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 研究解郁祛痰化浊方(JQHP)对高脂饮食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探讨中药调控肠道微生物群进而恢复肠-肝轴的平衡。方法 将70只雄性SPF级别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与模型组(60只),正常组饲喂正常饲料,模型组饲喂高脂饲料。12周后将模型组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即模型组,血脂康组,立普妥组,JQHP低、中、高剂量组。JQHP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JQHP颗粒剂0.4,0.8,1.6 g·kg-1,立普妥组予立普妥2 mg·kg-1,血脂康组予血脂康0.1 g·kg-1,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同等量蒸馏水,连续灌胃8周后收集粪便,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行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血脂,取肝脏组织及回肠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脂四项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见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血脂康组、立普妥组TC,TG显著性下降(P<0.01),血脂康组HDL-C升高(P<0.05)。JQHP中剂量组较模型组对肝脏脂肪样变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可以减轻炎性细胞的浸润情况。JQHP可使回肠结构淋巴组织增生情况好转,且中剂量组疗效最显著。Shannon曲线结果表明,与正常组比较,JQHP中剂量组显著提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JQHP中、高剂量组明显升高(P<0.05,P<0.01);与JQHP中剂量组比较,其他用药组降低(P<0.05,P<0.01)。主成分多样性分析(PCA)示中药中剂量组多样性和丰度高于其他用药组。线性判别分析(LDA)中,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拟杆菌纲,瘤胃球菌科,拟杆菌S24-7,瘤胃球菌UCG-005下调(P<0.01),脱硫弧菌目、丹毒丝菌目、毛螺菌科上调(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JQHP中剂量组的拟杆菌纲,瘤胃球菌科,拟杆菌S24-7,瘤胃球菌UCG-005上调(P<0.05,P<0.01),丹毒丝菌目下调(P<0.01)。与JQHP中剂量组比较,其他用药组拟杆菌纲,瘤胃球菌科,拟杆菌S24-7,瘤胃球菌UCG-005中降低(P<0.05,P<0.01),在丹毒丝菌目、毛螺菌科中升高(P<0.05,P<0.01)。结论 JQHP调整肠道物种丰度和多样性,改善肝脏组织和回肠黏膜状态,调节血脂水平,恢复正常肠道生态环境,可能与调节与炎症相关的肠道菌群而恢复肠-肝轴平衡有关,以中剂量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总结姚魁武运用调和肝脾法治疗高血压伴失眠的经验。姚魁武认为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肝脾调和为气机正常运转的关键,而肝脾失调为高血压伴失眠的主要病机。临床上遣方用药以调和肝脾为主线,以疏肝理气畅气机、健脾助运滋化源、气血同调和肝脾等治法为主,选用四逆散、小柴胡汤、逍遥散、芎术汤等,结合天麻、钩藤等灵活加减,收效良好。附2则验案佐证。  相似文献   
3.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通过《金匮要略》条文解析急性冠脉综合征及经方论治要点,其病证、脉象特点在于人的整体阴平阳秘状态失调,导致阳微阴弦。阴阳失调,阳气失于主导地位,急性冠脉综合征脉象可随阴阳二气微弦程度而变动。在仲景专论胸痹十首方药为主方的基础上,根据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病脉证演变表现,临床可与六经方药合方论治。整合医学贵在整合防治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优势,逆转其阳微阴弦的疾病状态,通过西医与经方整合而达到阴阳和合,实现心脏康复。同时采用随访个案数据分析,指出急性冠脉综合征首先重在预防,明确遵循经方思维与经方整合应用,并在治未病上强化中西医整合,对指导急性冠脉综合征救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强力定眩片治疗高血压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药分子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在线分析工具(BATMAN-TCM)平台检索强力定眩片活性成分,使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对活性成分进行靶点预测。通过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治疗靶点数据库(TTD)得到高血压相关靶点,整合药物靶点和疾病靶点,获取交集靶点。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疾病网络图,筛选核心成分。利用STRING平台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筛选核心蛋白。使用MCODE对PPI网络进行蛋白聚类分析。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Hiplot分析平台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再使用Autodock Vina和Pymol实现核心成分-核心蛋白的分子对接。结果:检索得到强力定眩片活性成分44个,作用靶点679个,疾病相关靶点2 367个,药物与疾病的交集靶点305个。KEGG分析显示,交集基因主要富集于PI3K-AKT信号通路、Ras信号通路、Rap1信号通路、钙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HIF-1等信号通路。GO富集分析显示,交集基因主要富集于循环系统调控过程、血管管径调节、MAPK级联正向调节、血压调节等过程。分子对接结果显示,主要核心成分与核心蛋白均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强力定眩片可能通过调控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血管平滑肌收缩、氧化应激、钙离子通道等方式,起到降低血压的功效。  相似文献   
5.
