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8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目的】观察天然牛黄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影响并初步考察其脑保护作用。【方法】30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分别为对照组、尼莫地平组、低剂量牛黄组、中剂量牛黄组、高剂量牛黄组,纪录比较血压变化,并测量比较海马区SOD活性及MDA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中、低剂量牛黄单次给药均能明显降低血压(P<0.05),并同时能升高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组织内SOD的含量,降低MDA的含量(P<0.05)。【结论】天然牛黄能平稳降血压,并具有脑组织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大鼠的表征变化及证候动态演变。方法:将40只SD大鼠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模型组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2次腹腔注射STZ各35mg/kg,并连续采集2组大鼠表征及理化指标。结果:模型大鼠FBG、TG、TC、OGTT等明显升高。在2次注射STZ后1~4周出现活动次数增加、背温升高、舌红少津等比率升高,6~10周出现活动次数减少、毛潮湿、舌红少津等比率升高。结论:模型大鼠在2次STZ注射后1~4周为阴虚内热证型,6~10周为气阴两虚证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活血解毒方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血管形态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65 mg/kg)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活血解毒方组。另设正常对照组。药物干预12周后,应用视网膜消化铺片法观察视网膜血管形态;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视网膜VEGF蛋白的表达,应用Real-Time PCR法检测视网膜VEGF、Ras、Raf-1与ERK 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视网膜毛细血管面积密度及内皮细胞/周细胞比例与较正常组升高(P<0.001),VEGF蛋白及VEGF、Ras、ERKmRNA表达升高(P<0.05),Raf-1mRNA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活血解毒方组视网膜毛细血管面积密度和内皮细胞/周细胞比例降低(P<0.01和P<0.001),VEGF蛋白与VEGF、Ras、Raf-1、ERK mRNA表达下降(P<0.05)。结论:活血解毒方能明显抑制视网膜毛细血管和内皮细胞的增生,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干预Ras/Raf-1/ERK信号转导通路,下调VEGF在视网膜中的表达,抑制血管新生,从而改善DR。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活血解毒方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Smad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Ⅳ型胶原表达的影响,从TGF-β/Smads信号转导通路调控基质代谢的角度探讨活血解毒方改善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SPF级雄性SD大鼠12只,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选取8只大鼠以65 mg/kg的剂量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模型。剩余4只作为正常组注射等量的柠檬酸钠溶液。1周后尾静脉采血检测血糖,以禁食12 h血糖≥16.7 mmol/L为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将8只糖尿病模型大鼠按照拉丁方设计,分为模型组和活血解毒方组,各4只。活血解毒方组给予活血解毒方7.70 g/kg,1次/d,正常组和模型组予以等体积纯净水,持续16周。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大鼠视网膜中TGF-β2 mRNA及Smad2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MMP-9、MMP-2蛋白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Ⅳ型胶原的表达。结果 3组大鼠视网膜中TGF-β2 mRNA、Smad2 mRNA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232,P=0.034|F=9.518,P=0.014),其中模型组和活血解毒方组视网膜中TGF-β2 mRNA、Smad2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组|活血解毒方组视网膜中TGF-β2 mRNA、Smad2 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5)。3组大鼠视网膜中MMP-9、MMP-2蛋白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7.387,P=0.001|F=8.593,P=0.008),其中模型组和活血解毒方组视网膜中MMP-9、MMP-2蛋白表达均高于正常组(P<0.05);活血解毒方组视网膜中MMP-9、MMP-2蛋白表达均低于模型组(P<0.05)。正常组大鼠视网膜中Ⅳ型胶原表达低,呈淡棕色|模型组:视网膜Ⅳ型胶原表达升高,呈深棕褐色|活血解毒方组:视网膜Ⅳ型胶原表达呈淡褐色,较模型组表达降低。结论 活血解毒方可能通过下调TGF-β2 mRNA及Smad2 mRNA的表达,干预TGF-β/Smads信号转导通路调控基质代谢,使MMP-9、MMP-2、Ⅳ型胶原的表达下调,从而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寻活血解毒方关于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Notch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正常组、活血解毒方组。