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肾联合移植是在多器官移植中除胰肾联合移植、心肺联合移植之外,又一种多器官联合移植模式,是治疗终末期肝病合并肾病的理想方法.我院2006年1月13日成功开展1例肝肾联合移植.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皮坏死在皮瓣移植过程中非常常见。皮瓣在移植过程中,常出现缺血过程,但恢复血流灌注后,反而因缺血再灌注损伤常常出现部分或全部皮瓣坏死。随意皮瓣缺血损伤的机制尚未被完全阐明,研究证实,发生随意皮瓣远端的缺血是不全性缺血,实验观察到随意皮瓣的血流从蒂部到皮瓣远端逐渐减少,故发生于随意皮瓣的缺血,是一种梯度性的缺血,随后Vedder等提出了理论假说:认为皮瓣梯度性缺血损伤机理与缺血再灌注损伤机理可能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3.
目的讨阑尾类癌的诊断方法、手术方式及预后。方法收集2007年至2011年期间本院收治的20例阑尾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本病的临床表现、手术方式、病理切片结果及预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例患者中行单纯性阑尾切除术18例,行回盲部切除术1例,行右半结肠切除术加区域淋巴结清扫术1例。成功随访17例,均无复发或转移。结论阑尾类癌发病率较低,发病初期与阑尾炎类似,无特异临床指标,术前诊断困难,预后大多良好,手术方式的选择依据予肿瘤的生物学行为而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患者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的临床资料,35例行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single-port appendectomy,SA),37例行三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three-port appendectomy,TA)。评价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镇痛药使用次数、住院时间。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P=0.103>0.05)、手术并发症(P=0.227>0.05)、镇痛药使用次数(P=0.717>0.05)、住院时间(P=0.545>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MI指数与SA手术时间相关(r=0.17,P=0.016<0.05),穿孔阑尾炎需要更长的手术时间(P=0.005<0.05)。结论经脐单孔SA可取得与TA相同的临床结果,此术式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肝移植治疗乙肝肝硬化伴肝癌的经验体会。方法:2000年8月至2001年8月对4例(本院1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3例)乙肝肝硬化伴肝癌患者行背驮式同种异体肝移植术。结果:随访1—12月,4例全部存活。2例曾出现轻度急性排异反应,经激素冲击治疗后治愈。结论:肝移植治疗肝硬化伴肝癌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我院 1992年 2月~ 2 0 0 1年 12月经外科综合治疗巨块型肝癌 (>10cm) 143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男 10 5例 ,女 38例 ,年龄 2 9~ 6 5岁 ,平均 48岁。肿瘤位于右肝者 97例 (6 7 8% ) ,左肝者 2 6例(18 2 % ) ,中肝者 2 0例 (14 0 % )。肿瘤直径 10~ 15cm者 12 8例 ,>15cm者 15例 ,最大直径 2 3cm。肝细胞癌 136例 ,胆管细胞癌 5例 ,肝细胞胆管细胞癌混合型 2例。合并肝硬化 111例 (77 6 % )。酌情行规则性肝切除 (19例 ) ,不规则性肝局部切除 (82例 ) ,姑息性切除 (5例 )。并行肝动脉插管皮下埋泵以利于…  相似文献   
7.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307例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外科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6年6月至2006年6月307例施行手术治疗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手术病死率为3.6%,其中肝移植病死率为0。随访10个月至10年,平均4.5年,肝性脑病发生率为2.3%,再出血率为5.5%。结论外科治疗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基本令人满意,其手术方法个体化,肝移植和改良surgiura术效果良好,是一种值得推广、能提高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生存率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胆囊炎胆囊穿孔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鄞州医院2007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共277例65岁以上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接收胆囊切除术的一般情况、并存疾病、围手术期情况及转归等临床资料。其中并发穿孔31例(11.2%),急诊行胆囊切除术19例,胆囊穿刺引流后择期胆囊切除术12例。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胆囊穿孔相关危险因素。穿孔组与非穿孔组进行比较,急诊胆囊切除组与穿刺引流组的围手术资料进行比较,数值变量采用t检验,分类变量采用X2检验。结果穿孔组的年龄、糖尿病合并率、白细胞计数均高于非穿孔组(P〈0.05),穿孔组体温显著高于非穿孔组(P〈0.01),穿孔组的畏寒寒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穿孔组(P〈0.01)。因素分析糖尿病(P=0.02)、畏寒寒战(P=0.00)、体温(P=0.01)和白细胞计数(P=0.03)是影响胆囊穿孔的指标;急诊手术的并发症高于胆囊穿刺后择期手术组(切口感染P=0.00,肺不张及肺部感染P=0.03)。结论以体温(≥38.5℃)、畏寒寒战、白细胞计数升高(≥15.0×109/L),并存糖尿病基础疾病,来判断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穿孔是可行的。对于病情较重的老年患者,胆囊穿刺能明显减少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胆道术后残留结石是胆道手术的一种常见并发症。近年来随着胆道外科的发展 ,B超、CT、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MRCP)、胆道镜及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等检查手段的广泛应用 ,不仅术后残留结石发生率明显降低 ,而且为残留结石的处理开辟了一条理想的途径。现将我院 1 995年 1月~ 2 0 0 1年 1 0月胆道术后残留结石 3 3例的诊治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 3例 ,其中男 1 2例 ,女 2 1例 ;年龄 2 8~ 67岁 ,平均 5 3 .2岁 ;经T字管造影确诊 3 0例 ,经ERCP确诊 3例。残留结石部位 :左肝内胆管6例 ,…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脏造影B超在合并其他消化道肿瘤的肝占位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合并其他消化道肿瘤肝占位患者42例(50个病灶),回顾其超声常规检查及造影检查结果,并与术中术后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肝细胞肝癌病灶5个,均表现为动脉期快速灌注,门脉期及肝实质期表现为快速退出;肝转移性肝癌病灶16个,5个表现为动脉期均匀增强,11个表现为不均匀增强,12个在门静脉期及肝实质期表现为快速退出,4个表现为缓慢退出,肝血管瘤病灶13个,表现为动脉期及门脉期缓慢向心性增强,肝实质期也表现为增强,肝囊肿病灶16个,未见明显增强,恶性肿瘤均经过病理证实,肝血管瘤、肝囊肿均术中探查证实。结论超声造影对合并其他消化道肿瘤的肝占位中有较高的准确率,对该类患者的临床诊断有较大的指导价值,可指导术中诊疗方案及整体治疗方案,但确诊仍需结合其他检查或病理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