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应用乙酰胆碱酯酶(AChE)组织化学和PA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比较观察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和AChE三种阳性神经元在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和直肠内的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显示:SP、VIP、AChE阳性神经神经元和纤维均分布于肠壁各层,从十二指肠、空肠到回肠逐渐增多,但从结肠到直肠则逐渐减少;AChE阳性神经元或纤维在肠壁各层最丰富,其中VIP以粘膜层和粘膜下神经丛较丰富,SP以肠肌丛较丰富;三者的分布密度为AChE>VIP>SP。AChE、SP和VIP阳性神经元胞体及神经纤维在不同肠段的分布密度有明显差异(P<0.05),提示可能与不同肠段肠动力调节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扬子鳄大肠的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和输尿管的P物质(substance P,SP)、血管活性肠肽分布。方法:免疫荧光方法。结果:扬子鳄大肠的NPY和VIP免疫反应(NPY-and VIP-immunoreactive,NPY和VIP-IR)阳性神经纤维皆呈弯曲的细线状,主要位于粘膜下层,其次为浅部肌层,且在粘膜下层NPY-IR神经纤维交织成密集的神经丛;VIP-IR神经纡维在粘膜下层构成稀疏的网络状。输尿管的SP免疫反应(SP-immunoreactive,SP-IR)和VIP-IR神经纤维均呈点线状;其中,SP-IR神经纤维位于外膜层,较稀疏,VIP-IR神经纤维位于肌层,较密集,纤维间可见两个近似圆形的VIP-IR阳性神经细胞体。结论:扬子鳄大肠和输尿管分别存在有NPY、VIP和SP、VIP神经分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在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C-IBS)大鼠结肠的分布特点及变化。方法:冷水持续灌胃15 d制作C-IBS大鼠模型。通过对大鼠大便性状和结肠内膨胀刺激后腹肌反应的观察及结肠HE染色对模型进行评价。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观察NOS阳性神经元在结肠肠肌丛的分布及改变。结果:造模15 d后,模型组大鼠大便呈腊肠状的碎块,结肠的腹肌反应阈值明显降低,HE染色显示结肠粘膜层完整。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显示,C-IBS大鼠结肠肠肌从神经元NOS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高。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IBS大鼠结肠NOS的表达明显增加。结论:NO在C-IBS大鼠结肠神经元内表达增加,此异常可能与C-IBS大鼠结肠运动功能紊乱相关。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巨结肠病肠壁NOS阳性神经元光镜和电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NOS阳性神经元与先天性巨结肠病病因及病理机制的关系。方法:对扩张段和移行段肠壁分别作全层铺片,NADPH-d酶组织化学染色,光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NOS阳性神经结构。结果:扩张肠段光镜下肠肌丛神经节和神经元均较大,节内神经元染色深数量多,沿神经节周边及神经纤维发出处排列。扫描电镜下神经元胞体较大,排列较密,发出的神经纤维较多,在各个方向上相互连接。沿肌纤维排列的神经元之间有较多的横向连接纤维,肠肌丝社会元还通过穿行于环行肌层的神经纤维和粘膜下层神经元相连接,移行段光镜下节内神经元胞浆染色较淡,深浅不一,神经节和神经元均较小,发现的纤维细且染色较淡,扫描电镜下神经元胞形较小,且大小不等,密较较小,神经元间的纤维联系及神经纤维攀附于肌纤维表面的现象均较少,神经元和神经纤维呈沿纵行肌长轴线性分布。结论:先天性巨结肠病的发生及发展可与NOS阳性神经元在肠壁的分布与代谢异常有关关。  相似文献   

5.
