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中成药知柏地黄丸的质量情况。方法:根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对抽检的38批知柏地黄丸进行实验室检验,并对所得数据进行评价性分析及研究。结果:38批知柏地黄丸中检出不合格样品1批,合格率为97%。结论:现行药典标准虽可控制该药品质量,但还有待提高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球囊拉伤致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为建立动脉粥样硬化的兔模型并用药物触发造成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将60只雄性纯种新西兰兔随机平均分成三组:球囊损伤 高脂(1%胆固醇)组、高脂喂养组及普通饲料喂养组.喂养3个月后分别给予鲁塞尔蝰蛇毒和组胺药物触发以造成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结果发现,球囊损伤 高脂组与高脂喂养组均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其中球囊损伤 高脂组所形成的粥样斑块为具有较大脂质核的软斑块;药物触发后球囊损伤 高脂组存活的18只中有11只共15处发生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高脂喂养组中的19只经药物触发后仅5只共7处发生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普通饲料喂养组中未见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结果提示,在构建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动物模型基础上,应用药物触发后能够造成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伴有右向左分流的隐源性脑梗死与房颤所致脑栓塞患者临床特点及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2月~2014年12月间入住我科急性脑梗死患者,完善全面检查,按TOAST分型,比较伴有右向左分流的脑梗死与房颤所致脑栓塞患者,两组人群在人口学资料、脑血管病传统危险因素、梗死灶影像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收集与右向左分流相关的脑梗死53例及房颤所致脑栓塞53例,两组在常见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方面比较无差异,均以前循环病灶多见,右向左分流相关的脑梗死以皮质/皮质下区域多见,表现为单个≥15 mm的病灶;房颤所致脑栓塞为大面积脑梗死。结论右向左分流相关的脑梗死通常显示前循环、单个、皮质/皮质下、≥15 mm的病灶;房颤所致脑栓塞多为单发大病灶或融合及多个病灶。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吸附破伤风疫苗血清学效价检测方法并对其进行初步验证.方法 通过对采血时间、有效剂量范围的选择,建立附破伤风疫苗血清学效价检测方法,在3个实验室对10批破伤风疫苗用小鼠攻毒法和本研究方法进行19次效价检测,对2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初步验证.结果 建立了吸附破伤风疫苗血清学效价检测方法.吸附破伤风疫苗小鼠攻毒法和...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控制中药材、中成药及保健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最大残留限量,防止过度熏蒸.方法:采用蒸馏-碘滴定法对59批样品进行测定.结果:32批中药材不合格率为15.6%,27批保健食品(食品)中检出不合格0批次.结论:市场保健食品(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检测结果良好,中药材中存在超标情况,应加强市场监督.  相似文献   
8.
樊敏  殷乐 《北方药学》2015,(10):143-144
目的:分析我区中蒙药材及制剂目前质量状况、存在问题,提出解决问题办法.方法:结合我单位多年制定中蒙药材炮制标准及制剂生产质量规范经验,通过收集实验室验证样品数据材料进行佐证.结论:需要遵循科学性、先进性、规范性、合理性、实用性、稳定性、准确性、权威性的原则,不断用现代科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中蒙药研究,才能制定出科学系统的中蒙药材及制剂规范标准,推进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殷乐 《北方药学》2010,7(1):4-7
目的:确定胖巴来七味散中木香含量测定理想的色谱条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胖巴来七味散中所含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的平均总量为2.7mg/g。结论:方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专属性强,为胖巴来七味散含量测定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比较突出型和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手术摘除的髓核组织CD68表达与相关临床表现。[方法]收集2014年9月~2017年1月在延边大学附属医院脊柱外科住院的55例LDH患者髓核标本,施行手术摘除突出型患者(突出组,30例)和脱垂游离型患者(游离组,25例),全部标本采用HE染色观察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髓核组织中CD68的阳性表达率,观察两种突出类型在组织学上的差异并分析CD68的阳性表达率与术前疼痛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HE染色观察下游离型组失去正常的髓核组织结构,可见肉芽组织生成及炎性细胞浸润,而突出型组则无此现象。游离组CD68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突出组(P0.05)。游离组术前的VAS评分、ODI评分高于突出组(P0.05)。髓核组织中CD68的阳性表达率与疼痛程度呈正相关。[结论]与突出型髓核相比,脱垂游离型髓核表现为更明显的肉芽形成和炎细胞浸润,伴有更高的CD68阳性表达率。由于其阳性表达率与术前临床疼痛程度评分呈正相关,CD68有可能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