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 研究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与定量CT测定的腹部皮下脂肪面积(SFA)、内脏脂肪面积(VFA)、肝脏脂肪含量的相关性,探讨正常范围内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对体内脂肪分布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19年1月于徐州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甲状腺功能异常、肝脏疾病及大量饮酒的患者,共126例患者纳入研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定量CT(QCT)工作站测量患者的SFA、VFA、肝脏脂肪含量,根据TSH正常范围,将TSH分为3组,即低水平组(0.3~1.6mU/L)、中水平组(1.61~2.9mU/L)和高水平组(2.91~5.0mU/L),比较不同水平的TSH与SFA、VFA、肝脏脂肪含量的差异,应用Pearson相关检验及多因素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在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中,TSH相对高水平组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白蛋白(HbA1c)、谷草转氨酶(ALT)、SFA显著高于低水平组(P<0.05),Spearman相关检验发现TSH与SFA(r=0.189,P=0.036)呈正相关,与VFA、肝脏脂肪含量无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TSH是SFA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TSH可作为腹部皮下脂肪增加的血清标志物,即使甲状腺功能在正常范围内,血清TSH可能参与体内脂肪分布的调节。  相似文献   
2.
对2005至2012年发表的关于妊娠期糖尿病与妊娠期糖耐量正常妇女血内脂素水平比较的病例对照研究进行检索,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估,采用stata12.0软件,应用随机效应模型,以合并的标化均数差(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SMD)对提取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并对发表偏倚进行评估,分析结果以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表示。结果:妊娠期糖尿病血内脂素与正常妊娠者无差别,SMD=0.680(-0.076,1.436)P=0.078。亚组分析显示,①相同的BMI条件下,妊娠期糖尿病血内脂素水平与正常妊娠者无差别,SMD=0.209(-0.936,1.354),P=0.720;②BMI高的GDM血内脂素高于正常妊娠者,SMD=1.198(0.162,2.233),P=0.023,差别有统计学意义;③孕中期的GDM血内脂素水平与正常妊娠者无差别,SMD=-0.620(-2.000,0.759),P=0.378;④孕晚期GDM血内脂素高于正常妊娠者,SMD=1.439(0.726,2.152),P=0.00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MI可能是血内脂素水平的影响因素,内脂素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无明显关系,妊娠期糖尿病孕晚期血内脂素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对前列腺癌细胞(LNCaP)增殖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浓度为0、1、10和100 nmol/L的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艾塞那肽处理LNCaP后,采用CCK-8法检测LNCaP细胞的增殖率;Hoechst/PI凋亡试剂盒检测LNCaP细胞的凋亡.结果 艾塞那肽作用LNCaP细胞24 h后,LNCaP细胞增殖率随艾塞那肽浓度的增加而降低(P<0.01).利拉鲁肽作用细胞24 h后,细胞增殖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P<0.01),对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无明显剂量依赖性.1 nmol/L和10 nmol/L的利拉鲁肽作用后的细胞增殖率显著低于相同浓度的艾塞那肽.结论 艾塞那肽、利拉鲁肽均能抑制LNCaP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4.
使用不同浓度(1、10、100、1000nmol/L)的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及GLP-1激动剂(艾塞那肽)干预MCF-7细胞,分别在干预后的24、48、72h,采用CCK-8法检测MCF-7的增殖情况。结果①利拉鲁肽作用MCF-7 24h后对细胞增殖无显著影响;作用48h后1000nmol组显著低于0、1、10nmol组,其余组间无显著差异;作用72h后10、100、1000nmol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1000nmol与100nmol组在各时间点无显著差异。②艾塞那肽作用MCF-7 24、48h后与对照组相比,在1~100nmol/L间呈剂量依赖性的抑制MCF-7增殖。作用72h后各浓度组的细胞增殖的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1000nmol组在各时间点对细胞增殖无显著影响。③艾塞那肽、利拉鲁肽对MCF-7细胞的抑制作用无显著时间相关性。④相同浓度的艾塞那肽作用48及72h后对MCF-7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利拉鲁肽。结论艾塞那肽、利拉鲁肽能够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和胰岛素、C肽变化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192例,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分别在0、30、60、120、180分钟测定血糖、胰岛素和C肽。根据胰岛素和C肽高峰出现时间分为胰岛素C肽分泌高峰同步组和胰岛素C肽分泌高峰不同步组,使用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程度、胰岛β细胞功能、Matsuda胰岛素敏感指数(Matsuda insulin sensitive index,Matsuda ISI)评估胰岛素敏感性。结果胰岛素C肽分泌高峰比较,同步组与不同步组C肽高峰均在120分钟,不同步组胰岛素高峰在60分钟,同步组在120分钟;同步组120分钟胰岛素、C肽(35.54±28.98)mU/L、(2317.02±973.21)pmol/L,高于不同步组(24.72±20.88)mU/L、(1956.93±657.22)pmol/L;同步组C肽曲线下面积(3.15×105±1.21×105)pmol×min高于不同步组(2.82×105±8.62×104)pmol×min。