为观察P物质(S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大鼠垂体前叶神经纤维内的共存,用种属特异性抗体(兔抗-SP多克隆抗体和小鼠抗-CGRP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荧光双标记,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所有的CGRP免疫阳性神经纤维都是SP免疫阳性,同时所有的SP免疫阳性神经纤维也都是CGRP免疫阳性;CGRP免疫阳性神经纤维的分布和形态与SP免疫阳性神经纤维相一致。结论:P物质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在大鼠垂体前叶神经纤维内完全共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钙结合蛋白(calbindin,CB)在阿片类诱发便秘(opioid induced constipation,OIC)大鼠结肠黏膜下层的表达变化。方法:经腹腔注射μ阿片受体(μopioid receptor,MOR)选择性激动剂盐酸洛哌丁胺制作OIC模型;通过观察大鼠粪便的性状对模型进行评价;运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观察CB在大鼠结肠黏膜下丛的分布特点;Western Blot技术检测OIC大鼠结肠黏膜下层内MOR和CB的表达变化。结果:造模7 d后,OIC大鼠粪便接近呈腊肠状小碎块;免疫荧光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大鼠结肠黏膜下丛内可见CB与MOR共存的神经细胞;Western Blot结果显示OIC大鼠结肠黏膜下层的MOR蛋白表达增加,而CB的表达明显降低。结论:CB与OIC发生有密切关系,且可能与MOR对肠神经细胞内CB的合成异常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用12只SD(Sprague-Dawley)系健康雄性大鼠,6只供免疫细胞化学(ICC)用,另6只用于放射免疫测定(RIA),对大鼠小肠内血管活性肠肽(VIP)、P物质(SP)、亮啡肽(L-ENK)和生长抑素(SOM)的正常分布,做了ICC定性和RIA定量的分析。ICC显示4种肽在小肠主要分布在小肠神经丛和肠道内分泌细胞中。VIP神经细胞主要分布在粘膜下神经节内,其次位于肌间神经节,为多极神经细胞;VIP神经纤维呈小肠全层密集分布。SP神经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神经可塑性角度探讨肠易激综合征的可能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雄性SD大鼠出生后连续13 d每天分离3 h。腹壁撤退反射实验用来检测内脏痛觉过敏。肠神经系统结构可塑性可以通过铺片技术和免疫荧光技术,比较近端结肠神经节(HuD阳性细胞)的大小和数目以及胶质细胞(GFAP)的变化来检测。检测近端结肠多组肌间神经丛和黏膜下神经丛肠神经递质类型(ChAT-、VIP-、nNOS-、calbindin-TrKA-、P75-阳性细胞),分析神经递质的可塑性变化。结果新生期应激可致成年鼠内脏敏感性增高,新生期母婴分离可以诱导肠神经结构改变,导致神经元肥大和增生、胶质细胞与神经元的比例增高。神经递质方面,新生期母婴分离组P75和TrkA表达(黏膜下神经丛、肌间神经丛)较正常组均明显增加。ChAT在肌间神经丛表达明显增加,VIP在黏膜下神经丛表达降低,nNOS在肌间神经丛表达增高,Cabindin表达未见明显异常。结论新生期母婴分离可以引起大鼠结肠肠神经可塑性的长期改变。新生期母婴分离诱导的内脏高敏感性中存在肠神经系统可塑性。早期生活事件是引起成年后肠神经系统可塑性改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胎食管壁内NOS阳性神经元的发育。方法:用NADPH-d组织化学法对人胎食管NOS阳性神经元的分化,迁移和发育进行了观察。结果:第4-5月龄时,肌间神经节处的圆形细胞出现一氧化氮合酶阳性反应,并分化演变成梭形的NOS阳性神经细胞,呈条索状排列沿内环肌与外纵肌层之间迁移,有的穿过内环肌层进入粘膜下层,第6个月龄时,迁移到靶细胞附近的NOS阳性神经元胞体明显增大,突起伸长,在肌层和粘膜下层出现NOS阳性神经纤维分布。结论:人胎食管NOS阳性神经元来源于胚胎早期神经节处的圆形细胞,通过分化,迁移,生长发育形成成熟的NOS阳性神经元。  相似文献   

10.
人胎小肠氮能神经元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金贵  忻国妹 《神经解剖学杂志》2001,17(2):179-182,T030
本研究用 NADPH-d组织化学法对人胎小肠氮能神经元的发育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 :5个月胎龄时 ,肌间神经节处的圆形细胞中部分细胞分化成氮能神经细胞 ,细胞核不染色 ,胞质极少 ,呈浅蓝色 ,有的神经细胞有短小的突起。 6个月胎龄时 ,氮能神经元胞体明显增大 ,核大 ,胞质少 ,染色增深 ,在外纵肌层与内环肌层之间形成肌间神经节。由神经元胞体发出的神经纤维在肌间形成网状神经丛。同时 ,在内环肌层肌纤维之间出现氮能神经纤维分布。有的神经纤维穿过粘膜下层分布到粘膜肠腺基部。7个月胎龄时 ,肌间神经节细胞数目增多 ,胞质由少到多 ,染色强度增加 ,肌层神经纤维分布密度增加 ,在粘膜下层有时可见有 1~ 2个氮能神经元细胞体或小的神经节分布。8~ 10个月胎龄时 ,肌间神经节细胞和粘膜下层氮能神经元胞体及神经纤维呈深蓝色 ,内环肌层神经纤维分布密度增加。以上结果提示 :人胎小肠氮能神经元是由胚胎早期肌间神经节处的圆形细胞 ,通过细胞分化、增殖、生长发育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1.
