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8篇
中国医学   86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对中中药配方提取物与高分子材料经相结合精制而成的外用涂敷药物-咳喘灵高分子涂膜剂进行了急慢性支气管炎的初步临床疗效观察,结果表明其具有较好的缓解和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细胞焦亡是由caspases激活启动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参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gasdermin蛋白家族是细胞焦亡发生的关键执行蛋白,可增加细胞膜通透性,介导炎症因子释放,加重炎性损伤。中医药凭借其多组分、多靶点等特点在心血管疾病中表现出独特的治疗优势。当前,基于细胞焦亡学说如何有效防治心血管疾病成为该领域新的研究热点。该文从中医药及现代医学理论角度出发,归纳总结细胞焦亡在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糖尿病心肌病、高血压病、心肌炎等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同时综述了包括中药活性单体、粗提取物及复方制剂等传统中医药通过调控细胞焦亡途径发挥心血管保护作用的表现,为临床上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类疾病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淫羊藿有效成分抗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40  
实验结果发现巫山淫羊藿多糖多相脂质体(ESPS)能明显提高老龄动物红细胞及肝组织中SOD的活性,提高老龄小鼠红细胞GSH-Px的活性;能明显降低老龄动物血清及肝组织中LPO的含量,降低老龄小鼠心肌脂褐质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通草及小通草多糖药理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比较不同品种通草及小通草多糖的免疫药理活性和抗氧化作用。方法:将通草(通脱木)及3种小通草(喜马山旌节花、西南绣球、棣棠花)的总多糖提取物,以80,40mg/kg剂量腹腔注射给予小鼠7d~10d,观察小鼠血清溶菌酶活力、血清溶血素抗体水平、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DNCB致小鼠迟发性过敏反应(DTH)的变化,并同时观察小鼠血清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结果:4种通草多糖腹腔注射给予小鼠,可提高小鼠血清溶菌酶活力和单核网状内皮细胞吞噬功能,提高小鼠血清溶血素抗体水平,抑制DNCB致小鼠DTH反应,并明显提高小鼠血清过氧化氢酶活性。结论:4种通草及小通草多糖具有一定调节免疫和抗氧化的作用,丰富了“通草-小通草药材的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锁骨钩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外侧端骨折的疗效和并发症情况,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指导。方法选取我科2010年11月至2013年7月间收治的37例锁骨外侧端骨折患者(A)及32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B),均采用肩锁钩板固定,术中视情况选择钢丝捆扎及韧带修复,术后随访2年,行Constant-Murley评分,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术后3个月Constant-Murley评分优良率分别为A组[83.8%(31/37)],B组[84.4%(27/32)];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为A组[86.5%(32/37)],B组[93.8%(30/32)],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A组[18.9%(7/37)],B组[15.6%(5/32)],P>0.05。在发生并发症的患者中发现肩锁关节骨化10例,其中A组6例,B组4例,肩锁关节原有骨关节病5例,其中A组3例,B组2例。结论肩锁钩板是治疗锁骨外侧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的有效术式,但肩锁关节脱位优于锁骨外侧端骨折,其原因主要与肩锁关节骨化和骨关节病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析应用皮瓣修复技术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远期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4年4月期间收治42例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进行研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全身治疗、局部清创换药以及封闭负压引流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自体皮瓣移植修复技术,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复发率、创面愈合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为(12.5±3.8)d,短于对照组;随访1年无复发情况,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低于对照组;12例患者创面为甲级愈合,6例为乙级,2例为丙级,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瓣修复技术在肢体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可最大限度地恢复缺损部位的功能与外观,强化创面愈合效果并加快愈合速度,有较大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细菌内毒素多次给药对家兔致热灵敏度的影响。方法:取符合热原检查法规定的家兔36只随机分成3个组,每组12只。耳缘静脉分别注射细菌内毒素2.5、5、10 EU﹒kg~(-1),连续4次,每次间隔17 d。记录各剂量组家兔每次给药的入选动物数,计算平均升温值、升温率和入选率。结果:2.5、5和10 EU﹒kg~(-1)剂量组之间的平均升温和升温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或0.01),呈现剂量依赖性。随着给药次数的增加,除2.5 EU﹒kg~(-1)组的升温率在第2和第3次明显升高外,同一剂量组的平均升温和升温率未产生明显变化,而家兔入选数明显减少。另外,家兔入选率还与细菌内毒素剂量呈明显相关性,剂量越大,入选率越低。结论:连续注射细菌内毒素4次,升温达0.6℃的家兔休息两周以上,其热原灵敏度未明显降低,但随着给药次数的增加其入选率明显降低,且细菌内毒素剂量越高,入选率降低更明显。  相似文献   
8.
逍遥散及其拆方对行为绝望模型小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逍遥散及其拆方的抗抑郁作用,为探讨逍遥散的组方原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小鼠悬尾实验、小鼠强迫游泳实验及小鼠自主活动测定等观察逍遥散及其拆方的抗抑郁作用。结果逍遥散、单味柴胡、当归+白芍药对以及逍遥散去归芍组均能明显缩短行为绝望模型小鼠的不动时间,并对小鼠自主活动无影响;逍遥散去柴胡组与白术+茯苓药对未表现出减少不动时间的作用。结论逍遥散具有抗抑郁作用,其君药-柴胡在方中发挥重要作用;“抑木扶土”可能为其组方原理之一。  相似文献   
9.
中药药性理论的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目前中药药性理论基础研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特定的药味与寒热药性、归经、作用趋势等构成特殊的药性系统,能表达特定的生物效应,其间具有关联性,规律性,中药分类即具有此特征。强调药性系统中,药味是基础,寒热药性是关键,归经是核心。并提出:按中药功效分类,利用多学科手段,开展纵、横多层次的综合性基础研究,捕捉其含共性物质基础在不同层次上呈现的生物效应信息特征,挖掘符合中医药理论特色的寒热药性、药味、归经、作用趋势特异性信息表征,探索其间的关联性、规律性,以期科学表达药性理论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荆防散干预炎症模型动物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NOS/NO)通路的抗炎机制,为其功效和临床应用提供药理学依据.方法 采用角叉菜胶诱导大鼠胸膜炎模型和卵白蛋白致小鼠哮喘模型,测定大鼠胸腔渗出液与小鼠肺组织匀浆中NOS,iNOS活力和NO含量的变化.结果 荆防散各剂量组能不同程度地降低小鼠肺组织匀浆与大鼠胸腔渗出液中NOS、iNOS活力,并减少NO含量,其中以5 g·kg-1剂量作用显著.结论 荆防散能通过抑制NOS活力,尤其是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的iNOS活力,从而减少炎症介质NO的生成来发挥抗炎作用,提示干预NOS/NO通路是其抗炎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