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神经病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艺编织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陶艺编织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织患者同时均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干预组进行陶艺编织行为治疗,对照组仪给予常规护理.在陶艺和编织行为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分别用精神科护上观察住院患者量表(NOSIE-30)进行评定并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在陶艺和编织行为治疗前,NOSIE-30评分7个因了分(即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激惹、精神病表现、抑郁、迟缓因子分)和3个总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陶艺和编织行为治疗12周后干预组NOSIE-30评分:干预组病情总估计分(173.13±13.18),总积极分(78.87±8.45),社会能力(30.93±4.71)、社会兴趣(25.00±2.67)、个人整洁因子(22.93±3.27)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激惹(14.20±2.85)、抑郁(6.27±3.23)、迟缓因子(14.33±2.47),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陶艺和编织行为治疗促进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改善了其部分症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有一定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修复其人际交往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措施.方法:对50例符合CCMD-2-R诊断标准的慢性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为期1年的有针对性的康复指导.结果:改善了病人的阴性症状,护士更能掌握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解除病人的躯体和心理问题,使病人在位院期间能达到最佳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结论:对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是改善病人的阴性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南丁格尔志愿者对社区老年人服务的效果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社区老年人提供生理和心理援助,帮助社区老年人建立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方法通过组建南丁格尔志愿者队伍,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健康保健服务、组织健康教育活动为社区老年人进行服务,采用一般资料自制问卷与生活满意度量表对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1年后,社区老年人对其生活的满意度和服药依从性较以往有所提高,慢性疾病发生率较以往降低。结论志愿者参与社区老年人服务活动,有助于提高老年人对生活的满意度和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4.
我院于1997~1998年采用中西医结合加电针治疗脑梗塞、偏瘫患者28例,收效满意,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16例,女12例,年龄43~79岁,平均61岁;病程最短2d,最长51d,平均26.5d。同期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  相似文献   
5.
马贵君 《护理研究》2009,23(36):3310-3311
职业倦怠是一系列与工作情境相关的症状,是个体对工作中的慢性情绪和人际压力的延迟反应.早在20世纪70年代,在欧美工作倦怠的高峰到来之时,已有美国学者发现在为人群服务的职业群体(如医生、护士、教师等)较易出现厌倦工作的现象,并将其命名为"job burnout"[1].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外就有学者在护士工作倦怠领域开展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合并精神分裂症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适合于合并精神分裂症的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 33例合并精神分裂症的糖尿病患者在常规降糖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观察患者的配合治疗程度和血糖变化。结果 护理干预后病人治疗的依从性明显提高 ,血糖由 (9 5 0± 3 2 4)mmol/L下降至 (6 78± 2 61)mmol/L(P <0 0 5 )。 结论 合并精神分裂症的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精神分裂症患者居家自我管理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6—12月在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门诊就诊的2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20份,回收有效问卷207份,有效回收率为94.09%。精神分裂症患者居家自我管理量表得分为(63.51±9.55)分,得分率为47.58%。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工作状态、家庭人均月收入、居住状况、经济负担、病程、住院次数、家人态度、社会支持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居家自我管理量表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婚姻状况、社会支持、经济负担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居家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因素(P<0.05),共解释总变异的36.0%。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居家自我管理能力亟待提高,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不同特征实施护理干预或自我管理教育,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以促进其疾病康复,降低复发率,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住院精神分裂症伴发糖尿病患者社会支持现状,探讨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社会支持量表(SSR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06例精神分裂症伴发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精神分裂症伴发糖尿病患者社会支持总分与年龄、职业、医疗费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并发症、焦虑、抑郁呈负相关(r=-0.11~-0.26,P〈0.01),与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呈正相关(r=0.28—0.33,P〈0.01);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焦虑、抑郁的比例分别为11.2%、30.1%;41—50岁、脑力劳动者、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有医疗保险、月收入〉~500元的患者社会支持得分显著高于同组其他人群。结论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特点,指导和帮助患者学会利用社会支持系统的方法,以获得亲人与朋友的支持,减轻自身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9.
马贵君 《护理研究》2009,23(34):3149-3151
[目的]探讨院内康复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阴性症状的影响.[方法]将143例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抽样分为实验组(70例)和对照组(73例),实验组实施康复训练,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精神科护理,在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12个月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住院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进行评定分析.[结果]干预后12个月,实验组NOSIE总消极分降低26.84%,总积极分升高46.94%;对照组NOSIE总消极因素分降低4.91%,总积极因素分升高4.15%.实验组在干预前后PANSS阴性症状分、IPROS各因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在干预前后PANSS阴性症状分、IPROS各因子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病人实施系统的康复训练能明显地减少病人的阴性症状和改善病人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0.
院内系统康复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阴性症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贵君 《护理研究》2009,(12):3149-3151
[目的]探讨院内康复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阴性症状的影响。[方法]将143例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抽样分为实验组(70例)和对照组(73例),实验组实施康复训练,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精神科护理,在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12个月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住院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进行评定分析。[结果]干预后12个月,实验组NOSIE总消极分降低26.84%,总积极分升高46.94%;对照组NOSIE总消极因素分降低4.91%,总积极因素分升高4.15%。实验组在干预前后PANSS阴性症状分、IPROS各因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在干预前后PANSS阴性症状分、IPROS各因子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病人实施系统的康复训练能明显地减少病人的阴性症状和改善病人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