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4篇
内科学   37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28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赖诺普利与依那普利对高血压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92例原发性Ⅰ和Ⅱ期高血压病人采用随机、单盲方法,分2组治疗。一组用赖诺普利,po,20-80mg/d,另一组用依那普利,po,10-40mg/d,疗程均为4wk。降压总有效率和降压幅度:赖诺普利是89%和2.9/2.0kPa,依那普利是97%和3.1/2.1kPa,2药降压均显著(P<0.01),降压疗效相仿(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是29%和34%,其中最多是干咳。结果提示赖诺普利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2.
氨氯地平与尼群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多中心平行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多中心、随机、单盲、组间、平行对照的方法对48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氨氯地平或尼群地平4周治疗观察,显示氨氯地平的降压有效率为90.4%,较尼群地平显著为高。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好。每日只需服药1次,剂量5~10mg,方便病人。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比索洛尔、拉西地平和赖诺普利对29例高血压病患者的降压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和交叉的方法,运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结果三药均能显著降低血压,彼此间降低偶测血压的幅度无显著差异。比索洛尔和拉西地平降低24小时平均和白天平均血压的幅度大于赖诺普利。三药均能有效控制清晨血压高峰期的血压,它们的降压谷/峰比值都超过65%。结论比索洛尔、拉西地平和赖诺普利均可每日服用1次,前二药控制24小时血压及清晨醒后的高峰期血压较后者为佳。  相似文献   
4.
王宪衍 《家庭用药》2008,(12):20-20
原发性高血压病目前还没有根治的办法。只能长期应用降压药,使血压保持在正常或理想的水平,以防止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不少患者写信给《家庭用药》杂志,询问应该用什么降压药,这个降压药与那个降压药是否可以合用?已经用了某种降压药。血压还没有控制好,应该再加上哪一个降压药?诸如此类的问题很多,重复的也很多。不可能一一回答。现在首先谈谈,有了高血压以后,应首选哪些降压药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儿童高血压是儿科中有争论的许多课题之一。争论环绕在儿童高血压的定义、发病率、意义和病因。儿童期血压升高,有的认为很少和不常见,但有的认为并非不常见。当一个儿童被发现有血压升高,医生往往不重视,认为是儿童焦虑不安之故,常不认真处理  相似文献   
6.
1965年,Paronetto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证实在恶性高血压者纤维样坏死的小动脉壁上有γ-球蛋白和补体存在,认为高血压过程中可能有免疫因素参与,以后Suendssen发现在各种实验性高血压动物模型中高血压的维持和血管损害依赖于正常的胸腺功能,从而引起人们对免疫与高血压之间关系的浓厚兴趣与重视。1970年,Ebringer首次报导严重高血压者有血清免疫球蛋白(Ig)改变,IgG明显升高,对这种现象和它的临床意义,近年来文献中陆续有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7.
8.
5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硫氮酮(diltiazem)和异搏定(verapamil)治疗,疗程4周。用双盲法观察降压效果和血脂改变。结果两组均示有明显降压效果,硫氮(艹卓)酮的降压效果又明显大于异搏定。治疗后的血脂改变,两组均显示有:HDL-C,HDL-C/TC比值,HDL_C/LDL-C比值和ApoAl的升高,且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这些改变均有利于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故认为,两者对血脂代谢的影响虽相似,但硫氮(艹卓)酮对心脏抑制作用较异搏定为轻,降压疗效较异搏定为佳,故在治疗高血压时,硫氮(艹卓)酮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随机双盲组间对照的方法,对53例原发性高血压进行治疗对比.地尔硫组27例(男20例,女7例;年龄50±SD7yr;病程14±7yr),用最大剂量270mg/d,4wk为一疗程。维拉帕米组26例(男25例,女1例;年龄52±6yr病程14±8yr)用最大剂量360mg/d,4wk为一疗程。总有效率前者大于后者(85%,46%)但差异不显著,降压幅度亦是前者大(2.0/2.0kPa,1.0/1.0kPa,P<0.01,0.05)2药均有升高HDL-ch的作用,副作用均较轻.  相似文献   
10.
人血浆肾素活性(PRA)是在体外保温条件下,测定内源性肾素与底物作用生成血管紧张素Ⅰ的速率来表示,本文把血浆保温时PH7.4改为5.5~6.0测定PRA,正常值范围:基础值0.2~4.9(20~40岁),0.1~3.2(41~60岁)ng/ml/h;激发值1.5~17.2(20~40岁)、1.2~12.8(41~60岁)ng/ml/h,并作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