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霉素65 mg/kg,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灌胃12周后,取大鼠视网膜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测定Notch1、Dll4的表达变化;提取大鼠视网膜组织中的总蛋白,应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Hes1的表达变化。结果 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Notch1、Dll4表达量高于正常组(P0.05),活血解毒方组Notch1、Dll4表达量低于模型组(P0.05);2)Western-blot的结果显示,模型组Hes1表达高于正常组(P0.05),活血解毒方组Hes1表达低于模型组。结论活血解毒方可能通过抑制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中的Notch信号通路,减少Notch1、Dll4、Hes1的表达,阻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恶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天然牛黄对于自发高血压大鼠(SHR)脑细胞外液能量代谢及海马组织SOD活性、MDA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微透析技术观察单次给予不同剂量的牛黄后,SHR脑细胞外液葡萄糖(GLU)、乳酸(Lac)、乳酸/葡萄糖(L/G)、乳酸/丙酮酸(L/P)的变化,并于药后8h取大鼠海马组织,测定SOD活性及MDA含量。结果牛黄能明显的增加SHR脑细胞外液GLU的含量,显著提高SHR海马组织中的SOD活性、降低MDA含量。结论牛黄可以明显改善SHR脑内能量代谢,保护脑组织,并具有抗脂质过氧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骆驼蓬水提物对高糖作用的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调控作用及其对Hippo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分为5组:正常组(葡萄糖浓度为5. 5 mmol/L)、模型组和骆驼蓬高、中、低剂量组(葡萄糖浓度为25 mmol/L),骆驼蓬高、中、低剂量组再分别加入250、200、150 mg/L骆驼蓬水溶液。通过CCK-8法测定各组细胞的细胞活力,通过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数目,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TEA结构域转录因于1(TEAD1)与大肿瘤抑制基因1(Lats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细胞活力增加,迁移数目增多;与模型组相比,骆驼蓬不同剂量均可降低细胞活力、抑制细胞迁移(P 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中TEAD1的蛋白表达水平升高,Lats1的蛋白表达水平降低;与模型组比较,骆驼蓬不同剂量组TEAD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Lats1的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 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骆驼蓬可能通过调节Hippo信号通路阻碍高糖作用下的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活力与迁移能力,从而调节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项研究以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为研究对象,观察天然牛黄对SHR的降压作用和对海马组织中SOD、MDA和NO含量的影响。方法:观察单次灌胃给予3个剂量的牛黄后,SHR收缩压和海马组织中SOD、MDA和NO含量的变化。结果:单次灌服不同浓度的天然牛黄,均可以使SHR收缩压下降,但起效时间和作用强度不同。3种浓度的天然牛黄均可显著增加SHR海马组织中的SOD、NO含量,显著降低SHR海马组织中的MDA含量。结论:提示不同浓度的天然牛黄降压效果的特点不同,天然牛黄可能通过抗脂质过氧化损伤和调节NO含量以达到神经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大鼠的表征变化及证候动态演变。方法:将3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3周后皮下注射甲状腺素(T4)0.2mg/(kg.d)1周,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5mg/kg。连续采集两组大鼠的表征及体重、24h饮水量、进食量;并测定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TC)、葡萄糖耐量(OGTT)。结果:模型组大鼠FBG、TG、TC、OGTT、24h饮水量、进食量均明显升高;体重均明显降低。模型组大鼠在注射STZ后3~7周出现:活动次数增加、背温升高、各自爬卧、舌色鲜红、舌干少津、大便干硬比率升高;在注射STZ后9~11周出现:活动次数减少、舌色鲜红、舌干少津、爪色青紫比率升高。结论:判定模型大鼠在STZ注射后3~7周为阴虚内热证型,在STZ注射后9~11周为气阴两虚证型。  相似文献   
10.
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表征及其证候动态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大鼠的表征变化及证候动态演变。方法:将4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5mg/kg。连续采集两组大鼠的表征及体质量、24h饮水量、进食量;并测定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TC)、葡萄糖耐量(OGTT)。结果:STZ注射后,模型组大鼠FBG、TG、TC、OGTT、24h饮水量、进食量均明显升高;FIN、体质量均明显降低。模型组大鼠在注射STZ后4-8周出现:活动次数增加、背温升高、各自爬卧、唇少光泽不润比率升高;在注射STZ后9-13周出现:活动次数减少、毛潮湿、爪色青紫、触之不动比率升高。结论:判定模型大鼠在STZ注射后4-8周为阴虚内热证型,在STZ注射后10-13周为气阴两虚证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