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40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和比较忍冬药用部位(金银花和忍冬藤)和非药用部位(忍冬叶)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为忍冬非药用部位——忍冬叶的综合利用和产品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法、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法和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微量法测定45份金银花、忍冬叶和忍冬藤样品的抗氧化活性,并分别采用描述性统计、直观分析、系统聚类分析(H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等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和挖掘。结果:3种方法测定的抗氧化活性结果基本相似,测定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不同产地的金银花、忍冬叶和忍冬藤抗氧化活性大小:连云港≥河南>山东(金银花);连云港>河南>山东(忍冬叶);河南≥山东≥连云港(忍冬藤)。忍冬藤的抗氧化活性较弱,金银花和忍冬叶的抗氧化活性较强。金银花和忍冬叶的抗氧化活性大小因其产地不同而存在差异:忍冬叶≈金银花(河南),忍冬叶>金银花(连云港),忍冬叶<金银花(山东)。HCA和PLS-DA分析将45份样品分为2个组别,其中忍冬藤为一组,金银花和忍冬叶为另一组。忍冬藤的抗氧化活性明显不同于金银花和忍冬叶,而金银花和忍冬叶的抗氧化活性则较为相近。结论:忍冬植物的非药用部位——忍冬叶资源丰富,其抗氧化活性比忍冬藤强,与金银花相当,极具综合利用价值和产品开发潜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黄连的采收加工过程中,大量的黄连须作为农业废弃物而丢弃,为探索其在植物源农药方面的应用价值和前景,对黄连须根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其提取物和单体成分进行活性筛选。方法:采用酸水提取,制备黄连须根提取物,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对其生物碱类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指认黄连须根中的主要化学成分;采用一测多评方法,对其中的盐酸小檗碱、盐酸黄连碱、盐酸药根碱、盐酸表小檗碱、盐酸巴马汀等5个成分进行定量研究;采用抑菌圈法,评价须根提取物及部分单体成分对农业病原菌的抑制活性。结果:通过质谱指认了黄连须根酸水提取物中14种生物碱类成分,其中5种主要生物碱含量总和是6.9%~9.1%,其含量约为主根提取物的26%,具有开发利用价值。通过对黄连、须根2种提取物以及黄连须根中的主要成分盐酸黄连碱的活性筛选,发现黄连须根提取物在1、10、50、100 mg/L 4个浓度下对农业中常见病原菌(小麦赤霉菌、番茄灰霉菌、辣椒疫霉菌、小麦纹枯病、番茄早疫病、苹果斑点落叶病、辣椒炭疽菌、水稻稻瘟病)抑制活性较弱,仅有黄连提取物在高浓度(100 mg/L)时对辣椒疫霉菌的抑制活性达50%,其余抑菌活性均低于50%。须根中的盐酸黄连碱在50 mg/L对辣椒疫霉菌、小麦纹枯病均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80%),对水稻稻瘟病、辣椒炭疽菌也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分别达71.43%和63.64%。结论:黄连须根中的生物碱成分含量较高,且对农业中常见病原菌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尤其是盐酸黄连碱对辣椒疫霉菌、小麦纹枯病均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具备开发利用潜力,可以为黄连须根的综合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该文建立了同步测定延胡索中盐酸黄连碱、海罂粟碱、脱氢紫堇碱、延胡索乙素和延胡索甲素5种生物碱成分的近红外光谱定量模型。首先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结合紫外检测法测定延胡索中上述5种成分的化学值,然后采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技术并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 建立、优化模型,采用校正模型的相关系数(r) 、校正均方根误差(RMSEC)、内部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和预测模型的相关系数(r)和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对校正模型进行评价。所建立的定量校正模型中盐酸黄连碱、海罂粟碱、脱氢紫堇碱、延胡索乙素和延胡索甲素的r分别为0.941 0,0.972 7,0.964 3, 0.978 1,0.979 9; RMSEC分别为0.006 7,0.003 5,0.005 9,0.002 8,0.005 9; RMSECV 分别为0.015,0.011,0.020,0.010,0.022。预测模型中上述5种成分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16 6, 0.942 9,0.943 6,0.916 7,0.914 5; RMSEP 分别为0.009,0.006 6,0.007 5,0.006 9,0.011。该研究所建立的近红外定量模型稳定性较好,预测结果较准确,可望用于延胡索药材中5种主要生物碱成分的同步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4.
