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8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早期帕金森病(PD)患者项目记忆及源记忆的特点。方法对25例早期PD患者(PD组)及25名健康对照者(正常对照组)进行MMSE、词汇流畅性测试(VFT)、数字广度(DS)、stroop色词试验、听觉词汇学习测试(AVLT)以及项目记忆、源记忆检查,并进行比较。结果 PD组和正常对照组MMSE、VFT、DS、stroop色词试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D组AVLT即刻回忆评分显著降低(P0.05),延迟回忆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D组源记忆正确度显著降低(t=-2.800,P0.05),记忆区别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62,P0.05)。结论早期PD患者的情景记忆障碍主要表现为源记忆障碍,项目记忆却相对保留,可能与其额叶功能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2.
婴儿Wernicke氏脑病致双基底节区损害5例报告孙中武尹长林婴儿Wernicke氏脑病CT上可表现为双基底节区低密度灶,国内少见报道。现将我们所遇5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5例中男4例,女1例,年龄为5~10个月。均来自农村稻米产区。发病季节多在6~8...  相似文献   
3.
帕金森病患者注意网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注意网络状况.方法 运用注意网络测试,对确诊的PD患者(28例)和对照组(28名)进行注意网络检查.结果 PD组注意网络检查正确率(98.4%±0.3%)低于对照组(99.2%±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61.500,Z=-2.160,P<0.05).PD组的定向网络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5.7±31.1)ms,(43.5±32.3)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26.00,Z=-2.720,P<0.01).PD组的执行控制网络、警觉网络效率[(97.4±63.1)ms,(35.0±41.0)ms]与对照组比较有改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65、Z=-1.082,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执行网络功能和Hoehn-Yahr分级呈正相关(r=0.794,P<0.01),警觉网络与Hoehn-Yahr分级呈负相关(r=-0.379,P=0.047),定向网络与其无相关性(r=-0.119,P=0.546).结论 PD患者存在定向网络的损害,警觉和执行控制注意网络随病程进展而损害加重,提示神经解剖结构和神经递质可能和不同注意网络有关.  相似文献   
4.
尹长林  余永强  田仰华  汪凯 《安徽医药》2019,40(10):1087-1090
目的 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NPS)与海马及其亚区灰质体积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记忆障碍门诊的20例AD患者作为AD组,同期选择体检中心及门诊的2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所有被试者均进行成套神经心理学评估,采集其结构核磁共振数据。基于感兴趣区水平,探索NPS与海马及其亚区灰质体积的相关性。结果 AD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及神经精神问卷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组患者双侧海马及左海马情感、认知和感知亚区灰质体积较对照组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D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与左海马认知亚区(r=0.456,P=0.043)和感知亚区(r=0.537,P=0.014)的灰质体积呈正相关。结论 AD患者中存在明显的精神行为症状,左海马感知及认知亚区灰质体积异常可能是AD发生精神行为症状神经机制中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5.
以神经系统症状首发的全身肿瘤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尹长林  尹世杰 《安徽医学》2004,25(5):404-405
目的 探讨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的全身肿瘤的神经系统病变特点 ,以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 1990年 1月~ 2 0 0 4年 1月收治的 3 2例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全身肿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以神经系统症状首发的全身肿瘤患者神经系统表现多样而复杂 ,首发症状以头痛、呕吐、肢体运动障碍、脑神经麻痹、癫痫样发作为常见 ,原发部位肿瘤症状隐蔽或不表现 ,容易误诊。脑脊液细胞学、骨穿、头颅CT/MRI、胸片及或胸部CT、胃镜、颅底平片等可帮助确诊肿瘤病灶 ,必要时可行脑活检术以协助诊断。结论 对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的老年患者 ,一般情况差 ,经治疗效果不明显 ,应及时行全面检查以除外全身肿瘤 ,提高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6.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中D 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的变化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集 5 3例发病 2 4h内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 ,测定其血浆中D 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含量 ,并与 4 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 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并与梗死灶大小及病情轻重明显相关。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凝血纤溶系统异常 ,血浆D -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检测对脑梗死患者的诊断及病情判断、溶栓的效果评价及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阿尔茨海默病的前瞻性记忆损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前瞻性记忆(prospective memory,PM)改变的特征,初步了解基于事件的前瞻性记忆(EBPM)和基于时间的前瞻性记忆( TBPM)在早期AD患者中的损害情况。方法 建立前瞻性记忆的神经心理学测验方法,测试20例AD患者(AD组)以及年龄、教育程度相匹配的20例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amnesia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aMCI)患者(aMCI组)及30名健康人(NC组)。结果 与NC组及aMCI组前瞻性记忆(2.23 +0.77、4.83+1.09,1.00+1.03、3.10±1.52)及情景记忆成绩(0.70±0.12、0.66 +0.16,0.45±0.07、0.54±0.10)相比,AD组的成绩(0.20±0.41、2.05±1.43,0.33±0.12、0.32±0.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EBPM的成绩差异更明显(t=-2.792,P<0.01;t=-10.761,P<0.01)。结论 早期AD患者的记忆障碍不仅表现为情景记忆的损害,前瞻性记忆损害可能更为突出,且AD的前瞻性记忆损害与aMCI患者呈现了一致性,提示前瞻性记忆的早期测查可能会有利于AD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含量及全血血小板5项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自2002年9月至2004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3例。患者在发病后24h内抽肘静脉血抗凝。测定其血浆D—D、Fbg含量及全血血小板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比积(PCT)、大血小板比率(P—LCR),并与5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患者和对照组均未接受任何止血、凝血药物。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D、Fb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L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MPV、PDW、P—LC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CT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血浆Fbg含量升高和MPV增大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观察D-D、Fbg、PLT、MPV、PDW及P—LCR的变化对脑梗死的诊断和病情判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患者(aMCI)内隐记忆概念性启动和知觉性启动损害的特征。方法采用分类产生和图片辨别对35例aMCI患者和35名正常老年人的内隐记忆(概念性启动和知觉性启动)进行测试,同时进行外显记忆(即刻回忆、延时回忆、延时再认)和其他神经心理学背景测试,并进行组间比较和分析。结果与正常老年组相比,aMCI患者组即刻回忆、延时回忆、延时再认、概念性启动成绩均差于正常对照组(P0.01)。两组在知觉性启动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概念性启动成绩与词汇流畅性成绩呈正相关(r=0.74,P0.01)。结论aMCI患者外显记忆及内隐记忆的概念性启动存在损害,且其概念性启动损害可能与其额叶功能减退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患者的前瞻性记忆障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amnesia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aMCI)患者前瞻性记忆(prospective memory,PM)改变的特征,初步了解基于事件的PM(event-based prospective memory,EBPM)和基于时间的PM(time-based prospective memory,TBPM)在aMCI患者中的损害情况.方法 建立PM的神经心理学测验方法,对30例aMCI患者以及年龄、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30名健康老年人进行测试.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EBPM:(2.33±0.66)分、TBPM:(4.90±1.03)分]相比,aMCI组的EBPM成绩[(0.90±1.09)分]和TBPM成绩[(4.23 ±1.1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143,P<0.01;t=-2.383,P<0.05).结论 aMCI患者的记忆障碍不仅表现为回顾性记忆(retrospective memory,RM)损害,PM损害可能更为突出,且EBPM的损害程度大于TBPM和RM,提示EBPM的测查可能有利于aMCI的早期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