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胎儿骨髓和肝脏间充质干细胞的表型和生物学性状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为研究胎儿骨髓和肝脏间充质干细胞的表型和生物学性状,取胎龄为4-5个月水囊引产胎儿,将骨髓和肝脏细胞在SF(含2?S)培养基中培养,进行电镜观察,测定生长曲线,用流式细胞术对培养细胞进行表型测定。细胞周期分析。用SA方法测定Ⅰ,Ⅲ型胶原和vWF因子表达。结果表明;从胎儿骨髓和肝脏培养出的间充质干细胞,两在形态学,生长特性,免疫表型上是相似的,肝脏间充质干细胞有更好的支持造血的功能。结论提示,从胎儿骨髓和肝脏可分离培养出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有效扩增且保持其低分化状态。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 ,人体干细胞因为其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备受重视。我们从胎儿、儿童和成人组织中分离出较多多能干细胞具有更广泛分化潜能的干细胞称之为“亚全能干细胞群”。为干细胞的临床移植实现组织再生修复提供理论基础。1分离与培养多种组织亚全能干细胞群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①心脏、肝脏、肺脏、肾脏、肌肉、真皮等组织来源干细胞具干细胞形态学特征 ;②超过80 %的细胞都处于G0/G1期 ;③原始干细胞亚群细胞表型具CD34,HLA -DR为阴性 ,CD44、CD29、CD13为阳性等特点 ;④从胎儿多种组织中培养出原始干细胞亚群并可诱导分化为成骨、软骨、…  相似文献   
3.
成体组织干细胞具有可塑性,并能跨胚层来源“横向”分化,然而早期胚胎组织干(Embryonic stem,ES)细胞更具有分化全能性。ES细胞是胚胎发育早期一囊胚的内细胞团(Inner cell mass,ICM)中未分化细胞,于形成胚盘外胚层后在原肠胚阶段分化为三个胚层(Embryonic germ layers),再进一步分裂成个体.  相似文献   
4.
造血干细胞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实验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造血重建中的作用进行探讨.方法:分离培养水囊引产4~5个月龄胎儿来源的骨髓MSC和脐血CD34 造血干/祖细胞(HSC),作为供体细胞.23只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作为受体,随机分成4组,137Cs全身照射350 cGy后,在4 h内从尾静脉输入供体细胞.①阴性对照组:5只,不输入任何细胞.②阳性对照组:6只,单纯输入HSC 5×106ml-1.③实验Ⅰ组:6只,输入HSC5×106ml-1和MSC 5×106ml-1.④实验Ⅱ组:6只,输入HSC 5×106ml-1和MSC 5×108ml-1.输注后观察各组小鼠的存活情况;每周计数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NC)总数;移植后第7周,PCR检测外周血人体细胞DNA,并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供体骨髓人源细胞嵌合比例.结果:阴性和阳性对照组小鼠均于10 d内死亡,骨髓病理切片提示小鼠死于骨髓衰竭.实验Ⅰ、Ⅱ组小鼠均保持良好的生存状态,皮肤黏膜无溃烂、出血,毛发无缺损.实验Ⅰ、Ⅱ组外周血象逐渐回升,第3周,实验Ⅱ组外周血MNC数量(2.63±0.32)×109 L-1,高于实验Ⅰ组的(1.33±0.21)×109L-1(P<0.01),第5周即恢复正常水平.第7周,实验Ⅰ、Ⅱ组小鼠外周血均检测出供体细胞;实验Ⅱ组人源细胞嵌合比例为(7.41±0.79)%,高于实验Ⅰ组(5.11±0.07)%(P<0.05).结论:SCID小鼠致死剂量照射后,联合输入HSC和MSC可明显促进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造血重建,且不增加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获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人原代干祖细胞模型 ,旨在研究慢粒白血病病理发生中信号传导的分子机制。方法 转导b3a2bcr/ablcDNA到正常人CD34 细胞中构建人原代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模型。采用细胞免疫组化测定了p2 10 BCR/ABL在CD34 细胞中的表达 ;细胞粘附、迁移实验进行模型鉴定 ;FACS法测定了p2 10 BCR/ABL转导及对照CD34 细胞p2 7kip和MDR 1Pgp的表达。结果 相对于对照的CD34 细胞 ,转导了bcr/abl的CD34 细胞对纤粘连蛋白 (fibronectin ,FN)的粘附性下降 ;而在FN上的迁移能力增强 ;在低浓度细胞因子或血清条件下表现为凋亡延迟 ;细胞的粒系克隆形成单位数量明显增多 ,这一模型再现了原代慢粒白血病的异常表型特征 ,并以此模型发现p2 10 BCR/ABL转染CD34 细胞上调了p2 7Kip水平并可诱导MDR 1Pgp异常表达。结论 该模型适用于慢粒病理发生中的信号分子传导及分子调控研究 ,提示了慢粒耐药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6.
