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5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典型的自身免疫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其显著特征是自身反应B细胞的活化,多种针对自身核抗原的抗体产生。Toll样受体(TLRs)作为天然免疫中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在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识别核抗原的TLRs,可激活B细胞、树突状细胞以及产生各种细胞因子,导致自身抗体的产生和免疫网络的失衡,其中TLR7和9在SLE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受到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2.
P-gp、GST-π、Topo Ⅱ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及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6例术前未行化疗的乳腺癌组织中P-gp、GST-π、TopoⅡ以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结果P-gp、GST-π、TopoⅡ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7%、42.7%、69.8%。P-gp的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分期以及腋淋巴结转移均有关(均P〈0.05);在组织学分级Ⅱ、Ⅲ级者、ER/PR阴性者和HER2阳性者中P-gp的阳性表达率有增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GST-π的表达在腋淋巴结阳性者和组织学分级Ⅱ、Ⅲ者中有增高趋势。TopoⅡ的阳性表达在组织学分级Ⅰ级较Ⅱ、Ⅲ级有增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P-gp、GST-π、TopoⅡ存在共表达情况。结论乳腺癌组织的原发多药耐药与P-gp、GST-π、TopoⅡ的表达有关,化疗前对它们进行检测可对化疗药物的选择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经穴输氧对大鼠颅脑损伤后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经穴输氧治疗大鼠颅脑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50只被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损伤对照组、电针组(取百会、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穴电针治疗)、常规治疗组(给予仙台合剂4.17ml/kg)、经穴输氧组(将氧气按0.1L/min输入穴位)5组。后3组大鼠制备脑损伤模型。各组除给予常规治疗外进行对应治疗,7d后活杀动物取双侧脑组织,检测脑组织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变化,并进行脑组织病理观察。结果:与假损伤对照组比较,各治疗组可显著降低伤侧及对侧脑组织NOS活性,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且经穴输氧组伤侧NOS活性显著低于电针组和常规治疗组(P〈0.05和P〈0.01)。治疗前创伤各组双侧大脑半球不对称,伤侧半球明显肿胀,挫伤中心区有出血、神经细胞坏死,挫伤周边神经组织水肿,细胞肿胀,毛细血管塌陷,有血管外出血;治疗后各组基本为正常脑表现。结论:经穴输氧对治疗脑损伤后遗症有效,可以改善脑部血供,纠正脑组织缺血、缺氧状态,具有保护神经细胞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HIF-1)和组织P53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悬浮芯片法检测117例乳腺原发浸润性导管癌、10例复发乳腺浸润性导管癌、20例乳腺良性肿瘤和31例正常人血清中HIF-1含量,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其组织中P53蛋白的表达。结果原发、复发乳腺癌血清HIF-1和P5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肿瘤和正常对照组(P〈0.01),复发癌高于原发癌(P〈0.05);血清HIF-1和组织P53蛋白水平在不同的病理学特征中差异有显著性(P〈0.05);乳腺癌患者的HIF-1与P53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544,=0.000)。结论血清HIF-1参与了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病理过程,是评估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丙氨酸(Ala-A)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127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原发性117例、复发性10例)、2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和31例正常人血清HIF-1α,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血清Ala—A。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血清HIF-1α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肿瘤患者和正常人(P均〈0.01),复发浸润性导管癌患者高于原发性者(P〈0.05);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血清ALa-A水平低于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和正常人(P均〈0.01);血清HIF-1α和ALa-A水平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HIF-1α与ALa-A呈负相关(r=0.860,P〈0.01)。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血清HIF-1α和ALa-A水平有异常变化,可作为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指标,并可用于评价其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6.
阑尾炎是妊娠期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妊娠期由于消化道位置的改变及妊娠的生理变化,较易发生阑尾炎,一般多发生在妊娠中期,因此,应在积极抗炎治疗的同时,立即进行手术治疗。因妊娠期阑尾炎有其特殊性,手术并发症多且严重,值得临床重视。我们对2006年1月-2009年1月在我院行阑尾炎手术的151例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经穴输氧是祖国医学的针灸经络理论及现代的氧疗理论结合而成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1].笔者采用本疗法治疗脑出血患者3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且治疗后患者血液一氧化氮合酶活性明显降低.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乳管镜引导下乳腺定位针在乳管内微小病变定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采用纤维乳管内视镜引导乳腺定位针技术定位乳管内微小病变,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03年10月至2006年10月因乳头单孔溢液经乳管镜检查发现乳管内微小病变并行乳腺定位针术前定位及手术治疗患者32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组织和血清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方法: 采用悬浮芯片技术(suspension array)检测31例健康人、20乳腺良性肿瘤患者、117例乳腺原发浸润导管癌患者及10例乳腺复发浸润导管癌患者血清和组织中HIF-1α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结果:(1)原发、复发浸润性导管癌组血清和组织中HIF-1α含量高于良性肿瘤组和正常对照组 (P<0.01);(2)复发浸润导管癌组血清和组织中HIF-1α含量明显高于原发浸润导管癌(P<0.01和P<0.05);(3)良性肿瘤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和组织中HIF-1α含量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4)血清和组织中 HIF-1α的水平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临床分期、病理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等密切相关(P < 0.01)。血清和组织中HIF-1α的含量变化呈正相关(P <0.01).结论: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血清HIF-1α含量的异常变化可能是癌变过程的进展行为,而血清HIF-1α的水平可能成为评价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分期、病理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等生物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中医药联合化疗治疗胃癌术后的Meta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2001.01至2010.12国内10年间的相关文献,收集中医药联合化疗治疗胃癌术后的随机对照试验( RCTs).按纳入排除标准筛选试验、评价研究质量、提取有效数据,并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最终纳入21个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KPS评分:共有10个RCT报告,分类变量5个RCT之间无异质性,KPS评分[RR =2.35,95%CI(1.78,3.1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连续变量5个RCT之间无异质性,KPS评分[SMD=0.69,95%CI(0.46,0.9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免疫功能:共纳入5个RCT,各研究存在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CD3[SMD =1.11,95% CI(0.64,1.58),P<0.01],CD4[ SMD=1.07,95%CI(0.52,1.62),P =0.01],CD4/CD8[ SMD=1.14,95% CI(0.39,1.89),P=0.0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③生存率:共纳入3个RCT,各研究无异质性,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1年生存率[RR=1.10,95%CI(1.01,1.21),P=0.04],2年生存率[RR=1.29,95%CI(1.11,1.50),P=0.01],3年生存率[RR =1.43,95%CI(1.15,1.76),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④胃肠道反应:共纳入5个RCT,各研究组无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Ⅱ度以上食欲下降[RR =0.58,95% CI( 0.45,0.75),P<0.01],Ⅱ度以上恶心呕吐[RR =0.48,95% CI(0.34,0.66),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⑤血细胞毒性:共纳入7个RCT,各研究无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Ⅱ度以上白细胞减少[RR =0.26,95%CI(0.18,0.37),P<0.01],Ⅱ度以上血红蛋白下降[RR=0.38,95% CI(0.25,0.58),P<0.01],Ⅱ度以上血小板下降[RR =0.35,95%CI(0.14,0.88),P=0.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中医药联合化疗治疗胃癌术后有效,可以改善KPS评分,提高免疫功能和生存率,减轻胃肠道反应和血细胞毒性.但由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较低,尚需开展更多设计合理、执行严格的多中心大样本且随访时间足够长的随机对照试验验证其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