结论初发2型糖尿病行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和胰岛素、C肽释放实验显示,胰岛素、C肽释放高峰同步的患者实际胰岛素抵抗程度要高于不同步组,当两者不同步时,C肽释放试验更能反映2型糖尿病的真实病理生理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代谢特征及与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ol binding protein 4,RBP4)的关系?方法:收集新诊断的T2DM住院患者216例,根据是否合并NAFLD分为T2DM伴有NAFLD组144例和T2DM不伴NAFLD组72例?测量两组患者血压?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脂[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orol,LDL-C)?脂蛋白a(lipoprotein a,Lp-a)]?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尿酸(uric acid,UA)?肝功能[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 transpeptidase,γ-GGT)?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transarninase,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rninase,AST)]及RBP4,比较上述指标在两组间有无差异,并对相关指标做Logistic回归或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新诊断的T2DM伴有NAFLD患者的BMI?收缩压?舒张压均高于T2DM不伴NAFLD组,较正年龄?性别?BMI后,T2DM伴NAFLD患者的TG?TC?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γ-GGT?ALT?UA?RBP4显著高于T2DM不伴NAFLD组(P < 0.05)?2组FBG?HbA1c?HDL-C?LDL-C?Lp-a?AST在较正年龄?性别?BMI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RBP4?BMI?ALT是新诊断的T2DM合并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T2DM合并NAFLD组的RBP4与胰岛素抵抗指数?HbA1c?FINS?γ-GGT?UA显著相关(P < 0.05)?结论:新诊断的T2DM伴有NAFLD较不伴NAFLD患者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并与代谢综合征组分(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相伴发生;RBP4及BMI?ALT在预测T2DM合并NAFLD风险方面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阳性对其血糖?血脂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新发T2DM合并甲亢患者30例,根据TRAB滴度分为抗体阳性组(A组:TRAB>1.5 IU/L)和抗体阴性组(B组:TRAB≤1.5 IU/L);单纯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C组)?检测3组患者体质指数(BMI)?血清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值?统计学检验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秩和检验?结果:3组之间年龄?FBG和HDL没有显著性差异(P > 0.05)?A组和B组的BMI?TG和TC都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A组和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3组间LDL-C和HbA1c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P < 0.05)?结论:TRAB阳性的甲亢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血脂水平低于TRAB阴性者?自身免疫异常对糖脂代谢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桑谊荃 《医学综述》2013,19(9):1660-1662
绝经女性代谢综合征发病率较绝经前明显增加,使绝经女性心血管患病风险增加。腹型肥胖、胰岛素抵抗是代谢综合征发生的重要的病理生理基础,绝经女性最重要的生理变化是体内雌激素的下降,使女性肥胖及相关疾病患病率增加,提示雌激素减少与腹型肥胖、胰岛素抵抗发生密切相关。现就近年来雌激素与腹型肥胖、胰岛素抵抗相关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社区人群中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患者血尿酸与肾小球滤过率(GFR)的相关性,评估空腹血糖水平与血尿酸的交互作用对GFR的影响。方法: 选择徐州地区2016年在徐州市中心医院体检者11 07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空腹血糖水平分为正常血糖组(空腹血糖3.8~6.0 mmol/L)和空腹血糖受损组(空腹血糖6.1~7.0 mmol/L)。比较两组血压、BMI、血脂、γ-谷氨酰转肽酶(GGT)等相关生化指标。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采用中国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资料校正的MDRD公式。空腹血糖受损组血尿酸与eGFR的关系采用一般线性回归方程。结果: 随着血尿酸的增高,空腹血糖受损患者的eGFR呈降低趋势,趋势P 值<0.001;校正性别、年龄、BMI、血压、血脂等指标后,eGFR仍随血尿酸的升高而降低,其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0.001)。空腹血糖水平与血尿酸对eGFR的变化存在交互作用(P=0.035)。结论: 血清尿酸水平是空腹血糖受损患者eGFR的独立危险因素,且空腹血糖受损合并高血清尿酸水平会使eGFR进一步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GGT)与空腹血糖(FBG)的相关性。方法对江苏高邮地区人群分层随机抽样,纳入分析4248人,检测血清GGT、FBG及相关代谢指标;根据FBG水平分为A组2389人(FBG<5.6mmol/L)、B组1677人(5.6≤FBG≤6.9mmol/L)和C组182人(FBG≥7.0mmol/L)。结果 A、B、C三组GGT水平依次增高,男性高于女性(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GGT与FBG独立相关,女性较男性更显著。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第4四分位GGT水平与第1四分位相比,FBG升高(≥7.0mmol/L)的比值比(OR)(95%CI)值,男性为3.17(1.34,7.46),低于女性7.00(3.01,14.93)。结论 GGT是FBG升高的风险预测因子;女性FBG升高的风险高于相同GGT水平的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