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平衡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侧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5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26例和治疗组26例,常规组对患者应用常规训练,治疗组患者应用平衡功能训练。所选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法(FAM)、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和改良巴氏指数(MBI)评定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结果训练后治疗组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较治疗前也均有改善(P<0.05);与常规组相比,治疗组效果更加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衡功能训练对改善脑卒中患者偏瘫下肢功能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下颈椎损伤分类(SLIC)系统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中应用时,SLIC评分=4分患者的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2年2月入院的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临床资料,依据SLIC评分系统对每个患者进行评估,筛选出SLIC评分=4分患者,共106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保守治疗组、前入路手术组及后入路手术组,应用ASIA残损分级和JOA评分对治疗前、后脊髓功能进行评定。[结果]随访时ASIA残损分级显示前、后入路手术组神经功能恢复优于保守治疗组,其中保守治疗组平均升级0.31,前、后入路手术组平均升级分别为0.94和0.90;JOA评分显示保守治疗组改善率和优良率分别为25.13%和25.00%,明显低于前入路手术组(51.70%,58.82%)和后入路手术组(50.02%,50.00%),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IC评分系统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治疗中应用时,对于SLIC评分=4分患者,应给予手术治疗,以获得较好的临床结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兔心肌梗死模型,探讨心肌内直接注射血管形成素1(Ang1)重组腺病毒对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作用。方法45只新西兰大白兔结扎冠状动脉(冠脉)制造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Ang1组、培养基(DMEM)组与半乳糖苷酶基因(LacZ)重组腺病毒组,心肌内分别直接注射Ang1重组腺病毒、DMEM和LacZ重组腺病毒。第7、14、28 d各组分别处死5只,以观测心肌梗死及血管新生情况,术前及处死前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结扎冠脉后7、14 d,Ang1组与LacZ组和DMEM组心肌梗死范围及新生毛细血管数差异均无显著性,术后28 d,Ang1组心肌梗死范围显著小于LacZ组和DMEM组〔分别为 (9.1±1.6)%对 (14.1±2.2)%和(13.8±3.0)%,P<0.01〕;而术后14、28 d新生毛细血管密度明显高于与LacZ组和DMEM组〔分别为(10.07±1.30)个/视野对 (5.52±1.09) 个/视野和(5.73±1.03) 个/视野,P <0.05及 (42.93±6.35) 个/视野对 (15.88±4.43) 个/视野和(13.17±1.29) 个/视野,P <0.01〕。心肌梗死发生28 d后各组的左室射血分数Ang1组改善幅度明显高于LacZ组和DMEM组〔分别为(65±6)%对 (40±5)%和(44±5)%,P<0.01〕。结论Ang1能促进兔实验性心肌梗死区新生血管形成,促进心肌梗死的修复,改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小鼠肠道(包括小肠和结肠)黏膜固有层3型固有淋巴样细胞(ILC3)检测与分析的方法。方法小鼠麻醉后分离小肠和结肠组织,利用不同的消化液分别获得小肠和结肠固有层淋巴细胞悬液,通过CD45+CD3-CD90.2+RORγt+流式分析策略检测ILC3比例,通过IL-23刺激后用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ILC3的IL-22表达水平。结果小肠和结肠固有层淋巴细胞成功分离,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ILC3细胞分群显著并明显表达IL-22。在小肠和结肠中,ILC3在淋巴细胞中的占比分别为(8.30±2.42)%和(1.43±0.34)%,IL-22+ILC3在RORγt+ILC3中的占比分别为(38.98±8.76)%和(85.86±1.72)%。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小鼠小肠和结肠黏膜固有层ILC3的检测和分析方法,为相关研究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primary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PSP)是胸外科急症之一,往往会引起继发性肺萎缩和低氧血症,重则发生严重的呼吸困难而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定不同体能战士的体成分,并探讨军事体力作业能力与体成分间的相互关系,为构建我军军事体力作业能力预测及评估模型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名青年男性战士,根据GJB1337-92规定的方法测定5 000 m跑、引体向上、立定跳远的运动成绩和最大摄氧量(VO2max),并参照其评价标准,将受试者按体能分为差、较差、中等、良好和优秀5个组,同时利用多频生物电阻抗技术(multiple frequency 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MBIA)测定各组战士的体成分,并探讨战士体成分与军事体力作业能力相关性。结果随着体能的增强,机体的体脂百分比(percentage body fat,PBF)逐渐下降,肌肉百分比(percentage body muscle,PBM)逐渐增加。其中PBM与VO2max、引体向上成绩、立定跳远成绩显著正相关(r=0.30,0.48,0.18,P<0.05),与5 000 m跑耗时显著负相关(r=-0.26,P<0.01);而PBF与VO2max、引体向上成绩、立定跳远成绩显著负相关(r=-0.30,-0.47,-0.19,P<0.05),与5 000 m跑时间显著正相关(r=0.25,P<0.05);腰臀脂肪比(waist-hip fat ratio)与VO2max、引体向上成绩显著负相关(r=-0.16,-0.17,P<0.05)。结论人体肌肉含量的增加与军事体力作业能力显著正相关,而脂肪含量的增加和腰臀脂肪比的升高与军事体力作业能力显著负相关,肌肉、体脂含量及腰臀脂肪比可作为我军军事体力作业能力预测与评估模型的重要参数因子。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是一个病因不明、易复发难治的外科急症。该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因此,在预防、治疗和预后方面可采用的措施不多甚至无从下手。目前已知的与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相关的遗传性疾病有Marfan综合征、高胱氨酸尿症、Ehlers-Danlos综合征、α-抗胰蛋白酶缺乏、Birt-Hogg-Dublos综合征等。大量实验证明:FLCN基因与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发生相关;当此基因发生突变时,通过巨噬细胞和纤维原细胞分泌大量的炎性因子,诱发炎症,最终造成肺内弹性纤维的破坏而导致气胸。作者对FLCN基因与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一种快速、经济和准确地检测22q11.2微缺失综合征的分子诊断方法.方法:随机采集2004年1月至2005年1月在我科住院的无血缘关系的江苏地区汉人群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患儿50例外周血标本及其双亲100例口腔拭子,选取3个高信息量的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short tandem repeat polymorphic,STRP)位点(D22S944和本研究选取的22D_4_2,22D_4_3)进行STRP分析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t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结果:22D_4_2,22D_4_3位点基因的电泳条带清晰,检测简便迅速;3个STRP位点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在江苏地区汉人群中具有较高的多态性;50例VSD患儿中5例由STRP分析检出有微缺失,均经FISH检测证实. 结论:选取3个高信息量的位点(D22S944、22D_4_2、 22D_4_3)进行STRP初筛分析,必要时结合FISH检测是一种有效可行、值得推广的检测22q11.2微缺失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0.
耐放射异常球菌是已知的最耐放射性的生物.该菌对DNA损伤因素,特别是电离辐射损伤的致死和诱变作用具有很强的抵抗力.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生物工程型的耐放射异常球菌已用于放射性环境中的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除污.本文对该菌的生物学特征、耐放射机制及其在生物除污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