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报道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1例胆囊息肉样病变,占同期胆囊切除数的8.1%。其中胆固醇息肉33例,良性腺瘤4例,炎性息肉3例,腺瘤恶变1例。术前B超诊断符合率95.1%,2例因多发结石而出现假阴性。对并发急慢性炎症,胆囊无功能;疑有癌变者;病灶在5~10cm间症状明显而不能排除恶变者应积极手术切除胆囊。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3种不同的方法建立兔颈总动脉旁路移植的动物模型,比较建立各种动物模型的手术结果。方法将36例兔分为:P1组、P2组、C组,三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建立兔颈总动脉旁路移植模型。P1组:将2~3 cm长的颈外静脉远近端倒转后端侧吻合移植至同侧颈总动脉上,结扎两吻合口间的颈总动脉。P2组:与P1组不同的是动脉离断后与倒置的静脉行端端连续吻合。C组:将同样长度的颈内静脉倒置后应用cuff管技术移植于颈总动脉。比较三组血管吻合技术的手术时间、吻合口术后即刻及4周时的通畅率,4周后静脉桥血管内,中膜增生情况。结果三种实验动物均无死亡。P1、2组动物手术时间相当,但较C组手术时间长(P<0.05)。三组手术中出血量相当(P>0.05)。Cuff技术制作的动静脉吻合口,大小相对固定,不容易形成手术技术的吻合口狭窄;缝合法,技术要求较高,缝合不当、打结过紧可直接导致吻合口狭窄,以端端吻合的狭窄率最高。4周后缝合法比cuff技术的吻合口管壁增生更加明显,吻合口发生狭窄的比率升高,cuff技术与端端吻合差异明显(P<0.05)。静脉桥血管体部的内膜及中膜增生程度相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uff技术制作兔颈总动旁路移植模型容易掌握,吻合口不易狭窄,适用于研究静脉桥血管体的病例生理变化。而缝合法手术要求高,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高,但更近于临床,对研究吻合口狭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肺癌患者肿瘤组织和外周血中EGFRmRNA、SP-DmRNA、LUNXmRNA的表达,探讨其作为肺癌微转移检测分子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应用RT-PCR技术检测4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15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EGFRmRNA、SP-DmRNA、LUNXmRNA的表达;检测40例肺癌患者外周血中靶基因的表达,并以15例良性肺疾病患者和10名健康人外周血作为对照。结果:40例肺癌患者病理组织中EGFRmRNA、SP-DmRNA、LUNXmRNA的表达率为77.5%(31/40)、100%(40/40)、100%(40/40),外周血中EGFRmRNA、SP-DmRNA、LUNXmRN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5.0%(22/40)、52.5%(21/40)和57.5%(23/40);对照组中15例肺良性病变患者病理组织中EGFRmRNA表达率为13.3%(2/15),无SP-DmRNA和LUNXmRNA表达,15例肺良性病变患者和10名健康人的外周血中无EGFRmRNA、SP-DmRNA、LUNXmRNA表达。结论:EGFRmRNA、SP-DmRNA、LUNXmRNA作为检测肺癌组织及肺癌外周血微转移的分子标志物具有良好的敏感度和特异性;三者表达与肺癌TNM分期、组织学类型和癌细胞分化程度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瓣膜手术中冲洗射频消融结合改良迷宫Ⅲ手术(IRFMM)治疗瓣膜病变伴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方法:在6例瓣膜手术中采用美敦力公司的外科手术射频消融系统(Medtronic CardioblateTM)治疗心房颤动。在18条迷宫Ⅲ手术切口中,5条采用常规的外科手术技术,13条采用冲洗射频消融线取代。射频功率25~30W,盐水冲洗速度180~240 ml/h。结果:6例患者手术后恢复窦性心律5例,1例仍为AF,药物复律亦无效。术后随访6~12个月,5例维持窦性心律。结论:瓣膜病变伴有较长时间持续AF者在施行瓣膜置换术的同时行冲洗射频消融结合改良迷宫III手术是安全简便,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102例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冠心病的早、中期疗效和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02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资料。结果:9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1年、3年出现心绞痛各1例,其余患者心绞痛完全消失,心功能状况良好;4例因围手术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心室纤颤,多器官功能障碍死亡。结论:CABG是治疗冠心病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若条件具备可有选择地开展心脏不停跳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相似文献   