炎性胃痛幽门括约肌内VIP和CGRP能神经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大鼠幽门括约肌内肠神经系统的分布与胃肠运动功能的相互关系。方法:30只大鼠,设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显示括约肌内VIP-和CGRP-ir神经元成分,结果:(1)正常幽门括约肌肌层可见个别的CGRP-和VIP-ir神经元胞体,阳性纤维丰富,于肌纤维增厚的括约肌部位神经元成分特别丰富,(2)甲醛致胃炎性痛鼠,肌间神经丛VIP神经元胞体和肌层内神经纤维的活性(图像分析,平均光密度)降低,甲醛组比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1),但CGRP的甲醛组较对照组升高(P<0.01),结论:肠神经系统中这两种神经元成分参与幽门括约肌活动与胃肠运动的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2.
扬子鳄泄殖腔壁内血管活性肠肽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含血管活性肠肽(VIP)神经在爬行类动物-扬子鳄泄殖腔壁内的分布特点。方法: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及免疫荧光法。结果:扬子鳄泄殖腔壁内VI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见于粘膜下层及肌层,呈串珠状,大致与平滑肌纤维平行走行,并见其分支在实质内构成网络状,但明显伴血管走行的纤维稀少。通过免疫荧光法证实,粘膜下层内存在VIP免疫反应阳性细胞,胞体大小、形态不一。结论:扬子鳄泄殖腔已具备了类似高等脊椎动物的含VIP神经的调节。  相似文献   

13.
赵敏  李智 《广东寄生虫学会年报》2013,(11):1334-1337,F0004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是否可以诱导新生期母婴分离(NMS)模型下的肠神经系统(ENS)可塑性。方法雄性SD大鼠出生后行NMS。每天NMS前10min腹腔注射K252a(非特异性神经生长因子受体TrK拮抗剂)阻断NGF信号,对正常新生鼠每天注射NGF模拟NMS诱导的肠神经可塑性。8周后腹壁撤退反射检测内脏痛觉过敏。通过铺片技术和免疫荧光技术。比较各组近端结肠神经节(HuD阳性细胞)大小和数目以及胶质细胞的变化。检测肌间神经丛和粘膜下神经丛肠神经递质类型(ChAT,VIP,nNOS,Cab,TrKA,P75阳性细胞),分析神经递质的可塑性变化。结果新生期应激可致成年鼠内脏敏感性增高,NGF可诱导内脏敏感性增高,K252a能使之部分缓解。NGF可以诱导部分神经结构重排、近端肌间神经丛ChAT的增高,所有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生活事件是引起成年后肠神经系统可塑性改变的重要原因。这种可塑性变化可能是依赖NGF通路调节。  相似文献   

14.
采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及迷走神经切断术,探讨猪食管一氧化氮类及肽类神经支配的神经化学特性。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肌间神经丛及粘膜下神经丛中有部分神经元呈nNOS、VIP、GAL、NPY、PACAP、L-ENK、SP、5-HT及CB免疫阳性,但未见CGRP及SOM阳性神经元。nNOS及CB免疫阳性产物主要分布于不同的神经元胞体内。将PGP9.5作为神经元胞体的标记物,并采用免疫荧光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方法,分别观察了PGP9.5与nNOS、VIP、SP的双标情况。结果如下:(1)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约占PGP9.5标记神经元总数的63%,而VIP免疫阳性神经元约占36%,SP免疫阳性神经元约占28%;(2)神经节内神经元的平均数量呈现吻尾方向的递增趋势,且食管腹段神经丛内神经节数量明显高于食管其他部位;(3)食管肌层内VIP/GAL/NPY免疫阳性纤维分布最广,其中部分阳性纤维同时呈nNOS或PACAP免疫阳性;SP和/或L-ENK免疫阳性纤维在粘膜肌层的分布明显多于平滑肌层。CGRP阳性纤维非常少见,这一点不同于对其他动物的观察结果;(4)经一侧迷走神经切断后,肌间神经丛内PACAP及5-HT免疫阳性纤维明显减少,提示这些纤维可能来源于迷走神经;而平滑肌中VIP/GAL/NPY和/或nNOS免疫阳性纤维数量未发现明显变化,可能为内源性来源。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光镜和电镜对成年豚鼠小肠壁神经丛,粘膜下丛和肠肌神经丛进行了形态学的观察。神经丛是由AchE阳性反应的神经细胞组成不规则形状的神经节,以节间神经束连接构成,在铺片上显示为不规则的网状图案。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成花篮状包围无荧光性的神经细胞体并在小血管,主要是小动脉周围形或致密的血管周神经丛,少数神经纤维直接分布于平滑肌。