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救车-导管室"模式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入门-球囊扩张时间与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海军总医院心脏中心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并完成3个月随访的STEMI患者416例,按照患者进入导管室的模式分为"急救车-导管室"组和"急救车-急诊科-导管室"两组,记录两组患者靶血管病变、心功能Killip分级,比较两组患者开通血管时间、入院和PCI术后3个月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变化值。结果两组患者间基线情况、靶血管病变、心功能killip分级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症状发作-医院就诊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急救车-导管室"组在平均入门-球囊扩张时间[(44.3±11.8)min vs.(82.9±12.6)min]和症状发作-开通血管时间[(511.8±219.9)min vs.(558.6±245.6)min]均低于对照组,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LVEF相似,但在PCI术后3个月随访时,"急救车-导管室"组在LVEF及LVEF增加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救车-导管室"模式可缩短STEMI患者急诊PCI入门-球囊扩张时间、症状发作-开通血管时间及改善术后3个月时左心室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急救车—导管室”绿色通道模式行急诊介入治疗对“入门—球囊扩张”时间及临床事件的影响.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心内科自2011年1月~2013年12月行急诊介入治疗的468例STEMI患者,按照进入导管室的方式分为“急救车—导管室”模式组和“急救车—急诊科—导管室”模式组,比较两组间“入门—球囊扩张”时间的差异并记录临床事件.结果 两组间基线情况、心肌梗死部位、靶血管病变等无统计学差异;“急救车—导管室”模式组平均“入门—球囊扩张”时间为45.1 min,而“急救车—急诊科—导管室”模式组为83.3 min,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两组在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住院期间急性左心衰发生率等未达到统计学差异性,但“急救车—导管室”模式组有下降的趋势.结论 通过“急救车—导管室”模式对STEMI患者行急诊PCI术缩短了DBT时间,可能有助于改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在人主动脉粥样硬化组织中表达的情况.方法 病变组主动脉组织取自外科手术腹主动脉瘤患者,对照组主动脉组织取自非正常死亡健康成人尸体的正常主动脉.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MCP-1,MMP-9,TNF-α和IGF-1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处的表达及定位.结果 病变组MCP-1、TNF-α、MMP-9、IGF-1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CP-1蛋白表达与MMP-9(rs=0.464,P<0.05)、TNF-α表达呈正相关(rs=0.516,P<0.05),但与IGF-1表达无相关性(rs=0.370,P>0.05).结论 MCP-1、MMP-9、TNF-α和IGF-1在人动脉粥样硬化中高表达,MCP-1对MMP-9、TNF-α有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他汀类药物对腹主动脉瘤扩张速率的抑制作用。方法在PubMed、CNKI、Cochrane中心数据库(CEBM/CCD)、Cochrane图书馆等电子数据库全面检索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他汀类药物与腹主动脉瘤扩张速率的临床对照研究的全文文献(检索年限均为建库至今)。经严格筛选后,最后纳入的文献用RevMan5.0进行meta分析,计算合并效应指标。结果共纳入6个队列研究,共141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他汀类药物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扩张速率差值为-1.47mm/年(95%CI:-2.51~-0.44;P〈0.01)。结论他汀类药物能够显著降低腹主动脉瘤的扩张速率,可能是一种抑制腹主动脉瘤扩张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观察非诺贝特对衰老大鼠肝脏组织酰基辅酶A(CoA)合成酶的影响,探讨衰老后出现脂质代谢异常的可能机制及非诺贝特对脂质代谢的调节作用。方法 雄性SD年轻大鼠(4~6周龄)和老年大鼠(24个月龄)各1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喂养2周)和实验组(非诺贝特喂养2周),测定大鼠血清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水平,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大鼠肝脏组织酰基CoA合成酶水平。结果与年轻对照组比较,老年对照组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水平升高,老年大鼠肝脏组织酰基CoA合成酶水平表达降低。实验组与老年对照组比较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水平均下降;肝脏组织酰基CoA合成酶水平均升高。结论老年大鼠肝脏组织酰基CoA合成酶水平表达减少可能与老年脂质代谢异常有关;非诺贝特对老年脂质代谢异常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骨髓干细胞移植对心肌梗死患者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根据纳入标准和剔除标准检索Medline、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ochrane 图书馆等电子数据库,收集国内外1966~2011年3月公开发表的关于急性心肌梗死后骨髓干细胞移植对左室重构的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的全文文献,最后纳入的文献用RevMan...  相似文献   
7.
全面检索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冠状动脉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全文文献,系统评价该治疗方法 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经严格筛选后,共纳入15个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用RevMan 5.0分析后的结果 显示,接受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后左室射血分数显著增加(P〈0.01)、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无明显变化,治疗后临床复合终点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OR=0.51,95%CI=0.36~0.72).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糖水平与冠状动脉慢血流(CSF)发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诊断为CSF者20例,CAG显示无管腔狭窄及无慢血流的正常血流速度(CNF)者24例为对照组,使用校正的TIMI血流分级(CTFC)方法评价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并分别测定2组的空腹血糖(FPG)、服糖后2 h血糖(2 h-PG)、血脂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结果 CSF组与CNF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耐量异常者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HbA1c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HbA1c水平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的发生有关,其水平降低有助于预防冠状动脉慢血流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置入辅助时机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连续选择自2011年1月~2014年3月心内科收治的116例年龄大于65岁的IABP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按照心源性休克发生至IABP置入的时间,将其分为两组,A组(n=53)为心源性休克至IABP置入时间小于等于3 h,B组(n=63)为大于3 h;观察血运重建、多巴胺使用情况,并记录总IABP辅助时间,30 d内全因死亡、急性呼吸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主要出血事件等临床事件。结果多巴胺使用无统计学差异。平均IABP辅助时间A组低于B组(71.0 h vs.128.5h,P0.01);A组与B组相比,全因死亡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15.1%vs.31.7%,P0.05);心源性死亡(13.2%vs.25.4%,P=0.10)、急性呼吸衰竭发生率(26.4%vs.34.9%,P=0.32)、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率(11.3%vs.20.6%,P=0.18)、主要出血事件(5.7%vs.11.1%,P=0.29)有降低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早期应用IABP辅助治疗可能有助于改善30 d内生存率以及减少主要临床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植入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患者救治中的价值。方法140例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联合急诊经皮管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的AMI合并CS患者,按照发生CS至IABP入的时间,分为:A组为CS至IABP辅助治疗时间(3h,B组为〉3h;观察指标为靶血管、冠脉病变情况等,并记录总IABP辅助时间,死亡、急性呼吸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临床事件。结果两组间基线情况、靶血管病变、静脉用药等无统计学差异;A组三支病变比率、无复流发生率低于B组,但无统计学差异;A组总IABP辅助时间、全因病死率低于B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心源性死亡、急性呼吸发生率、急性肾衰发生率均低于B组,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AMI合并CS的患者尽早应用1ABP联合血运重建可能有助于改善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