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4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为初步探讨中药青光安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的作用机制和为中药对青光眼的体外疗效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方法:不同浓度青光安颗粒剂和益脉康片剂给3月龄SD大鼠灌胃,获取不同含药浓度的大鼠血清;建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纯化培养的常压和高压模型,并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凋亡细胞百分率;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凋亡中Bcl-2、Bax等凋亡蛋白的检查。结果:成功获取中药的含药血清,并将其用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体外培养;成功分离并培养了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纯化培养模型,RGCs的混合培养最长可存活3-6周,RGCs的纯化培养可存活时间4-7天;成功对纯化培养的细胞进行压力造模。压力20mmHg、40mmHg、60mmHg、80mmHg,加压时间1-4小时均能促进RGCs的凋亡,其凋亡细胞的数目以80mmHg、4小时为最多(P<0.01)。含药血清作用于纯化培养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后,Bcl-2的表达随青光安含药浓度的增高而增高,Bax的表达随青光安含药浓度的增高而降低。结论:压力能促进RGCs的凋亡,其凋亡细胞的数目随压力的增大、加压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青光安含药血清能延缓RGCs的凋亡,对其有保护作用;利用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的细胞进行试验,是中药药效试验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四妙勇安汤加味对视网膜静脉周围炎(Eales’病)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四妙勇安汤治疗Eales病患者18例(32只眼),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ET-1、NO、血小板活化与血管内皮细胞受检指标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3%,复发率为6.25%,对照组有总效率为76%,复发率为16%;ET-1、NO、血小板活化与血管内皮细胞受检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四妙勇安汤加味能够有效治疗Eales’病患者。  相似文献   
3.
视网膜脱离复位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目的探索在兔眼建立视网膜脱离(retinal detachment,RD)复位模型的方法.方法 20只成年健康有色兔(40只眼)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模型组兔眼用自制的注射针头直视下经玻璃体腔在视网膜下注入透明质酸钠造成视网膜脱离,术后观察眼底情况2~4周.结果模型组10只兔有19只眼成功建立视网膜脱离模型,12~14天后,有18只眼视网膜复位.结论此法可以快速有效地建立一致性较强的视网膜脱离复位动物模型,有助于研究视网膜脱离及其复位的病理改变,影响因素及其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菊花总黄酮在体外条件下对泪腺上皮细胞中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的调控作用及对下游的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1,TGF-β1)的表达影响。方法 以过氧化氢(H2O2)诱导泪腺上皮细胞凋亡,建立细胞模型,设立无雄激素培养空白对照组、含雄激素培养对照组、无雄激素培养黄酮治疗组。以MTT法摸索含药血清最佳干预加入量;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检测泪腺上皮细胞中AR、NF-κB及TGF-β1的表达情况;并应用雄激素受体阻断剂氟他胺进行AR阻断后再次检测上述指标 。结果 MTT法检测后计算得出含药血清干预细胞的最终浓度为13.2%;无雄激素培养黄酮治疗组及含雄激素培养对照组中AR、NF-κB及TGF-β1的表达增强,与空白对照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1);无雄激素培养黄酮治疗组中NF-κB表达量比含雄激素培养对照组表达量低,两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氟他胺及含药血清干预后,无雄激素培养黄酮治疗组及含雄激素培养对照组中AR及NF-κB的表达未见提高,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菊花总黄酮对泪腺上皮细胞可能存在拟雄激素效应,从而使AR、NF-κB表达增加,并通过上调TGF-β1的表达,可能起到在泪腺局部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5.
