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56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131篇
预防医学   53篇
药学   68篇
  4篇
中国医学   90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LBY—N6A型旋转式血液粘度计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实验条件和实验仪器的不同,各医 院实验室应有针对性地完善本实验室的参考值。  相似文献   
3.
前牙缺损及牙齿严重变色是口腔科的常见病,近几年,我们采用塑料牙片贴面为首选方法,收到了较满意的疗效。 1 材料 牙片为成品的塑料牙片;粘接剂选用国产的复合树脂;酸蚀剂用磷酸。 2 适应症 (1)严重四环素牙,氟斑釉症,釉质发育不全及死髓变色的美容修复。 (2)腭舌向异位牙,过小牙、牙间隙等因位置大小或形态异常的前牙美容修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病理定性误诊原因,探讨降低误诊措施,提高病理定性诊断准确率.方法对湖南省肿瘤医院病理科4420例会诊病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原单位病理定性误诊235例,误诊率为5.3%,其中良性误诊为恶性139例(59.1%);恶性误诊为良性96例(40.9%).结论切片质量差与诊断水平偏低是误诊的主要原因.建立病理质量控制网络与及时会诊方可降低误诊.  相似文献   
5.
利鲁唑对吗啡镇痛、耐受和依赖作用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利鲁唑对阿片镇痛、耐受及躯体功能的调节。方法 采用冰醋酸扭体 ,5 5℃热板法和热辐射甩尾法观察利鲁唑对小鼠痛阈及吗啡镇痛效应的影响 ;采用小鼠急性和慢性吗啡耐受模型及小鼠吗啡依赖模型 ,观察利鲁唑对吗啡耐受和依赖的作用。结果 单独皮下注射利鲁唑 2 .5~ 10mg·kg- 1在以上 3种模型无镇痛作用 ,然而能剂量依赖性地增强吗啡镇痛效应。利鲁唑 2 .5~ 10mg·kg- 1剂量依赖性地对抗吗啡引起的急性和慢性耐受。在小鼠吗啡依赖模型中 ,利鲁唑 2 .5~ 10mg·kg- 1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吗啡戒断症状的产生。结论 利鲁唑自身无镇痛作用 ,但能显著增强吗啡镇痛效应 ,并能预防吗啡所引起的耐受和依赖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连续在位监测固体制剂的体外溶出度,自制多通道光纤化学传感溶出仪。方法 用自制光纤荧光溶出度监测仪与ZRS-4型智能溶出仪联用,连续在位监测氧氟沙星片、甲硝唑片、呋喃妥因肠溶片的体外溶出度,溶出曲线经微机从5种常用数学模型中根据相关系数R值,优选最佳模型进行拟合。结果 方法的回收率分别为97.4%~104.4%, 97.4%~103.8%, 96.6%~102.1%,日内、日间的RSD均小于5%。经与中国药典2000版方法及美国药典23版方法对照,各时间点药物累积溶出量和拟合后提取的参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本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7.
乙型肝炎病毒前SI抗原的临床意义与乙肝E抗原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SI抗原、前2抗原和HBsAg三者共同构成了乙肝病毒的表面大蛋白分子。前SI抗原是乙肝病毒入侵肝细胞的结合点 ,所以前SI抗原在乙肝病毒入侵肝细胞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1]:前SI抗原刺激体产生前SI抗体 ,共同在HBV感染、复制及疾病转归中起重要作用。目前 ,前SI抗原已成为乙肝病毒复制的新型可靠指标 ,可弥补常规“两对半”检查不足。在临床诊断、愈后评价上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意义。为了进一步地了解前SI抗原的临床意义及与乙肝E系统的关系 ,我们对先后来院就诊的门诊及住院病人210人同进作前SI抗原检测和乙肝“两对半”检测 ,并进行…  相似文献   
8.
在腹部外伤中,小肠破裂比较常见.我院自1996年4月~2004年7月收治小肠外伤22例,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男16例,女6例.年龄14岁~76岁,平均年龄45.6岁.   2致伤原因:闭合性损伤,车祸撞轧伤6例,骡马踢伤6例,坠落伤3例,撞击伤4例;开放性损伤,刀刺伤2例;医源性损伤,刮宫致伤1例.……  相似文献   
9.
高良姜薄层色谱特定(指纹)图谱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建立高良姜的薄层定性鉴别方法,对高良姜的黄酮类成分进行薄层色谱特定(指纹)图谱研究。方法:收集不同地区的高良姜样品,用醋酸乙酯提取其黄酮类有效成分并以薄层色谱法进行分离分析,建立薄层色谱特定(指纹)图谱;以薄层扫描法对色谱图进行定量扫描,结果以主成分分析法处理,从整体上比较其特定(指纹)图谱的差异。结果:以高良姜素为对照品,建立了高良姜药材的薄层定性鉴别,共有11个斑点构成了高良姜黄酮类的薄层色谱(特定)指纹图谱。以主成分分析法处理结果,能够对药材的产地分类判别。结论:该方法可有效鉴别高良姜,并评价质量。  相似文献   
10.
药物与磷脂复合物研究近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综述药物与磷脂形成的复合物最新研究概况。方法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结果药物与磷脂的复合物不仅能够增强药物的亲脂性,降低药物不良反应,而且还可增强药物活性,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结论药物与磷脂复合物有着广阔的应用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