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5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7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卵巢癌肠道转移6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回顾性分析卵巢癌肠道转移瘤的临床特点,评价手术切除的可行性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64例肠道转移卵巢癌术前全面评估肠道受累程度。采用肿瘤细胞减灭术并行盆腔淋巴结清扫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或/及活检术。肠道手术包括肿瘤剥除术或/及肠修补术、肠切除吻合术和结肠造口术。术后予以规律化疗,分析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结果54例直肠/乙状结肠转移(84.4%),其他部位结肠转移26例,小肠转移18例;肠浆膜层及浅肌层浸润47例,深肌层及粘膜层浸润17例;上皮性癌侵及肠粘膜者4例(7.7%),生殖细胞肿瘤无一例侵及肠粘膜;行肿瘤剥除44例,肠切除20例;直肠乙状结肠切除 吻合14例,6例行结肠造口。达到理想细胞减灭术56例(87.5%),其化疗后缓解率为58.9%,部分切除者8例化疗缓解率为12.5%;49例规则化疗者缓解率为65.3%,未完成充分化疗者为15.4%。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6.6%,2例死于腹膜炎。结论肠道是卵巢癌的常见转移部位,肠道的肿瘤剥除和肠切除术是达到理想肿瘤细胞减灭术的先决条件,术后规则化疗能改善卵巢癌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宫颈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 dothelialgrowthfactor ,VEGF)在宫颈癌诊断、治疗以及转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nzyme linkedimmunosorbentassay ,ELISA)测定 2 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患者和 60例宫颈癌患者组织中的VEGF含量。结果 :VEGF含量在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宫颈癌组织中分别为 5 5 6pg/mg、410 2pg/mg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肿 瘤≥ 4cm者为 960 0 pg/mg ,淋巴结转移者为 780 5 pg/mg ,而肿瘤 <4cm者 ,淋巴结未转移者分别为 180 5 pg/mg、2 3 0 0pg/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而在临床分期、病理分型、病理分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组织VEGF含量检测对宫颈癌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其含量变化可监测宫颈癌的转移。  相似文献   
3.
恶性黑色素瘤的分布较广泛,可分布于全身皮肤、眼、粘膜表面及神经系统。原发于女性生殖器的恶性黑色素瘤以外阴部多见,而原发于阴道及宫颈者罕见。为进一步了解女性生殖器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病情况,探讨其发病、治疗、预后情况,本文对我院26年来收治的原发于外阴及阴道的恶性黑色素瘤共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病例均经病理确诊。临床资料本组发病年龄38~70岁,平均年龄为51.9岁,接近文献报道外阴平均年龄为54岁、阴道为53岁的数值。9例中发生于外阴者为8例(其中阴蒂部位者3例、尿道口受侵1例),发生于阴道者1例。9例病人首次来院就诊前有3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早期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规律,提出宫颈癌盆腔淋巴结三级分站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196例行广泛子宫切除和盆腔淋巴清扫术的Ⅰa2~Ⅱa期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在宫颈肿瘤周围黏膜下3、6、9、12点处分别注射99mTc-硫胶体0.5ml,术后将清扫的盆腔淋巴结用闾讲庖墙刑逋馓讲?确定放射活性计数比同侧淋巴结升高5倍者为前哨淋巴结,将切除的盆腔淋巴结连续切片行HE染色进行病理检测.结果 共检出41例患者的83枚转移盆腔淋巴结,其中宫旁和闭孔淋巴结转移65枚,髂内外淋巴结转移17枚,髂总淋巴结转移1枚.22例宫旁淋巴结转移患者中,同时伴有髂内淋巴结转移者3例,髂外淋巴结转移者5例,髂内和髂外淋巴结均转移者1例.19例闭孔淋巴结转移患者中,同时伴有髂内淋巴结转移者3例,髂外淋巴结转移者4例.x2检验显示,宫旁和(或)闭孔淋巴结转移与盆腔其他区域淋巴结的转移呈正相关.共检出转移前哨淋巴结81枚,其中宫旁和闭孔前哨淋巴结转移64枚,髂内外前哨淋巴结转移17枚.宫旁和(或)闭孔淋巴结转移组与非转移组比较,患者的1和3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非转移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93.2%)明显高于转移组(65.1%).结论 宫颈癌患者的盆腔淋巴结转移分为三站是可行的,第1站为宫旁和闭孔区域淋巴结,第2站为髂内和髂外淋巴结,第3站为髂总和腹股沟深淋巴结,可根据转移情况合理地制定患者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宫颈癌中染色体空间重组因子(Rsf-1/HBXAP)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为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机制和靶向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2008年12月31日至2014年1月1日在山东省肿瘤医院妇瘤科治疗的患者宫颈组织标本共234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Rsf-1/HBXAP蛋白在17例正常宫颈组织、3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和182例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并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揭示其与宫颈癌临床病理以及患者预后的关系。应用Real-time PCR技术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Rsf-1/HBXAP基因在不同宫颈细胞系中的表达,分析不同细胞系中Rsf-1/HBXAP表达水平差异。结果:正常宫颈组织、CIN组织及宫颈癌组织中Rsf-1/HBXAP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8%(1/17)、37.14%(13/35)及79.12%(144/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织中,Rsf-1/HBXAP蛋白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但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0.05)。He La及Siha细胞系中Rsf-1/HBXAP mRNA、蛋白表达显著高于293T细胞系。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宫颈癌患者中Rsf-1/HBXAP蛋白高表达组其总体生存率显著低于低表达组(P0.05)。结论:Rsf-1/HBXAP在宫颈癌组织及其细胞系中高度表达,预示其可能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和进展,为其作为诊断及判断预后的新的肿瘤标志物以及作为宫颈癌个体化治疗的新靶点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联合力扑素(LPS)周化疗对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短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64例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患者分为单纯放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适形放疗,20 Gy/f,每周5次,腹主动脉旁总剂量60 Gy。联合治疗组在三维适形放疗的同时,行力扑素周化疗,每周60 mg/m2,连续3周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间隔1周。观察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单纯放疗组的总有效率为56.3%,临床控制率为81.3%;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1.3%,临床控制率为93.8%。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高于单纯放疗组(P〈0.05),血小板减少、过敏反应和感觉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力扑素周化疗能够显著增强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近期疗效,除白细胞减少,其他不良反应未见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提高宫颈癌临床分期诊断准确性的方法。方法 比较临床分期、MRI扫描与病理诊断分期的符合率。结果 MRI对IB期宫颈癌的分期准确性明显高于临床分期(χ2=4.16,P < 0.05);MRI对该组病例总的诊断分期的准确率显著高于临床分期(χ2=4.16,P < 0.01)。结论 MRI检查对宫颈癌的诊断分期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选择最恰当的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MRI扫描显示宫颈外膜毛糙或模糊时选择手术治疗应慎重。  相似文献   
9.
10.
女性生殖系统同期双原发癌少见。我院从1987年到1996年共收治5例,均经病理确诊。现报告如下。例1患者,63岁,因下腹包块并腹痛3个月而入院。查体:宫颈约2.5×2.5cm大小,糜烂型。双附件区可直径10×8×7cm、20×18×15cm大小的肿物。宫颈活检病理示鳞状细胞癌Ⅱ级。行宫颈癌根治术时卵巢肿瘤快速病理为浆液性囊腺癌,加以大网膜、阑尾切除术。术后化疗2周期,方案为VCR2mg静注,第1天,DDP20mg静滴第1~5天,VP-160.1静滴,第1~5天。20天后全盆体外照射DT4500cGy。出院后定期复查、化疗,随访至42个月病人病情无进展。例2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