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6 毫秒
1.
目的观察靶向解偶联蛋白2(UCP-2)基因小干扰RNA(siRNA)慢病毒转染对胰腺腺泡细胞AR42J坏死、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构建靶向UCP-2基因siRNA慢病毒载体,转染AR42J细胞(实验组),并设立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荧光显微镜镜检确定感染效率,实时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的UCP-2 mRNA。以1×108mol/L的蛙皮素刺激AR42J细胞,采用Annexin V/PI双标流式细胞仪检测蛙皮素刺激后不同时间点AR42J细胞的坏死率和凋亡率,同时检测细胞内的ATP、活性氧簇(ROS)。结果成功构建了滴度为5×108TU/mL的UCP-2基因siRNA慢病毒载体;实验组细胞UCP-2 mRNA表达明显降低,各时间点AR42J细胞凋亡率及其ROS、ATP水平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均<0.05),细胞坏死率则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靶向UCP-2基因siRNA慢病毒转染可抑制AR42J细胞的UCP-2基因表达,促进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坏死,其作用机制与其增加AR42J细胞内ROS、ATP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HBsAg阳性原发性肝癌根治切除术后血清HBV DNA水平对肝癌复发的影响.方法 HBsAg阳性原发性肝癌72例行根治性切除并经病理证实,检测术后1,3,6月血清HBV DNA水平、肝功能、复发时间与临床病理资料,行并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后不同时期血清HBV DNA水平变化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 DNA高水平、低水平、阴性组的术后2年复发率和中位复发时间分别为70%、45.57%、36.36%和14、34、41月,高水平与低水平、阴性组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肝癌术后复发危险因素为门静脉分支癌栓、血清HBV DNA水平和肿瘤分化程度(P<0.05).结论 肝癌根治术后血清HBV DNA持续高水平是肝癌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NOTCH4基因表达对肝细胞癌血管生成拟态(VM)形成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2014年间85例病理确诊为肝细胞癌的组织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PAS/CD31双染检测NOTCH4表达与VM的相关性;在体外三维细胞培养体系中靶向抑制肝癌细胞NOTCH4的表达,观察其对VM管状结构形成的影响。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处理数据。结果 VM阳性的组织标本中NOTCH4高表达(P=0.019);siRNA组相对于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NOTCH4基因的mRNA表达(P值分别为0.007、0.003)及蛋白表达(P值均为0.000)均明显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靶向抑制NOTCH4的表达影响肝癌细胞在三维细胞培养体系中VM管状结构的形成。结论 NOTCH4基因表达影响肝细胞癌中VM的形成,可能成为肝细胞癌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4.
HBV感染肝癌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与手术近期疗效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血清HBVDNA水平与HBV感染原发性肝癌手术治疗近期疗效的关系.方法 100例HBsAg 阳性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病例,检测术前、术后1周血清HBVDNA,与各项临床指标,术后血ALT、TB峰值及肝功能恢复时间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术前HBVDNA阳性率达79%,肝切除前后血清HBVDNA水平变化无显著性差异(配对t检验P=0.204);术前血清HBVDNA水平与肝癌切除后血清ALT峰值及肝功能恢复时间呈显著性正相关(P相似文献   
5.
