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31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68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89篇
预防医学   25篇
药学   34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静脉造影作为放射学的常规检查,在文献中占据篇幅较大.查阅文献发现,关于病人静脉造影后的主观病痛的资料很少,或只有少数病例报道.其原因为病人和放射科医生之间缺少反馈联系. 为了能得到关于这些主观病痛的较详尽资料,两年来每一个在Esslingen市立医院的放射学中心作了损伤性检查(包括静脉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近端/远端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振幅比率在术后面神经肿瘤侵犯段功能评估上的价值和对早期面神经修复的指导意义。方法 比较术末面神经近端/远端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振幅比率和术后2周、6个月患侧面神经功能的H-B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 术后6个月面神经H-B分级恢复到Ⅰ-Ⅱ级者,术末近端/远端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振幅比率均>0.3。结论 术末面神经近端/远端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振幅比率是判断术后面神经远期功能,特别是肿瘤侵犯段功能的重要指标,为术中直接修复面神经提供了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微创伤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微创伤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本组73例中,45例患者采用单侧侧脑室+腰蛛网膜下腔置管持续外引流术;28例患者采用双侧侧脑室+腰蛛网膜下腔置管持续外引流术治疗。结果 术后评定,Ⅰ级4例,Ⅱ级28例,Ⅲ级20例,Ⅳ级11例,Ⅴ级9例。结论 单、双侧侧脑室+腰蛛网膜下腔置管持续外引流微创手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陈汉基  王桂充 《海南医学》2003,14(11):92-93
目的 为加强白沙县流动人口疟疾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1987年—2002年全县各个乡(镇)卫生院、农场医院防保人员及乡村医生(卫生员)对进人本地区的外来流动人口和本地居民上山住宿者,登记造册。采血送检统计分析。结果 流动人口疟疾感染率从1998年的2.25%(103/4581),逐年上升到2002年的7.65%(488/6379),占全县居民疟疾发病例总数的60%(1200/2000)。其中县内流动人口血检16775人次,阳性693例。阳性率4.13%;省内、县外流动人口血检4404人次,阳性60例,阳性率1.36%;省外流动人口血检6139人次。阳性447例,阳性率4.39%。结论 流动人口是感染、传播流行疟疾的主要来源,加强流动人口疟疾管理是当今白沙县防治疟疾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5.
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在骶骨肿瘤切除中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应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在行骶骨肿瘤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骶骨肿瘤患者切除过程中应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腹主动脉球囊阻断组),复习既往32例骶骨肿瘤应用传统的术前血管栓塞技术切除肿瘤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及复发率。[结果]腹主动脉球囊阻断组手术时间为(149.19±73.81)min,术中出血量为(826.67±509.11)ml,有2例骶神经损伤,平均住院时间(26.05±7.08)d,术后恢复时间(34.61±8,22)d,半年复发率5.5%,1年复发率11%,2年复发率16%;对照组手术时间为(221.33±45.19)min,出血量为(1652±706.99)ml,有3例骶神经损伤,4例出现局部皮肤缺血性疼痛,1例出现性功能障碍。平均住院时间(37.93±7.63)d,术后恢复时间(46.03±9.67)d,半年复发率18%,1年复发率31%,2年复发率40.6%。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骶骨肿瘤过程中,采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及并发症,缩短住院天数,术后恢复快,降低了复发率。是一项具有实用价值的临床技术。  相似文献   
6.
食管狭窄的带囊导管扩张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症患以及食管-胃吻合术后引起的狭窄性改变,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我们采用Gruntzig导管治疗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尿道及结肠狭窄的方法(1,2,3),用来对不同部位和不同原因的严重食管和食管-胃吻合口狭窄,取得满意的效果,本文将1年来所治疗的14例患者40次带囊导管扩张术的结果,作一分析探讨,重点讨论适应症,方法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体温连续观测是体温测量技术上的重要进展。这种测温法容易掌握,价格便宜、而且可以连续观测,有其独到之处。但就手头资料尚未见到国内使用的观察报告,现选文摘译。本文是国外研究急症病人应用液晶测温法的第一篇报告。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带膜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临床经验。方法:胸主动脉夹层8例,男6例,女2例,平均年龄(54.2±10.6)岁。经CT增强扫描或磁共振成像确诊。切开右或左侧股动脉置入带膜血管内支架,封堵原发破口。置入后重复造影检查。随访行胸部X线平片与电子束CT检查。结果:支架置入全部成功,术后即刻造影7例无内漏,1例见少量内漏。降主动脉及腹主动脉真腔均明显扩大,远端降主动脉及分支供血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术后随访:降主动脉及腹主动脉真腔扩大,术后造影1例有内漏者,无加重,其余患者近端夹层动脉瘤消失,夹层近端假腔内均有血栓形成。结论:带膜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胸主动脉夹层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9.
吴雨佳  王令充  张雯  李俊松  狄留庆 《中草药》2019,50(20):4896-4903
目的利用白及多糖(BSP)的生物黏附性,与海藻酸钠(SA)混合作为复合载体,以具有缓释特性的三七总皂苷(PNS)分散体作为包封药物,制备具有生物黏附性的PNS-BSP-SA复合微球。方法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微球,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考察并优化处方工艺。通过扫描电镜(SEM)、粒径分布、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溶胀性能测定、体外黏附性能评价、体外释放研究对微球进行表征。结果 PNS-BSP-SA复合微球圆整度较好,表面粗糙不平有褶皱,粒径分布较窄,PNS原料药以无定形状态均匀分散于微球中。最佳处方工艺制备的微球工艺稳定,重现性较好,与直接加入PNS原料药制备的微球相比,PNS分散体微球的载药量、包封率和得率均明显增加,分别为10.34%、51.25%、82.21%,而PNS原料药微球的载药量、包封率、得率分别为4.04%、12.16%、61.35%。BSP的加入增加了SA微球的溶胀性能,明显增加了其在大鼠胃部的滞留率。PNS-BSP-SA复合微球中人参皂苷Rg1的释放较PNS原料药缓慢。结论 BSP增加了微球的生物黏附性,将PNS制备为分散体,提高了微球的载药量、包封率和得率,并使微球具有一定的缓释性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本实验通过比较T2DM猪、非T2DM猪的糖代谢及能量代谢等关键调控基因(PGC-1α、Glut-4、ERRα、NRF-1、TFAM和线粒体基因),探讨这些基因在T2DM发生中所起到的作用。方法 以广西巴马小型猪T2DM模型建立的发病组和未发病组的背最长肌为实验材料,利用QRT-PCR实时荧光定量的方法对糖代谢及能量代谢相关基因mRNA和线粒体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在广西巴马小型猪背最长肌中,T2DM组PGC-1α、Glut-4、ERRα和NRF-1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非T2DM组,TFAM和线粒体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则稍低于非T2DM组。结论 在T2DM巴马小型猪骨骼肌中,上调PGC-1α及其下游基因Glut-4、ERRα和NRF-1的表达水平,有利于改善葡萄糖代谢;而线粒体合成不足,致使ATP合成量不够,或引起胰岛素抵抗,进而导致2型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