电镜观察显示,肠壁神经节不同于其它植物性神经节,节外无厚的结缔组织被膜而仅被以一层薄的均质性的基板,再外为成纤维细胞的纤长的突起。神经节是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以及它们的突起组成的实体,内不含其它细胞或组织成份。神经细胞被部份包埋于错综交织的神经纤维网中。神经纤维网很少包围整个神经细胞体。因此,常可见到神经细胞的部份胞膜直接露于节外间隙,中仅隔以一层基板。在神经节内还可见到含有不同类型突触小泡的神经终末支及其形成的突触(以轴体和轴树突触为多见)。本文实验观察表明,肠壁神经节的结构在许多方面与中枢神经系统相似而明显区别于其它植物性神经节。与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不同点在于同一肠壁神经节内的神经细胞在形态上显示的不均一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用镀银染色铺片法对婴儿结肠肌间神经丛进行了形态学观察,为结肠的ENS发生以及生理、病理学研究就及肠神经异常性疾病诊治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大体解剖新鲜婴尸,取结肠各段应用镀银染色铺片法观察,测量神经节分布密度及体积。结果婴儿结肠各部神经节形态分布无显著差异,婴儿结肠肌间神经丛由神经纤维束和神经节组成,呈与肠管共同始终的连续网格状结构,神经节细胞形态呈高度的异质性,未见巨细胞,神经细胞平均密度为327.32个/cm2。结论婴儿结肠肌间神经丛的形态和其他实验动物及成人基本相似,但从神经细胞的形态来看,则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婴儿结肠肌间神经元数低于成人和其他实验动物。婴儿结肠肌间神经元形态学改变与肠神经异常性疾病具有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7.
P2X2受体在大鼠胃肠系统肌间神经节中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P2X2受体在大鼠胃肠系统肌间神经节中的分布,为研究ATP作为神经递质对胃肠道肌间神经节节细胞的作用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从胃到结肠均有P2X2受体阳性神经元和神经纤维分布,胃、小肠和结肠分别约60%、70%和50%的肌间神经节节细胞为P2X2受体阳性。结论:胃肠道系统多数肌间神经节节细胞都能通过ATP受体特别是P2X2受体对ATP产生反应。  相似文献   

18.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是由37个氨基酸组成的肽。它广泛存在于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中。目前,国外对心血管系统的CGRP免疫活性神经纤维已有报道,但对心脏CGRP免疫活性神经细胞仅见一篇报道。而国内尚未见到达方面的报道。本实验用石蜡切片,PA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CGRP抗血清浓度为1:5000)研究大鼠心脏神经细胞的CGRP免疫活性。结果表明:在大鼠心眭神经节中确有CGRP免疫活性的神经细胞存在。这种神经细胞为中等大小、位于主动脉根部附近的心房壁内。 CGRP是一个能以神经递质方式起作用的肽类物质。许多学者认为,CGRP可能是除SP以外感觉神经的第二种标志物。因此,我们推测,大鼠心  相似文献   

19.
邱建勇  王键  鞠躬 《解剖学报》2000,31(3):198-201
目的探讨翼腭神经节节前神经纤维在翼腭神经节中的形态、分布,以及与含不同神经活性物质的神经节细胞的关系. 方法用顺行标记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研究. 结果在翼腭神经节内,有大量的顺行追踪标记阳性神经纤维,呈篮状缠绕在神经节细胞周围,非常密集.免疫双标记法显示这些被顺行追踪阳性神经纤维包绕的神经元多呈VIP、DβH和NPY免疫反应性.在顺行追踪免疫反应性篮状神经纤维之间,还有SP、CGRP、VIP、DβH、NPY免疫反应性神经纤维. 结论翼腭神经节中VIP(ChAT)和DβH、VIP免疫反应性神经元受到上涎核发出的节前神经纤维的调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翼腭神经节节前神经纤维在翼腭神经节中的形态、分布 ,以及与含不同神经活性物质的神经节细胞的关系。 方法 用顺行标记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研究。 结果 在翼腭神经节内 ,有大量的顺行追踪标记阳性神经纤维 ,呈篮状缠绕在神经节细胞周围 ,非常密集。免疫双标记法显示这些被顺行追踪阳性神经纤维包绕的神经元多呈 VIP、DβH和 NPY免疫反应性。在顺行追踪免疫反应性篮状神经纤维之间 ,还有 SP、CGRP、VIP、DβH、NPY免疫反应性神经纤维。 结论 翼腭神经节中 VIP(Ch AT)和 DβH、VIP免疫反应性神经元受到上涎核发出的节前神经纤维的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