神经干细胞移植对颅脑外伤神经组织的替代和修复作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神经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潜能的特性。本文将人类神经干细胞移植到大鼠颅脑损伤的模型中,观察是否有治疗效果。方法 人类神经干细胞取自3-4月胎儿海马,体重为300-370g的大鼠制成脑损伤模型,伤后24小时将神经干细胞用立体定向注射法注入双侧顶叶皮层,伤后1周动物运动功能评分后,处死取脑,行病理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伤后1周接受干细胞移植的治疗组与损伤组相比呈现出明显的运动功能改善,一部分移植顶叶的干细胞呈Tubulin(+)、GFAP(+),表明它们分化成为神经元或胶质细胞。另外我们观察到治疗组伤区皮层的正常神经元增多,且坏死及凋亡的神经元减少。结论 社会干细胞是细胞移植治疗颅脑损伤的一种良好的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小鼠真皮间充质干细胞(DMSC)的生物学特性,探索在体外DMSC作为滋养层能否促进造血细胞的增殖、分化,以及体内输入DMSC能否促进照射动物造血恢复。方法 体外采用液体培养,分离、扩增雄性小鼠DMSC,检测第2~3代细胞的生长状态、周期、免疫表型,并进行光镜和电镜形态观察。用DMSC作滋养层,接种去基质细胞的造血干细胞,观察细胞数及CFU-GM变化。将培养2~3代的DMSC通过尾静脉输给预先经^137 Cs全身照射5Gy的雌性小鼠,定期检测外周血和骨髓细胞总数及CFU-GM变化。结果 小鼠DMSC为贴壁细胞,表现为成纤维细胞样,具有梭形、多角形等细胞形态,免疫表型分析:CD45、CD34、HL-DR阳性细胞占l%~3%,CD44、CD1375%~95%阳性,细胞周期检测显示83%的细胞处于G0/G1期。体外实验,实验组细胞总数及CFU-GM值在第3周明显高于对照组,DMSC能有效地支持造血细胞增殖、分化达7周。体内试验,注射DMSC组外周血和一条股骨有核细胞数、CFU-GM值第2周都明显高于单纯照射组,第4周实验组有Y染色体阳性表达,证明输入细胞在受体内增殖、分化。结论DMSC具有干细胞特征,能促进照射小鼠造血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中医特色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在2016年2月—2017年7月收治的15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产妇分为对照组75例和实验组7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方式,实验组采取中医特色护理干预的方式,并对2组产妇的抑郁和睡眠质量评分、泌乳情况以及产后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产妇的抑郁和睡眠质量评分、泌乳情况以及产后并发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干预方式在产科护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因此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进行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9.
成人和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目的 比较成人和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的表型和生物学性状差异,为临床选择使用MSC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取正常人和胎儿骨髓单个核细胞,在SF培养基中进行MSC培养,测定生长曲线。电镜观察MSC形态,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SMC表型测定和细胞周期分析;SA方法测定Ⅰ,Ⅲ型胶原和vWF因子表达。通过碱性磷酸酶染色,苏丹黑染色及骨钙蛋白和脂蛋白酯酶mRNA的表达等来检测细胞向成骨,成脂肪细胞分化情况。结果 从成人和胎儿骨髓中可培养出MSC,并保持多向分化潜能。两者在细胞形态,生长特性,表面抗原表达等方面是相似的。胎儿骨髓MSC的扩增潜力及多向分化能力明显强于成人MSC。成人骨髓MSC的粘附功能则强于胎儿。结论 从成人及胎儿骨髓中可分离培养出MSC,在体外有效扩增且保持其低分化状态和多向分化能力。胎儿MSC较成人MSC更原始,具有更大的多向分化和体外扩增潜能,可作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而成人MSC支持造血,促进造血功能恢复和重建造血的功能则强于胎儿,具有更广泛的临床移植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人体干细胞因为其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备受重视。我们从胎儿、儿童和成人组织中分离出较多多能干细胞具有更广泛分化潜能的干细胞称之为“亚全能干细胞群”。为干细胞的临床移植实现组织再生修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