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05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9 毫秒
1.
近十余年来,应用平衡盐溶液或高渗盐溶液治疗烧伤休克的报道日益增多。本文仅就我科对10例成人烧伤35%~71%面积的病人,早期应用等渗和高渗晶体液相结合防治烧伤休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2.
介绍一种改良的直径为2.0mm左右的小血管吻合方法——4针套叠吻合法,顺血流方向套入,其套入的深度与血管直径相等,只需缝合4针,此法简易、快速、可靠。报道3例游离前臂皮瓣和肩胛皮瓣移植小血管采用4针套叠吻合方法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3.
郑颖  黄聪敏 《中国康复》2022,37(11):702-704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BL) 结合以分组讨论为核心的教学方法(TBL)在康复实习前技能强化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佛山市南海区卫生职业技术学校2018级、2019级康复技术专业学生共157人为研究对象,其中2019级85人采用PBL结合TBL教学法进行康复实习前技能强化,2018级72人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技能强化。技能强化结束后,通过对比2018级及2019级学生对技能强化学习效果的自我调查表评价、技能考核成绩及实习单位对我校康复技术专业实习生的实习满意度,探讨PBL结合TBL教学法的教学优势。结果:PBL结合TBL教学法较之传统教学法,可在学生“增强学习兴趣”、“锻炼临床思维”、“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技能操作水平”4个方面有明显提高(P<0.05)。PBL结合TBL教学法组技能强化培训后的技能考核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法组(P<0.05)。PBL结合TBL教学法组的学生的实习单位满意度高于传统教学法组(P<0.05)。结论:把PBL结合TBL教学法应用于康复实习前技能强化,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综合技能水平及实习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4.
烧伤后合并急性消化道溃疡的发生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烧伤后并发严重消化道出血是烧伤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尤其是小儿,死亡率很高。James等统计,自1823~1973年国外共报道了185例(包括尸检中发现)。自1937年第一例小儿Gurling's溃疡出血的治疗成功报道以来,至1973年止,已有33例抢救成活的报道。我科于1978~1979年收治2例烧伤后严重消化道出血患儿,均经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获得治愈。现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11种(43块)游离皮瓣,轴型皮瓣,肌皮瓣移植为40例烧伤?期畸形后皮肤缺损的即时修复,功能和外形恢复均比较满意。并讨论了皮瓣应用的选择和适应症及手术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我院1984年以来应用斜肌皮瓣、胸三角皮瓣修复颈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10例,均获得满意的效果。今报告如下: 一、应用解剖 (一)斜方肌皮瓣 斜方肌的血供有三个来源,颈上部为枕动脉,由乳突的后方进入斜方肌的前缘,中部及下后部为颈横动脉,是供应该肌的主要血管,沿着脊柱的外侧在斜方肌的基底部行走,肩上部为肩胛上动脉。斜方肌受副神经的支配,在斜方肌上部外侧可找到副神经到该肌去的分支,沿着斜方肌行走,位于此肌的深面。  相似文献   
7.
Gastrointestinal tract hemorrhage is asevere complication of burn injury.Theetiology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ulceration isnot yet fully known,and the appearance ofulceration remains an ominous complicationof an already difficult disease.Particularly  相似文献   
8.
高压电接触烧伤往往有深部组织的损害,有“口小底大,外浅内深”的特点,虽然面积不大,但处理较困难。我们收治一例右侧颌颈部、耳下及枕部颈部被10,000V高压电接触烧伤,但用轴型颈阔肌肌皮瓣即时修复右颌颈及枕项部坏死组织清除后的创面,使颈部恢复了较好的外形和功能。患者,男性,18岁。右侧颌颈部及枕项部高压电接触烧伤3天入院。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烧山火复式手法针刺治疗脾胃虚弱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脾胃虚弱证IB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烧山火复式手法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单式提插补法针刺治疗。2组患者均隔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3次,周日休息1 d,总疗程4周,共治疗12次。治疗4周后,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IBS严重程度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各个中医证候评分及证候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患者大便稀溏、畏寒怕冷、精神疲乏证候评分及证候总积分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治疗后,2组患者IBS严重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对IBS严重程度评分的降低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37/40),对照组为75.0%(30/4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研究过程中,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以及患者脱落等情况。【结论】 烧山火复式手法针刺治疗脾胃虚弱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1969年以来,应用金蒲银蛇汤(原名中草药烧伤内服Ⅲ号)防治烧伤感染,效果较好。在进一步研究中发现该方剂药物蛇莓、柴胡、金银花等存在血型抗原、福司曼(Forssman antigen)抗原及微生物抗原。自1975年起,我们相继就该方剂药物对机体免疫机能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经过对兔的动物实验研究,证实含有A、B、H(O)血型系统抗原、大肠杆菌与伤寒杆菌抗原成分,它们经口服后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为了解本方剂在临床上对烧伤病人血清抗体含量的影响,我们对13例烧伤病人的血清抗体进行了系统的测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