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125I放射粒子植入治疗复发性直肠癌的技术方法、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2例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行CT引导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全部在局麻下进行,根据术前计划确定粒子数目、空间分布和粒子针数目。单纯粒子治疗肿瘤匹配周边剂量为120~140Gy,既往曾行放射治疗为100~120Gy。粒子活度为0.5~0.7mCi,间距为1.0~1.5cm,共植入粒子20~75颗,术后即刻行CT扫描并进行质量验证,术后定期复查CT。结果完全缓解(CR)10例,部分缓解(PR)18例,无变化(NC)4例,有效率为88%(28/32)。疼痛缓解率为86%(18/21),平均疼痛缓解时间为8d。中位生存时间为12个月,1、2年生存率分别为75%、41%。未出现与治疗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CT引导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复发性直肠癌具有微创、安全、疗效确切和并发症低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应用三维适形放疗(3DCRT)、调强放疗(IMRT)或以3DCRT、IMRT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治疗食管癌根治性放疗患者的生存情况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02-2016年我国10所医疗中心符合纳入标准的2762例不宜手术或拒绝手术而接受根治性放疗的食管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全部患者1、2、3、5年的总生存、无进展生存及预后影响因素。结论 中位随访时间60.8个月。全部患者1、2、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1.4%、48.9%、39.3%、30.9%,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9.5%、41.5%、35.2%、30.0%。中位生存期为23.0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7.2个月。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原发肿瘤部位、临床分期、肿瘤体积、放疗剂量及治疗模式是影响总生存的因素(P=0.000~0.023),原发肿瘤部位、临床分期、肿瘤体积及放疗剂量是影响无进展生存的因素(P=0.000~0.002)。结论 在应用3DCRT、IMRT新技术和化疗药物治疗的食管鳞癌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显著提高,对临床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标本中Her-2及Ki-67的表达情况并探究其相关性及两者与肿瘤临床病理参数关系.方法:收集胃腺癌组织标本213例,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测Her-2和Ki-67的表达状态;荧光原位杂交(FISH)进一步检测Her-2基因扩增情况并分析它们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关系.结果:213例胃腺癌组织中,Her-2和Ki-6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9.44%(84/213)和81.22%(173/213),Her-2基因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和有无脉管癌栓无关(P>0.05);Ki-67表达与分化程度、TNM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有无脉管癌栓有关(P<0.05),与性别和年龄无关(P>0.05).Her-2基因扩增与Ki-67高表达呈正相关(r=0.177,P<0.05).结论:联合检测胃腺癌患者Her-2基因状态和Ki-67表达情况对病情评估以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给个体化分子靶向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阴道恶性肿瘤较为罕见,约占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的1%~2%,鳞状细胞癌是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约占所有阴道肿瘤的90%[1]。阴道残端癌是指全子宫切除后发生于阴道残端的恶性肿瘤[2]。因“子宫脱垂、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术后10年发生的阴道残端癌更为少见,故目前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现将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例晚期阴道残端癌报告如下。一般情况患者女,74岁,因“全子宫切除术后10年,阴道不规则出血1年余”,于2017年11月10日入院。患者自诉10年前因“子宫脱垂、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术;1年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量少,色暗红;半年前出现阴道异常流液,量多,色淡黄,有臭味,且阴道出血较前加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应用3DCRT/IMRT治疗Ⅱ/Ⅲ期食管鳞癌的疗效,并探讨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02-2016年12月10所医疗机构2132例接受根治性放化疗的Ⅱ/Ⅲ期食管鳞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70岁占37.9%。颈段和上段肿瘤占33.9%,中下段和交界段肿瘤占66.1%。中位GTV+GTVnd体积41.6 cm3。Ⅱ期占32%,Ⅲ期占68%。1409例接受IMRT,723例接受3DCRT。EQD2≥60 Gy占86.1%。同步放化疗占41.1%。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OS生存率,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60.8个月。全组1、3、5年OS率和PFS率分别为73.9%、41.7%、32.6%和62.2%、37.3%、32.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OS的因素包括年龄、肿瘤部位、临床分期、肿瘤体积、EQD2及同步放化疗;而影响PFS的因素包括年龄、肿瘤部位、肿瘤体积、临床分期及EQD2。按年龄≥70岁、肿瘤长度>5 cm、肿瘤体积≥41.6 cm3和Ⅲ期4项危险因素将患者分为低危、中低危、中高危、高危组预后模型,组间比较生存差异显著(P<0.001)。经PSM法配比后, IMRT在OS、PFS方面优势不显著(P=0.971;P=0.658),但IMRT在低危组患者中有生存获益趋势(P=0.125)。结论 应用3DCRT或IMRT治疗Ⅱ/Ⅲ期食管鳞癌患者的OS率较高。预后模型能很好地预测患者生存情况,IMRT在低危组患者中有生存获益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与器械相关感染情况,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9年1月—2021年12月某三甲医院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监测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监测2 302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20例(138例次),医院感染发病率为5.21%,发病例次率为5.99%。2019—2021年各年度医院感染发病率、发病例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96例次,69.57%)为主,其次是泌尿道(28例次,20.29%)和血液(6例次,4.35%)。共分离病原菌125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比74.40%。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日发病率依次为0.34‰、1.47‰、8.65‰,三年间器械相关感染发病率下降,VAP下降明显(均P<0.05)。非器械相关的医院获得性感染中肺部感染占比由23.53%上升至4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续三年目标性监测显示,器械相关感染发病率下降,但非器械感染发病率升高。医院...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CRC)患者引入基于激励式理念的护理策略对其术后生活质量、心理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7年4月我科接受治疗的60例CR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5年6月~2017年4月27例CRC患者作为研究组,采用引入基于激励式理念的护理策略进行干预。将2014年6月~2015年5月33例CRC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策略进行干预。采用SF-36健康状况评估表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进行比较,并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较干预前明显改善,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腔镜CRC患者应用基于激励式理念的护理策略进行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术后健康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同时有效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理状况,降低术后并发症,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食管125I粒子支架姑息治疗Ⅲ~Ⅳ级吞咽困难初治食管癌患者的疗效,分析剂量学参数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采用食管125I粒子支架置入姑息治疗吞咽困难食管癌患者28例。粒子活度0.4~0.8 mCi,术前处方剂量60~80 Gy。术后行CT扫描并行剂量验证,评估90%、100%肿瘤体积接受的处方剂量(D90、D100)、计划靶区接受90%、100%处方剂量的体积百分比(V90、V100)。按照粒子活度将患者分为低中活度组和高活度组,按照D100将患者分为D100<30 Gy组和D100≥30 Gy组,比较各组吞咽困难缓解维持时间、总生存期(OS),并分析其关系。 结果全组28例均成功完成支架植入,术后吞咽困难缓解维持时间为150天(95%CI 65~234),OS为173天(95%CI 66~280)。多因素分析提示,粒子低中活度组有吞咽困难缓解维持时间的优势(χ2=5.413,P=0.020),术后D100≥30 Gy有吞咽困难缓解维持时间优势和生存优势(χ2=5.496/4.035,P=0.019/0.045)。 结论食管125I粒子支架姑息治疗晚期食管癌有效,低中剂量粒子活度0.4~0.6 mCi、术后D100≥30 Gy有利于提高患者吞咽困难缓解维持时间和总生存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益气活血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制剂中的黄芪、当归、赤芍、川芎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检测器法对黄芪甲苷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黄芪、当归、赤芍、川芎进行薄层鉴别具有较好的专属性;有效成分黄芪甲苷在0.538~26.9μg(r=0.999 9)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9%,RSD为1.8%(n=6)。结论所建立的标准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