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17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5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活检的临床意义。方法  96 0例患者 ,病变直径 1.9~ 14cm ,左肺 471例 ,右肺 489例 ;全部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结果 穿刺成功率为 92 .91%,933例得到了最后的诊断 ,其中肺癌 6 5 3例 ,转移瘤 2 4例 ,结核 179例 ,肺内炎症 77例 ;93例出现了气胸 ,占 0 6 %,17例出现了咯血。结论 CT引导下的肺穿刺活检术是一个安全、并发症少、准确性高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全程CT引导下经皮穿刺胃造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共15例因食管完全性梗阻、复杂食管纵隔气管瘘患者及严重心脏疾病的患者无法经口插管至胃内充气,采用全程CT引导下使用21G穿刺针穿刺至胃内进行充气,然后将胃壁固定至腹壁,使用T型针穿刺胃壁建立胃造瘘通道,经可撕脱鞘置入带球囊的胃造瘘管,充盈球囊,移除可撕脱鞘,完成胃造瘘.结果 所有患者均在全程CT引导下完成胃造瘘治疗,治疗成功率达到100%,医生操作时间平均31 min.随访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如腹膜炎、胃结肠瘘及大出血发生,轻微并发症出现6例.3例造瘘口局部感染伴严重肉芽组织增生,经局部清创及消毒换药后痊愈;2例造瘘口食物外渗,更换更粗的胃造瘘管(17G)并重新固定后外渗停止;1例患者在2个月时出现造瘘管脱落,当即返回医院后更换胃造瘘管成功.结论 全程CT引导下胃造瘘技术成功率高,并发症轻微,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应用于临床患者.  相似文献   
3.
卢俊  李祥  黎海亮 《放射学实践》2022,37(5):538-542
目的:探讨基于ADC和增强MRI的影像组学模型对低级别胶质瘤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TERT)启动子突变状态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109例经病理证实的低级别胶质瘤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RI检查,在ADC和对比增强T1WI(T1CE)图像上选取病灶最大层面,沿肿瘤边缘勾画ROI,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采用三联法(Fisher, POE+ACC,MI)和最小绝对收缩选择算子(LASSO)进行特征筛选,然后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影像组学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评估预测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在ADC和T1CE图像上分别提取279个影像组学特征,最终筛选出11个影像组学特征,分别建立ADC模型、T1CE模型和联合分析(ADC+T1CE)模型共3个影像组学模型。联合分析模型的预测效能最佳,训练集中曲线下面积(AUC)为0.928(95%CI:0.859~0.996),验证集中AUC为0.878(95%CI:0.758~0.997)。结论:基于ADC和增强MRI的影像组学模型能有效预测低级别胶质瘤...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基于逐层匀场技术弥散加权成像(iShim-DWI)与常规弥散加权成像(DWI)图像质量,评估iShim-DWI对膀胱癌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膀胱癌患者,依据TNM分期将其分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组(n=34)和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组(n=36),根据术后病理分级分为低级别尿路上皮癌组(n=38)和高级别尿路上皮癌组(n=32)。观察常规DWI和iShim-DWI图像质量的差异。测量iShim-DWI病灶表观弥散系数(ADC),比较NMIBC组与MIBC组、高、低级别尿路上皮癌组ADC差异。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ADC鉴别膀胱癌肌层浸润及高、低级别膀胱癌和T2WI、传统DWI及iShim-DWI诊断膀胱癌肌层浸润的效能。结果 2名医师对iShim-DWI图像的主观评分均高于传统DWI(P均<0.01)。NMIBC组ADC[1.12(1.06,1.18)×10-3 mm2/s]大于MIBC组[0.81(0.75,0.83)×10-3 mm2/s,Z=-6.79,P<0.01],ADC鉴别MIBC与NMIBC的AUC为0.97;低级别尿路上皮癌组ADC[1.13(1.06,1.17)×10-3 mm2/s]大于高级别尿路上皮癌组[0.80(0.74,0.82)×10-3 mm2/s,Z=-6.79,P<0.01],AUC为0.99。基于T2WI+常规DWI诊断膀胱癌肌层浸润的AUC均低于T2WI+iShim-DWI(P均<0.05)。结论 iShim-DWI有助于评估膀胱癌病理分级及肌层浸润,且图像质量优于常规DWI。