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2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37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62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1世纪医疗卫生保健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医疗医药消费信贷的实施将有利于提高人民的医疗水平。文章主要介绍了医疗医药消费信贷现状、必要性、适用人群等内容,并建议对我国已经开展的医疗医药消费信贷作相应的改进,使其能够适应更广泛人群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我科于1987年5月在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县城阳镇地区进行神经病流行病学调查期间,发现进行性肌营养不良(DMD)一家系,现报告如下。 病例报告 失证者(Ⅳ_5),男性,16岁。生后运动发育迟缓。10岁开始全身肌肉松驰,走路呈“鸭步”,由卧位至直立时,采取特殊姿势,两手扶膝站立,称Gowers现象。腓肠肌呈假性肥大。病情逐渐进展,骨盆带肌肉和肩胛肌肉萎缩明显,呈翼状肩胛。调查时卧床不起。体检:重度营养不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献血员、肝炎患者中的输血传递病毒(TTV)感染状况及基因型别。方法设计合成引物采用半套式聚合酶链反应(hemi-nestPCR)方法,对195份献血员血清、72份不同型别的肝炎患者血清进行了TTVDNA的PCR检测,并对部分阳性株进行序列测定及计算机分析。结果①在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异常,HBsAg及抗HCV阴性的99份献血员血清标本中,检出TTVDNA阳性标本36份,阳性检出率为36.3%;而在ALT正常的96份献血员血清标本中,检出TTVDNA阳性标本16份,阳性检出率为16.6%,明显低于ALT异常献血者。②在72例不同肝炎患者中,共检出39例TTVDNA阳性血清,总检出率为54.16%,在非甲-非庚型肝炎患者中TTVDNA阳性率为87.5%,而在明确诊断为甲-庚型肝炎的患者中TTVDNA阳性率为50%,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对8株阳性株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测序的8个分离株与9个G1、G2代表株核酸的同源性为60.4%~99.1%,氨基酸的同源性为55.4%~98.6%。经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这8个TTV分离株中有7株可分属于G1、G2两个基因型的5个亚型,而另1株为G1型的新亚型。结论①献血者中存在TTV感染,提示TTV可以导致感染个体的肝功能异常,TTV可能与HBV感染相似,亦存在“健康携带状态”。②非甲-非庚型肝炎患者的TTV感染率明显高于明确病原的甲-庚型肝炎患者,TTV感染与肝炎有关,可能是非甲-非庚型肝炎的病原之一。③8个TTV分离株中7个分属于G1、G2两个基因型中的5个亚型,另有1株为G1型的新亚型。  相似文献   
4.
小儿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一种原发性弥漫性脑损伤,是最严重的颅脑损伤类型之一,也是引起脑外伤后严重致残及植物生存的主要原因。有文献报道,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死亡率高达42%~62%[1]。我院自1995年至今收治11例,10例治愈,1例死亡,死亡率为9.1%,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11例中,男性8例,女性3例。年龄6岁~9岁,平均7.7岁,汽车撞伤7例,坠落伤4例。2临床表现:11例伤后均立即出现昏迷,昏迷时间1月~2月。5例出现抽搐,2例刺激可引起角弓反张,11例伤后肌张力均增…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残胃炎86例近期疗效观察平邑县人民医院(273300)杨志国臧建红平邑县中医院(273300)张宪忠关键词残胃炎中西医结合疗法疗效观察胃次全切除术后残胃炎的发病率可达95%。1995年7月~1997年7月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本病,...  相似文献   
6.
1EGC概念及病理临床特征早期胃癌(EarltGastricCancerEGC)的概念[4]首先由日本学者提出并得到公认,主要根据病变浸润深度,即病变位于粘膜及粘膜下未达肌层,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均称为EGC。EGC又分为粘膜癌(M-Carcinom...  相似文献   
7.
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热期骨髓细胞结构和病毒抗原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 1998年 6月~ 2 0 0 1年 8月收治的 2 0例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发热期患者的骨髓细胞结构尤其是超微结构以及细胞内HFRS病毒抗原进行了观察 ,以明确HFRS病毒对骨髓细胞的感染情况和致病变作用及其影响程度。材料和方法一、病例选择、标本采集及处理2 0例患者中 ,男 11例 ,女 9例 ,年龄 2 0~ 78岁。轻型1例、中型 4例、重型 9例、危重型 6例 (死亡 2例 )。所有患者均于发病 4d内入院 ,按 1986年全国流行性出血热会议诊断标准确诊并经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查证实。骨髓标本均在发热期于髂后上棘采取。先抽取 0 .1~ 0 .3ml骨髓液常规推…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总结腮腺混合瘤治疗方法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对60例腮腺混合瘤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和手术治疗,跟踪随访观察疗效。结果11例患者临床观察无恶变倾向,49例手术治疗患者,21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面神经麻痹15例,涎瘘2例,复发1例, Freys综合征2例。结论手术治疗是腮腺混合瘤的首选方法,术中的精细操作及术后的正确处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沙库巴曲缬沙坦对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的影响。方法入选2017年10月至2018年8月菏泽市立医院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87例,应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42例)和对照组(4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急性心肌梗死后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同时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100 mg,2次/d),对照组给予缬沙坦(80 mg,1次/d),治疗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再入院率、总死亡率。结果87例患者中,男性51例(58.6%),女性36例(41.4%),年龄(67.4±4.0)岁。治疗12个月后,实验组LVDd较对照组低[(47.86±3.86)mm比(50.73±4.39)mm,P<0.05];实验组LVEF较对照组高[(53.74±4.08)%比(44.42±7.41)%,P<0.05];实验组NT-proBNP较对照组低[(793.43±335.43)ng/L比(1068.44±344.46)ng/L,P<0.05];再住院率实验组较对照组低[5例(11.9%)比15例(33.3%),P<0.05],但两组的总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例(4.8%)比3例(6.7%),P=0.703]。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较缬沙坦能减少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衰患者的左心功能,减少因心力衰竭再入院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