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7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0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4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使本科学生能够更加有效和全面地掌握神经生物学研究的技能和方法,以适应神经科学快速发展的需要,我们进行了本科生神经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抗癫痫治疗药物过量可导致发作增多,这已为大家所共识。然而许多文章涉及到使用托吡酯(妥泰)时,都是按照药品的说明书每周递增1次,这种非个体化用药,可导致不能找到最佳剂量,反而引起药物过量。抗癫痫药物使用5个半衰期才达到稳态浓度(妥泰约为5d),观察疗效时段为用药前(3-6个月)平均发作间期的4-5倍,那么平均发作2次/d者可以每周递增一次,而平均2d发作一次者应13d增药一次,平均3d发作一次者应17d递增一次。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国产中药制剂马桑内酯诱导惊厥发作后,海马结构内神经元损害的范围和特征。方法:采用SD大鼠,马桑内酯单次腹腔内注射诱发惊厥,在发作后不同时间点取脑,行H&E染色和GFAP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海马结构内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改变。结果:海马结构内有显著的神经元损伤。其损伤次序表现为:齿状回、门区和CA3区、CA1区,损伤区周围有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增生。结论:马桑内酯致惊厥发作后海马神经元的损害与兴奋性细胞毒制剂海仁酸致惊厥具有相似的病理学改变特征,提示国产中药制剂马桑内酯致惊厥与兴奋性细胞毒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准确、实用的人CYP3A4第9外显子基因突变频率的检测方法,并了解汉族人CYP3A4第9外显子的分布特点.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特异性扩增人CYP3A4第9外显子基因序列,扩增产物用限制性内切酶Hinf Ⅰ酶切,琼脂糖凝胶电泳后,观察酶切位点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图谱.结果运用PCR—RFLP法检测了92名汉族人CYP3A4第9外显子基因点突变,其中野生型纯合子频率为85.9%,杂合子频率为14.1%,突变型纯合子频率为O.突变等位基因频率为0.070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合于一般实验室检测及大规模的人群调查,汉族人CYP3A4第9外显子也存在相同的突变位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同步录像-脑电图(V-EEG)在不同监测时程记录到的异常放电和临床发作的阳性率,以评价不同时程V-EEG监测在癫(癎)诊断和分型中的意义.方法:对139例V-EEG监测结果分别于记录开始后的20 min及2、4、8、12、24 h等6个时点进行分析,并分别研究所记录到的异常放电和临床发作的阳性率与不同癫(癎)类型、发作频率及睡眠状况的关系.结果:(癎)样放电及临床发作检出率均有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高.短程(2 h内)V-EEG监测记录到癫(癎)组(癎)样放电者已达71.5%,非癫(癎)组临床发作者为56.5%,而记录到癫(癎)性发作的病例为6.9%.结论:虽然这些阳性率均有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高的趋势.但考虑到既能满足癫(癎)的确诊及分型最基本的需要,又可避免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费,除必须手术治疗者需作更为细致定位外,一般2 h的V-EEG监测时程是切合实际需要的.  相似文献   
6.
低治疗量丙戊酸钠引起的神经功能异常2例报告潘英廖卫平何小诗陆雪芬丙戊酸钠(VPA)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广泛的一种抗癫痫药。虽作用机理仍不清楚,但疗效确切。在常规治疗剂量(20~30mg/kg·d)范围内,不良反应少见[1]。但我们在临床抗癫痫治疗中,曾...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癫发作间期脑血流变化对癫灶定侧的价值。方法 :4 7例癫病人发作间期行经颅多普勒超声脑血流速度测定 ,并与临床、脑电图定位和MRI/CT病灶对比分析。结果 :根据临床症状确定病灶侧的 19例病人中 ,病灶侧脑血流速度改变 (升高和降低 )的比率显著高于双侧脑血流速度对称者 ;在脑电图确定病灶侧的 2 4例病人中 ,病灶侧脑血流速度升高比率显著高于脑血流速度降低和双侧脑血流速度对称者 ;在MRI确定病灶侧的 13例病人中 ,病灶侧脑血流速度增快 7例 ,减慢 2例 ,双侧血流速度对称 4例。结论 :癫病人一侧脑血流速度增高 ,高度提示癫病灶侧。  相似文献   
8.
血卟啉病的诊断体会(附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卟啉病是由于血红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特异酶缺乏所致的一种卟啉代谢紊乱病,其临床表现主要有光敏性皮肤损害、腹痛及神经精神症状三大主征[1].由于其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复杂又无特异性,文献报道极易误诊,早期诊断率更低[2].现报道1例不典型症状病例,并复习近15年来有关血卟啉病的相关文献,分析深色尿的出现对诊断血卟啉病的意义,希望对该病的临床早期诊断,避免误诊有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拉莫三嗪治疗癫痫的有效血药浓度、剂量与疗效三者之间关系以及和/或丙戊酸等其它抗癫痫药合用时的相互影响。方法:83例患者分为3组,即拉莫三嗪组、拉莫三嗪+丙戊酸组及拉莫三嗪+丙戊酸+其它抗癫痫药组。拉莫三嗪的起始剂量拉莫三嗪组为2mg/(kg·d),联合用药组为0.2mg/(kg·d),丙戊酸成人起始剂量为负荷量。结果:联合用药组中的部分病例拉莫三嗪剂量高于国外推荐剂量。当拉莫三嗪剂量在2~7mg/kg、血药浓度在1~6mg/L,丙戊酸的剂量在4~28.19mg/kg、血药浓度在37.46~113.79mg/L时,癫痫有效控制率在67.6%~86.4%之间。结论:国外推荐的拉莫三嗪有效血药浓度及与其它抗癫痫药合用时的剂量可能偏低。  相似文献   
10.
成人特发性全面性癫痫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发性全面性癫痫(idiopatrhic generalized epilepsy,IGE)是一组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并以全面性发作为发作类型的癫痫综合征。一般认为,成年后起病的癫痫常具有局灶起源及继发病因存在。但近年来,有关成年后起病的具有特发性、全面性特点的癫痫的报道引起了癫痫学界的普遍关注,其诊断和治疗值得临床医生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