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探讨局部介入联合卡瑞利珠单抗与阿帕替尼治疗转移性软组织肉瘤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5例转移性软组织肉瘤患者,于局部介入后行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采用Kaplan- 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统计患者中位总生存期(mOS)、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临床疗效评估根据改良实体瘤评价标准(mRECIST),计算客观缓解率(ORR )、临床受益率(CBR)、临床获益持续时间(DoCB)并随访观察安全性。结果 15例患者中1例CR、5例PR、7例SD、2例PD,mOS为14.9个月、mPFS为7.8个月、中位DoCB为8.4个月,ORR为40%,CBR为86.7%。Ⅲ级不良反应为贫血2例、高血压2例和白细胞减少1例,未观察到Ⅳ级不良反应。 结论 局部介入联合卡瑞利珠单抗与阿帕替尼能够显著延长转移性软组织肉瘤患者的生存期,且安全可控。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贲门癌体素内不一致运动(intro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MR成像的特点及其与正常贲门间IVIM各参数的差异。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贲门癌患者与贲门正常患者MRI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R常规扫描和双指数模型IVIM扫描,并测量两组患者的IVIM得到的标准ADC、D、D*和f值,进行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贲门癌组标准ADC、D、D*和f分别为(1.18±0.35)×10-3 mm2/s、(0.63±0.67)×10-3 mm2/s、(21.29±18.83)×10-3 mm2/s、0.37±0.37,贲门正常患者标准ADC、D、D*和f值分别为(1.56±0.38)×10-3 mm2/s、(1.32±1.06)×10-3 mm2/s、(8.59±3.98)×10-3 mm2/s、0.70±0.22,贲门癌组标准ADC、D、f值均低于正常组,D*值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920、2.473、2.325、2.923;P=0.006、0.027、0.019、0.006)。贲门癌组、正常组标准ADC与D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073、0.868;P=0.543、0.326)。结论贲门癌组标准ADC和D值较低、D*较高,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贲门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8.
周围型小肺癌(small peripheral lung cancer,SPLC)的诊断是医学影像学研究的热点,近年来,高分辨率CT(HRCT)越来越多地运用于早期SPLC的研究中。作者对32例经病理证实的直径≤3cm的SPLC进行HRCT检查,并与常规螺旋CT(SCT)扫描结果对比分析,旨在探讨HRCT对SPLC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评估两b值及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技术在正常脑组织中的变异度。材料与方法对29名正常脑组织行3.0 T GE磁共振两b值(0、1000 s/mm~2)及8b值(0、50 s/mm~2、100 s/mm~2、200 s/mm~2、400 s/mm~2、600 s/mm2、800 s/mm~2、1200 s/mm~2)DWI序列扫描,获取两b值参数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及多b值参数包括慢速ADC(D)、快速ADC(D*)、灌注相关体积分数ADC(f),应用变异系数评价脑组织各参数。结果脑组织的ADC值、D值、D*值、f值及其变异系数分别为:脑白质:(81.11±7.62)×10~(-5) mm/s,0.094;(78.47±6.72)×10~(-5) mm/s,0.086;(722.7±189.3)×10~(-5) mm/s,0.262;(8.97±3.63)%,0.404;脑皮质:(87.03±9.97)×10~(-5) mm/s,0.115;(81.83±7.51)×10~(-5) mm/s,0.092;(611.9±169.5)×10~(-5) mm/s,0.292;(9.55±3.41)%,0.357;基底节:(76.70±7.17)×10~(-5) mm/s,0.093;(73.72±6.40)×10~(-5) mm/s,0.087;(1221.9±743.4)×10~(-5) mm/s,0.608;(9.72±3.68)%,0.379。正常脑组织的ADC值及D值变异度接近且较低,而D*值及f值的变异度较高。结论多b值DWI技术获得的D值与两b值DWI技术获得的ADC值在正常脑组织具有同样低的变异度,而D*及f变异度较高,进行临床评价时结果需谨慎解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肝动脉药物灌注加化疗栓塞治疗胆囊癌肝转移患者临床价值。方法30例胆囊癌肝转移患者均采用肝动脉药物灌注加化疗栓塞,共介入治疗110周期,化疗药物为吉西他滨+顺铂,栓塞剂采用超液化碘油。所有患者每次介入治疗前均行增强CT测量肿瘤大小,采用RECIST标准评价疗效。采用Kaplan-Meier计算生存率。随访期限直至患者死亡。结果本组患者完全缓解(CR)3%(1例),部分缓解(PR)50%(15例),病变稳定(SD)20%(6例),病变进展(PD)27%(8例),总有效率(CR+PR)53%(16例)。1年生存率60%,2年生存率20%。介入治疗始中位生存期13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11月。结论肝动脉药物灌注加化疗栓塞是治疗无法手术切除胆囊癌肝转移患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