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5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analgesic effect of needling at “Sitian” points for the nerve root-involved cervical spondylopathy, 68 cases of the nerve root-involved cervical spondylopath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treatment group of 46 cases treated by needling at "Sitian" points, and a control group of 22 cases treated by needling at cervical Jiaji points. After 2 therapeutic courses,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were evaluated by using the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and the semeiographic forma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rkedly effective rate was 78.3% and 54.5%, respectively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of significance (P〈0.05).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needling at “Sitian” points can bring about a better therapeutic effect on the improvement of clinical symptoms, ohvsical signs and pain than that of the needling at the cervical Jiaii points.  相似文献   
2.
"四天穴方"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疗效的红外热像观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分析“四天穴方”(天牖、天容、天窗、天鼎 )与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比较。方法 运用红外热像技术对“四天穴方”和颈夹脊穴两种取穴法治疗后项背部皮肤温度的变化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治疗后两组项背部皮肤温度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 ,且“四天穴方”组的改善幅度优于颈夹脊穴组。结论 “四天穴方”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项背部病理性高温的改善作用优于传统颈夹脊穴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针灸学会刺法灸法学分会刺络疗法学术委员会及中国针灸学会实验针灸学分会刺血原理研究会共同主办,天津中医学院针灸系、内蒙古医学院中蒙医学院、内蒙古自治区中蒙医院共同承办的第二届全国刺络放血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7月22—26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召开。大会由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部部长李军教授主持,天津中医学院针灸系郭义主任致开幕词,中国针灸学会会长李维衡教授,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乌兰副厅长,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中蒙医处巴特尔副处长,内蒙古医学院毅和副院长,内蒙古自治区中蒙医院苏根元院长,中国针灸学会实验针灸…  相似文献   
4.
拔罐是我国一种古老的外治法,在防治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拔罐疗法的适应症广泛,但仍不是所有疾病防治普遍适用的治疗方法。该文从拔罐的注意事项,不宜、禁止拔罐的疾病、部位及人群等方面对拔罐禁忌及风险防范进行探讨,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刺"四天"穴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不同穴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颈椎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采用针刺“四天”穴、列缺为主;对照组采用针刺颈夹脊穴为主,结果:治疗组在疼痛、麻木,工作生活改善及综合评分等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以颈部肌肉群,局部神经血管走行取穴,可以更好地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6.
远近配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针刺“四天穴”与远端列缺配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颈椎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采用针刺“四天穴”、列缺为主。结果 治疗组在疼痛、麻木、工作生活改善及综合评分等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针刺“四天穴”为主治疗颈椎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20世纪末随着国家对高校专业结构的调整,天津中医药大学在全国率先将针灸推拿学专业主干课程经络学、腧穴学合并,应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成一门针灸基础课程——《经络腧穴学》,并进行立体化教学改革的实践。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针灸学会实验针灸学分会刺血原理研究会、中国针灸学会刺法灸法学分会刺络疗法学术委员会共同主办,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系承办的第三届全国刺络放血学术研讨会暨首届亚洲刺络放血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7月27日—30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召开。  相似文献   
9.
2009年4月27日上午在天津中医药大学召开中国针灸学会刺络与拔罐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中国针灸学会会长李维衡教授,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石学敏院士及天津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张金钟教授参会并为中国针灸学会刺络与拔罐专业委员会挂牌揭幕。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观察"四天穴"针方对动静力失衡性颈椎病模型大鼠椎间盘外周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一氧化氮合酶(iNOS)、环氧酶-2(COX-2)及中性蛋白多糖酶(MMP-3)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颈椎病大鼠椎问盘退变的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四天穴针刺组、夹脊穴针刺组,建立动静力失衡性颈椎病模型,分别给予四天穴及夹脊穴针刺,浓缩型免疫组化染色法(SABC法)检测"四天穴"针方对动静力失衡性颈椎病模型大鼠造模后1周、2周、4周颈椎间盘IL-1β、iNOS、COX-2及MMP-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四天穴"针方能明显抑制椎间盘炎性因子IL-1β、iNOS、COX-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蛋白的表达.[结论]"四天穴"针方可减缓颈椎间盘退变,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外周炎性因子与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