合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filtration,HDF)、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联合低温高-低钠序贯透析与常规透析2种方法治疗前后患者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浆白蛋白(albumin,MB)、钠(Na+)、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心脏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值及心功能(NYHA分级)等相关参数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联合治疗前后患者血Hb、MB、CRP、EF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N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联合血液净化方法可纠正体内的炎症状态、改善营养状态、减轻贫血、增加心肌灌注,从而改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