证素及证素辨证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朱文锋教授创立的"证素及证素辨证",从证素基本概念内容特征及发展、证素与证候要素辨识、证素数理研究方法、舌象与证素关系的研究以及证素相关的实验临床研究进展进行概述,指出"证素"有望使中医诊治变得精准化、规范化,但证素的研究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规范的、有共识的研究机构,对所有证素进行逐一的规范化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东亚国家的青少年近视发病率很高,而中国青少年的近视患病率更是居高不下.香港一项流行病学龄调查显示,学龄前儿童的近视率在过去10年内由2.3%上升至6.3%,而近10年6岁儿童近视患病率为18.3%,7岁时可达61.5%[1].北京市延庆区中学1156名学生中近视患病率为83.4%,其中初中生为77.82%,高中生为88.78%[2].近视低龄化、重度化已成为影响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2018年8月30日,教育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印发了《青少年近视综合预防控制项目》,并提出了针对6岁儿童的近视防控目标:10年内近视率控制到3%左右.为响应国家的号召,青少年近视治疗的研究成为热门,随着研究的深入,中医外治法脱颖而出,其独特的治疗优势和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诊治思想,在降低青少年近视率、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方面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硫唑嘌呤(azathioprine, AZA)与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 mofetil, MMF)联合应用对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 LN)儿童免疫系统的长期影响,选择四川省人民医院2014年3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LN患儿9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治疗组(n=47)与MMF组(n=46)。其中MMF组患儿在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吗替麦考酚酯胶囊口服,联合治疗组患儿在MMF组基础上给予AZA片剂口服。检测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与治疗后2年BUN、Scr、胱抑素C(cystatin-C,CysC)、补体C3、血清钙结合蛋白复合物(S100A8/A9)、CXC型趋化因子配体16(CXC ligand 16,CXCL16)与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 MIF)水平;检测24h尿蛋白定量(24-hour urinary protein quantification,24hU-Pr)与尿MIF水平;统计治疗过程中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儿各检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结束与治疗后2年两组患儿BUN、24hU-Pr、Scr水平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联合治疗组明显低于MMF组(P <0.05);两组患儿补体C3水平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联合治疗组明显高于MMF组(P <0.05);两组患儿S100A8/A9、CXCL16与CysC水平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联合治疗组明显低于MMF组(P <0.05);两组患儿血清MIF与尿MIF水平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联合治疗组明显低于MMF组(P <0.05);两组患儿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由此,AZA与MMF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LN患儿肾功能,对自身免疫反应具有明显、长期的抑制作用,且安全性较高,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8.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体外高压培养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体外高压培养模型并观察压力和加压时间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混合培养和纯化培养的高压模型,并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凋亡细胞百分率。结果成功分离并培养了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混合培养和纯化培养模型,RGCs的混合培养最长可存活3~6w,RGCs的纯化培养可存活时间4~7d。成功对混合培养和纯化培养的细胞进行压力造模,压力20、40、60、80mmHg,加压时间1~4h均能促进RGCs的凋亡,其凋亡细胞的数目以80mmHg、4h为最多(P<0.01)。结论混合培养的RNCs比纯化培养的RGCSs存活时间长。压力能促进RGCSs的凋亡,其凋亡细胞的数目随压力的增大、加压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视网膜脱离(retinal detachment,RD)所致视网膜组织结构的损害及复明片对视网膜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8只家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采用视网膜下腔注射透明质酸钠的方法建立RD动物模型,正常组、模型组予生理盐水,西药组予西药混合溶液,复明片组予复明片混悬液灌胃,分别于术后1(RD未复位)、3周(RD复位早期)观察视网膜组织形态。结果RD导致视网膜组织结构受到明显损害,而复明片组在术后1、3周的病理损害均明显轻于模型组及西药组。结论复明片对RD造成的视网膜损害具有保护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复明片对兔实验性视网膜脱离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增殖的影响。方法用有色家兔96只设正常对照组(A组),制作视网膜脱离模型后分模型组(B组)、西药对照组(C组)、复明片组(D组)。并于造模后7、14、21 d分别取视网膜组织制备细胞悬液,流式细胞仪检测各兔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的表达。结果脱离后视网膜神经上皮层PCNA阳性细胞表达均呈上升趋势,7d后开始下降,且复明片组相较其余各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明片通过恢复视网膜色素上皮与神经上皮之间的接触,阻止RPE的增殖即PC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