肝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漏诊原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肝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associated with hepatolithiasis,HCCH)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确诊时多数已属晚期,总结其漏诊原因,对提高对该病认识及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肝癌根治术后HBVDNA活跃复制病人应用拉米呋啶治疗对肿瘤复发的影响.方法 将41例原发性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血清HBVDNA>105 copies/ml病人随机分2组:治疗组21例(手术切除+拉米呋啶),对照组20例(单纯手术切除);同期22例肝癌根治术后HBVDNA <500 opies/ml病人作阴性组.观察各组术后血清HBVDNA、ALT水平、e抗原表达、复发时间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1年HBVDNA清除率为76.2%和15%(P<0.01),e抗原转阴率为45.5%和22.2%(P>0.05);治疗组、对照组、阴性组术后1年肝癌复发率分别为28.98%、50%、22.73%,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22),与阴性组无差异(P=0.508);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中位复发时间分别为20个月和11个月(P=0.043).结论 肝癌根治术后HBV活跃复制者应用拉米呋啶治疗可提高HBVDNA清除率,有助于延长肿瘤复发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T1-MMP)表达对肝细胞癌血管生成拟态(VM)形成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构建靶向MT1-MMP的RNA干扰质粒载体,转染肝癌细胞系Bel7402,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干扰效果;在体外三维细胞培养体系中观察其对VM管状结构形成的影响;Transell侵袭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结果 靶向抑制MT1-MMP的表达下调肿瘤细胞侵袭能力,影响肝癌细胞在三维细胞培养体系中VM管状结构的形成。结论 MT1-MMP表达影响肝细胞癌VM的形成,可能成为肝细胞癌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8.
文章概述我国和美欧日对放射性药品的监管政策和注册审批现状,从监管角度为促进我国放射性药品的发展提供参考建议。通过分析我国和美欧日放射性药品的注册路径、法规指南等,对国内放射性药品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总结,以进一步完善我国放射性药品的相关法规及指南,并建议鼓励以临床为导向的放射性药品研发,注重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9.
乙型肝炎病毒对原发性肝细胞癌手术治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治疗对乙型肝炎(HBV)病毒活动状态的影响及HBV的活动状态对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手术治疗后肝功能近期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HBV DNA定量PCR及生物化学方法检测68例HBsAg均为阳性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手术治疗患者术前、后近期(1个月)HBV DNA的拷贝数,了解HBV活动状态及术前、后近期肝功能的变化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手术治疗后,HBV活跃程度明显增强,HBV拷贝数明显增加,术后组较术前组有显著意义的升高(P<0.01),手术治疗前不同的HBV活跃程度可显著影响治疗后近期肝功能变化,随着HBV活跃程度增强,手术治疗后近期肝功能受损程度也显著增强(P<0.01)。结论:肝癌切除术是目前公认的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主要手段,本研究显示手术治疗促使HBV复制,HBV复制又导致肝功能的明显损害,HBV活跃程度将对肝癌的手术治疗产生一定负面影响,在强调以手术为主的治疗同时,为了提高手术治疗疗效,要注重术前对HBsAg阳性的患者进行抗病毒药物治疗(包括HBV DNA拷贝数<500的患者),加强营养保肝治疗,提高肝脏储备,尽可能降低HBV活性,术后要密切监测HBV的活性及肝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外科手术、肝动脉介入栓塞(TAE)及保守治疗等方法共收治36例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患者,总结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术后并发症及疗效预后。结果:①临床表现:突发右上腹痛、晕厥、伴胸闷、面色苍白、冷汗等休克征象;不同程度的贫血;收缩压低于90mmHg(63.9%)。B超和/或CT检查:提示肝占位性病变,腹腔积液;诊断性腹穿,有25例抽出不凝固血。②手术治疗组:急诊肝癌切除21例、肝动脉结扎 缝合止血3例,单纯缝合填塞止血3例,均达到止血目的,6例术后肝功能不全,4例右胸腔积液;无手术死亡。2例术后肝功能恢复后行二期肝癌切除。0.5、、1、2、3年生存率为77.8%、59.3%、40.7%、18.5%。③介入治疗组:肝动脉造影均显示典型肿瘤血管及肿瘤染色,其中7例手术后出血完全控制,1例出血控制后2天再出血行开腹手术填塞止血。无手术死亡,3例术后肝功能不全。④保守治疗2例,1例保守1周后行肝癌切除,1例恶化出院。结论:诊断性腹穿及肝胆B超、CT检查是肝癌破裂出血诊断治疗的关键;对肝功能尚可,癌肿估计可切除,中重度或难以纠正休克者应急诊手术治疗;肝功能损害不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