从中医病症、脉象、证候演变角度整合个案中西医临床数据,深入剖析老年心血管病真实世界特点。个案随访结果提示,老年患者心血管病急性症状反复发作,由于合并脑血管病,同时累及肺系病症,出现心肌损伤标志物、心功能、凝血、炎症指标等动态变化;相应脉象为涩、缓、急、小、大的微甚变化,在病情平稳期脉象以涩急与涩缓为主,而病情加重期脉象以涩小为主;相应证候以少阴病证为本,病程中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病证均能见到。整合中西医诊治优势方案对改善老年心血管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进行两种大鼠机械性痛觉敏感性测量方法、两种冷刺激缩足反应测量方法的比较研究。方法 雌性Wistar大鼠,腹腔注射奥沙利铂4 mg/kg,建立标准奥沙利铂周围神经毒性大鼠模型。检测机械和冷热温度刺激下大鼠行为学变化,并对不同行为学检测方法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模型组大鼠较正常组相比50%缩足阈明显降低(P<0.05)、出现痛觉过敏及痛觉超敏(P<0.05)、冷刺激诱发的缩足次数增多(P<0.05),两组大鼠对热痛刺激反应均无明显差异,与临床患者症状表现基本一致。结论 Von Frey纤维丝刺激检测中4 g和15 g方法可更好的模拟临床患者的痛觉过敏、超敏反应;up-down法客观量化的反应出大鼠缩足阈值下降的程度。冷温度刺激中,丙酮喷洒法可较直观的观察大鼠受到冷刺激后的反应。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进行两种大鼠机械性痛觉敏感性测量方法、两种冷刺激缩足反应测量方法的比较研究。方法:雌性wistar大鼠,腹腔注射奥沙利铂4mg/kg,建立标准奥沙利铂周围神经毒性大鼠模型。检测机械和冷热温度刺激下大鼠行为学变化,并对不同行为学检测方法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模型组大鼠较正常组相比50%缩足阈明显降低(P<0.05)、出现痛觉过敏及痛觉超敏(P<0.05)、冷刺激诱发的缩足次数增多(P<0.05),二组大鼠对热痛刺激反应均无明显差异,与临床患者症状表现基本一致。结论:Von Frey纤维丝刺激检测中4g和15g方法可更好的模拟临床患者的痛觉过敏、超敏反应;up-down法客观量化的反应出大鼠缩足阈值下降的程度。冷温度刺激中,丙酮喷洒法可较直观的观察大鼠受到冷刺激后的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活血温通方对缺氧诱导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H9c2心肌细胞进行缺氧无血清刺激,同时加入活血温通方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处理4 h后,检测细胞活力、Caspase 3和Caspase 8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 (CAT)、丙二醛(MDA)含量,并进行二氢乙啶(DHE)染色观察活性氧(ROS)变化,以及Hoechst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情况,对比分析各组之间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缺氧组H9c2心肌细胞活力、SOD和CAT活性显著下降(P<0.01),Caspase 3和Caspase 8活性、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同时累积的ROS含量和细胞凋亡数量增多(P<0.01)。活血温通方含药血清能提升细胞活力、增加SOD、CAT活性(P<0.01),明显降低MDA水平、Caspase 3和Caspase 8活性(P<0.01),同时减少ROS累积,抑制心肌细胞凋亡(P<0.01)。[结论] 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减轻氧化应激,活血温通方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护心肌细胞免受缺氧损伤。  相似文献   
9.
胸痹在现代医学主要属于冠心病范畴,中医药治疗胸痹疗效显著。该研究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对中医药治疗胸痹方剂核心中药配伍的潜在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先,筛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运用中医方剂治疗胸痹的临床研究文献。其次,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建立数据库,分析中医药治疗胸痹的用药规律及核心中药配伍。最后,通过BATMAN-TCM在线分析工具对核心中药配伍进行KEGG通路分析,揭示核心中药配伍治疗胸痹的潜在作用信号通路。结果表明,临床治疗胸痹的核心中药配伍其作用的潜在信号通路为钙离子和cGMP-PKG信号通路。该研究为中医药治疗胸痹用药规律和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文献分析室性早搏中医证候及用药规律。方法以"室性早搏"作为关键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2007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10日中医药口服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研究文献,建立数据库,应用Frequency法对中医证候、药物功效、性、味、归经分别进行频数统计。结果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文献61篇,涉及中医证候17种,方剂61首,药物87味。室性早搏的中医证型主要以虚证(53. 62%)和实证(27. 53%)为主;辨证方法主要采用气血津液辨证(59. 42%),辅助以病因辨证(27. 53%)、脏腑辨证(13. 04%); 87味中药中使用频次≥10次的中药共有27种,使用频次前5位中药分别是甘草、丹参、麦冬、酸枣仁、桂枝; 87种中药按功效可分为20种,使用频次最高的是补气药(18. 76%),其次是安神药(16. 66%)、活血化瘀药(11. 11%)、补血药(9. 00%)、补阴药(8. 10%)、理气药(6. 45%),这6类中药的累计频率达70. 12%;药性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温(39. 47%),温、平、寒3类药物累积频率达到98. 13%;药味出现频率排在首位的是甘味(42. 88%),甘、苦、辛3类药物累积频率达到87. 28%。药性归经排在首位的是心经(20. 30%),心经、脾经、肺经、肝经、胃经5类药物累积频率达到78. 39%。结论室性早搏中医证型主要以虚证和实证为主,辨证主要采用气血津液辨证,治疗以补气养阴、养心安神、活血化瘀为基本治则,临床常用补气、安神、活血化瘀、补血、滋阴等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