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6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6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4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63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腰椎全板减压术后顽固下腰痛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分析腰椎全板切除术后残留下腰痛的原因,指导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6~2000年作者采用全椎板切除减压治疗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临床资料,69例获得5年以上随访的患者作为本组研究对象,使用日本骨科学会(JOA)标准对患者的神经功能和下腰痛程度进行评分,根据手术前后下腰痛程度的变化将病例分为无残存下腰痛(lowbackpain,LBP)组和残存LBP组,针对术前的临床和影像学参数,使用软件包SPSS13.0进行对数回归分析,确定术后残存下腰痛的临床预测因素,并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两组间比较和统计分析。[结果]术前腰椎前突角、腰椎活动度和手术减压范围与术后残存下腰痛密切相关。残存LBP组患者术前腰椎生理前突和活动度分别为(22.27°±3.12°)和(22.91°±2.31°),显著低于无残存LBP组患者的腰椎前突和活动度(37.23°±2.19°)和(31.66°±1.52°),P值分别为0.000和0.002;而残存LBP组的减压节段(2.77±0.19节)明显高于无残存LBP组(1.70±0.10节),P值为0.000。[结论]对于术前腰椎前突减小,腰椎活动度下降的椎管狭窄症患者单纯施行多节段的腰椎全板减压容易导致术后顽固性下腰痛的出现,应引起作者重视。  相似文献   
2.
武汉市3~5岁儿童牙齿酸蚀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调查武汉市3~5岁儿童的酸蚀症流行状况;评价儿童饮用饮料和饮食习惯、口腔卫生习惯与酸蚀症的关系。方法:随机抽样武汉市4所幼儿园3~5岁儿童共500人。对所有儿童进行酸蚀症和龋齿发病情况的临床检查以及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儿童每天消耗饮料或食物的频率,以及口腔健康行为。收集酸蚀症儿童和无酸蚀症儿童各20人,对其唾液pH值、流速和缓冲能力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武汉市3—5岁儿童酸蚀症的患病率为9.3%。儿童睡觉时含奶瓶、喝饮料的习惯与酸蚀症的发生呈正相关。酸蚀症儿童和对照组儿童唾液分析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预防酸蚀症应该减少酸性食物及饮料的消费量及频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研究手术与非手术治疗中央型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中央型颈脊髓损伤患者120例,手术治疗72例,其中前路手术28例,后路手术44例;非手术治疗48例。详细记录患者ASIA运动功能评分(AMS),对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2年时的AM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96例获随访,时间6个月~5年,21例失访,3例死亡。两组治疗后6个月、2年时AMS评分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6个月内非手术组6例出现并发症(6/48,12.5%),手术组4例出现并发症(4/72,5.6%),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手术治疗中央型颈脊髓损伤疗效可靠。早期手术能够解除脊髓压迫,稳定颈椎,促进脊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氟骨病胸椎管狭窄症手术后伤口血肿形成的原因,总结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方法采用后路全椎板减压术治疗312例氟骨病胸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短期内出现神经症状恶化并经MRI检查证实为血肿形成18例,一经确诊马上实施血肿清除术。结果所有病例二次手术后神经症状均获得不同程度的恢复,得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病例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延迟治疗的病例。结论手术后血肿形成是氟骨病胸椎管狭窄症治疗中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只有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清除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隐球菌白化突变化分子机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新生儿隐球菌白化突变分子机制,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新生隐球菌产黑素株与白化突变株进行比较研究,并进行PCR产物的克隆,构建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结果:发现白化突变株酚氧化酶结构基因(CNLAC1)在1715-2617bp之间大片段缺失(约450bp),而产黑色素株却无此缺失片菌病的预后和基因治疗提供可能的靶基因。  相似文献   
6.
饲料加工生产过程控制是饲料生产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采用微机控制配料加工系统,通过输入固定生产配方到计算机,由计算机动态检测称重传感器信号,并根据配方决策产生各执行机构的控制命令来实现配料生产的自动化,从而确保配料系统的准确性和效率.现场应用表明该控制系统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满足了饲料加工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后路减压侧块钢板内固定治疗中央管型颈脊髓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侧块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前、中柱完整的中央管型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颈椎前、中柱完整的中央管型脊髓损伤患者98例,其中42例采用后路减压侧块钢板内固定治疗,其余56例采用非手术治疗,记录患者ASIA运动功能评分(AMS),并对入院时、治疗后1个月、6个月以及24个月时AM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随访6个月至7年(平均28个月)。手术组随访39例,失访3例,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无死亡患者;非手术治疗组随访36例,失访20例,9例患者出现并发症,死亡2例。手术组患者治疗后脊髓功能显著改善,并发症少,疗效优于非手术治疗组(P〈0.05)。结论后路减压侧块钢板内固定治疗中央管型颈脊髓损伤手术操作简单,疗效可靠,减少并发症,能够彻底解除颈髓压迫,稳定颈椎,促进脊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和研究诺迪康胶囊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血管神经症患者的疗效。方法:以澄海区人民医院2011—2012年间收治的72例心血管神经症患者的资料为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以上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诺迪康胶囊联合β-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从HAMD评分和心血管神经症评分来看,两组患者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两组患者治疗前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治疗后HAMD评分、临床疗效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诺迪康胶囊联合β-受体阻滞剂能够有效的改善心血管神经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相较于单纯采用常规治疗有着明显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期前后联合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分期进行颈椎前后路手术,即首先行后路椎板减压或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后行前路短节段经椎间隙或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联合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28例,手术前后根据日本骨科协会评估分数(JOA)进行评分,随访12~120个月。通过JOA评分的改善情况,Odom’s分级随访结果及颈椎活动度的变化三方面对比单纯前路或单纯后路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结果采用前后路联合组第1次术后JOA评分为(12.40±0.65)分,第二次术后JOA评分为(14.05±0.19)分,改善率为76.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014,P0.05)。分别对比三种不同方式术后Odom’s分级进行评价,前后路联合组优良率为80.9%,三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0.024,Z0.05)。结论分期前后路联合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可充分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可得到比单纯前路及后路手术更好的减压效果,并避免了单纯后路减压破坏整体脊柱的稳定性和单纯前路减压整体颈椎活动度的丢失,降低了手术风险,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