6.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是临床上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常用方法。大隐静脉是旁路移植手术的重要材料,但术后1年、10年的再狭窄率分别为20%和50%,严重影响了手术疗效。因此,防治移植血管病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就自体移植静脉病变的防治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内膜增生是移植静脉再狭窄的主要原因,血管紧张素Ⅱ在血管组织增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缬沙坦作为AT1受体拮抗剂可在受体水平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生物学作用.实验拟验证AT1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兔颈部静脉移植术后血管内膜增生的干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5-10/2006-10在南通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①实验分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20只,微生物控制级别Ⅰ级,兔龄16~18周,体质量(2.5±0.5)kg,随机排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0只.②实验方法:所有动物行颈部自体静脉移植手术,对照组予普通饲料饲养;治疗组则予普通饲科 缬沙坦[10mg/(kg·d)]喂养.③实验评估:饲养4周后观察两组动物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情况;取出静脉移植物行病理形态学检查;采用图像分析系统计算血管腔内膜的厚度、面积及中膜的厚度、面积;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结果:纳入大白兔2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术后切口无感染,两组移植静脉无闭塞.①对照组和治疗组动物的血压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②对照组移植物内膜明显增厚,内膜下大量平滑肌细胞增殖,中膜稍有增厚:治疗组内膜增厚较对照组减弱,中膜平滑肌细胞向内膜下迁移、增殖较对照组明显减轻,中膜增厚不明显.③治疗组新生内膜厚度、面积及增殖细胞核抗原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缬沙坦可以显著抑制兔自体静脉移植后的再狭窄,并抑制移植静脉桥中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正>先心病伴重度肺动脉高压(PH)患者出现的体外循环(CPB)后肺损伤,常导致肺动脉压力上升、肺部渗出和肺间质水肿,影响肺脏的气体交换,出现低氧血症,极易诱发肺动脉高压危象等并发症,明显增加手术风险。为减轻CPB对肺脏造成的损伤,我们设计、利用肺保护液在CPB期间对PH患者进行肺动脉盐酸戊乙奎醚低温灌注,以期减轻术后肺脏的损伤和保持血流动力学的平稳,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南通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方法对某院2010年收治的1 433手足口病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91.91%的患者为5岁以下儿童,又以3岁组发病最多,占26.94%;全市各县区均有病例,排前三位的县区病例数占83.60%,以EV71型病毒为主。结论近年来,手足口病疫情不可小视,仍应继续做好医院预检分诊工作,严防交叉感染,发现病例及时进行网络报告。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心脏科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手术患者围术期中医证候指标的观测,判断复心煎干预对CPB手术患者免疫功能紊乱的中医证候的疗效,探讨CPB手术患者免疫功能紊乱的中医病因与发病机制及复心煎在心脏外科CPB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需CPB心内直视瓣膜置换手术并中医辨证属气阴两亏或兼心血瘀阻的患者90例按完全随机分为3组,即复心煎术前干预组?复心煎术后干预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记录每个患者术前7 d(T1)?术前1 d(T2)?术后1 d(T3)?术后8 d(T4)中医证候指标(临床症状)计分积分及积分减少率变化情况?结果:各组患者在T1时中医证候指标(临床症状)计分积分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P > 0.05) ?与对照组比较,复心煎术前干预组患者在T2?T3?T4时中医证候指标(临床症状)计分积分明显降低,积分减少率明显增加(P < 0.05)?与对照组比较,复心煎术后干预组患者在T2?T3时中医证候指标(临床症状)计分积分及积分减少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T4时计分积分明显降低,积分减少率明显增加(P < 0.05)?结论:复心煎干预可明显改善CPB手术患者免疫功能紊乱的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