Maspin蛋白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p53蛋白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maspin蛋白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p53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aspin蛋白和p53蛋白在宫颈鳞癌、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正常宫颈三种组织中的表达。分析maspin蛋白表达与宫颈鳞癌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及宫颈鳞癌组织中maspin与p53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本研究遵循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结果①从正常宫颈上皮组织→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宫颈鳞癌,maspin蛋白表达逐渐下调,三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②临床分期越高,分化程度越低的宫颈鳞癌组织中,maspin阳性表达越少。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鳞癌中,maspin阳性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③Maspin与p53蛋白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s=-0.399,P=0.003)。结论Maspin在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抑制作用,可作为判断宫颈鳞癌患者病情进展、恶性程度及转移潜能的指标之一。Maspin与p53蛋白表达呈负相关,MASPIN可能是P53的效应基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鱼腥草挥发油中甲基正壬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DB-5(0.25mm×30m,0.25μm)弹性石英毛细管柱,载气为高纯氦气,柱温采用程序升温,进样口温度240℃,质谱接口温度250℃,离子源温度200℃,选择离子检测,选取离子为57,58,170,198。结果:甲基正壬酮进样量在5.5~110n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RSD1.8%。结论:建立的GC-MS选择离子检测内标定量方法,具有灵敏、快速、准确的特点,可供鱼腥草挥发油中甲基正壬酮的含量测定及其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胆结石中胆固醇含量的简便快捷准确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蒸发光散射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样品用无水乙醇超声提取.色谱柱为YWG C18(250mm×4.6mm,10 α-SMA),柱温35℃;流动相为甲醇,流速1 ml/min;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75℃,空气流量2.2 L/min.结果 胆固醇在3.5~17.7μg范围,其进样最的对数与峰面积的对数呈线性关系(r=0.9993).方法 重复性试验RSD为1.1%(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n=9),RSD为1.3%.8个胆结石样晶测定结果胆同醇的含量均大于85%.结论 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可用于胆结右中胆固醇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该实验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E))技术,对不同批次黄连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进行化学成分比较研究。通过与对照品的保留时间、分子离子峰和LC-MS^(E)碎片信息进行比对或参考现有文献资料,共指认了40个成分,从黄连主根中指认了33个化合物,黄连茎叶中指认了31个化合物,二者共有成分24个,主要为小檗碱、药根碱等生物碱类及绿原酸、奎宁酸、丹参素等酚酸类化合物,这表明黄连茎叶中有较多化学成分与主根相同。同时两者也存在差异成分,黄连主根中含有木兰花碱葡萄糖苷等生物碱糖苷,黄连茎叶含有(±)lariciresionol-4-β-D-glucopyranoside等木脂素类化合物,通过与对照品二级谱图比对进行裂解规律分析。不同批次间黄连化合物含量存在差异,进一步进行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黄连的主根和茎叶清晰地聚成2类,说明各部位所含化学成分存在差异。进一步开展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结果表明黄连的主根和茎叶中VIP>1的化合物有31个,差异成分主要为生物碱类、酚酸类、木脂素类以及黄酮类化合物等。研究结果表明,黄连茎叶中可利用成分种类较多,具有良好的开发潜力。该研究为黄连非药用部位的开发利用提供数据支撑,也为其他中药非药用部位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野生芍药花瓣与被斑蝥采食花瓣挥发性成分比较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芍药干燥花瓣挥发油,石油醚浸出法提取新鲜花瓣挥发性物质,GC-MS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斑蝥咬食的干燥花瓣挥发油的得率较未被咬食的有明显增高,分别为0.13%和0.06%(mL·g-1),斑蝥的采食对芍药花瓣的挥发性成分组分影响不大,但是其相对含量会有所变化。从芍药干燥和新鲜花瓣挥发性物质中分别鉴定出34种和19种化学成分。新鲜花瓣含有更多的分子量小的芳香成分,如苯甲醛,苯乙醛,苯乙醇等。结论:斑蝥的采食对芍药花瓣的挥发性成分总量和各组分的相对含量有影响。干燥花瓣和新鲜花瓣的的主要成分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9.
10.
研究不同来源及不同部位夏枯草的抗氧化活性,并对其所含原儿茶酸、原儿茶醛、咖啡酸、异迷迭香酸苷和迷迭香酸5种酚酸类成分含量进行测定,探讨夏枯草抗氧化活性与总酚酸含量间的相关性,为制定科学合理的质量标准服务。以夏枯草50%甲醇提取液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DPPH和HPLC测定夏枯草的抗氧化活性及原儿茶酸、原儿茶醛、咖啡酸、异迷迭香酸苷和迷迭香酸5种酚酸类成分的含量。DPPH采用夏枯草50%甲醇提取液0.5 m L与0.1 mmol·L~(-1)DPPH·乙醇溶液反应60 min,于517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用清除率及IC50进行抗氧化活性评价。HPLC采用Epic C18色谱柱,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280 nm进行检测。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对多批不同产地和不同部位夏枯草的抗氧化能力与其中5种酚酸类成分的总含量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夏枯草50%甲醇提取液与0.1 mmol·L~(-1)DPPH·乙醇溶液反应的量效范围为0.300~1.65 g·L~(-1)(药材),原儿茶酸、原儿茶醛、咖啡酸、异迷迭香酸苷和迷迭香酸的进样量分别在0.007 84~0.980,0.011 5~1.44,0.008 64~1.08,0.080 0~1.00,0.079 8~0.998μg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成良好的线性关系。5种成分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76%,96.88%,100.3%,102.1%,104.5%,RSD分别为1.8%,1.6%,1.7%,0.62%,0.75%。夏枯草各部位的抗氧化能力与总酚酸含量和在一定的药材质量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因此,在确定的药材质量范围内,采用DPPH生物测定法结合HPLC含量测定法共同用于夏枯草药材的质量控制,可考虑作为一种新的尝试用于夏枯草质量标准的修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