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克雷伯菌属医院感染6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医院内克雷伯菌属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好发部位,危险因素,药敏,了解克雷伯菌属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情况。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12月61例克雷伯菌属医院感染患的临床资料进行诊治及预后因素的分析。结果:医院克雷伯菌属感染率为4.72%,好发于呼吸道(91.04%),以肺炎克雷伯菌最多,感染均有严重的基础疾病,大多使用过广谱抗菌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或接受过侵袭性操作;产ESBLs克雷伯菌属占24.7%,对1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常ESBLs克雷伯菌属,与使用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长期住院,机械通气治疗,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有关。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尤其是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减少侵袭性操作,积极治疗原发病,加强无菌操作意识,有利于预防医院克雷伯菌属,尤其是产ESBLs克雷伯菌属感染。  相似文献   
2.
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早期诊断和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吸虫病肝纤维化(SHF)是由血吸虫感染人体后,虫卵致肝内血管阻塞或虫卵及其肉芽肿分泌成纤维细胞刺激因子(FSF)等,使肝内纤维组织(尤其是胶原)增生过多、降解和吸收减少所致的病理过程。SHF可进一步发展致肝小叶结构改建、假小叶及结节形成即为血吸虫病肝硬化。慢性血吸病均有一定程度肝纤  相似文献   
3.
我院从1994年7月~1997年2月,对22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伴截瘫采用脊椎前路减压,椎体间植骨Kaneda内固定术,获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2例,男20例、女2例;年龄34~48岁。损伤部位T_(12)9例、L_113例。 1.2 影像学检查 全部病例都摄胸腰椎X线正、侧位片及CT扫描。骨折类型均为爆裂性骨折,按照Denis爆裂型骨折分型:上终板破裂11例,下终板破裂5例,上、下终板破裂4例、椎体一侧严重压缩粉碎2例;脊柱畸形按Dickson方法测量X线片脊柱伤压缩程度结果向后成角15°以内3例,15~20°16例,大于25°3例。CT扫描示椎体后壁突入椎管5.3~9.1mm,平均为7.8mm。CT扫描椎管侵犯按Wolter分型1度4例,2度16例,3度2例。  相似文献   
4.
刘自贵  谭成  陈敏  李大江 《四川医学》2000,21(12):1104-1105
阴沟肠杆菌已成为引起医院肺部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 [1] ,本文就我院 1995年 1月至 2 0 0 0年 3月确诊为阴沟肠杆菌肺部感染 78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符合卫生部医院肺部感染诊断标准 [2 ] ,痰培养 2次或 2次以上阳性 ,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胸部 X照片确诊。 78例肺部阴沟杆菌感染患者中男性 51例 ,女性 2 7例 ;年龄 16~ 82 ( 4 9.61±12 .2 4 )岁。住院时间 9~ 2 2 1( 4 0 .12± 14.16)天。 78例均有严重基础疾病 (表 1) ,其中有 2 ,3,4种并发病者分别为 2 1( 2 6.92 % ) ,11( 14.1% )及 8例 ,5例为多器官…  相似文献   
5.
埃博拉出血热( EHF)是由埃博拉病毒( EBOV)引起的急性出血性传染病。 EHF在非洲多次发生较大规模流行。2014年主要流行于西部非洲的几内亚、塞拉利昂、利比里亚等多个国家。主要经接触患者的血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传播。临床主要特征为急性发热,伴肌痛、出血、皮疹,以及肝脏、肾脏损害。严重病例可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或多器官功能衰竭( MOF)。病死率达50%~90%。电镜法检测病毒或病毒分离、病毒抗原检测、基因检测是确诊的依据。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早期诊断及时隔离EHF患者对控制传染源十分重要。接触者须严格执行防护措施。 EHF预防性疫苗研究尚在进行中。目前采取综合治疗原则,主要包括支持与对症处理,控制出血,防治低血容量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和MOF等。干扰素( IFN)、EBOV单克隆抗体、恢复期血清治疗等均在探索中。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1994年3月-1998年3月间收治的16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回顾,探索首选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重要性,说明了手术治疗可避免一些保守治疗所无法避免的并发症。肯定了手术治疗的疗效,手术治疗有利于骨折解剖复位,术后可早期活动。骨盆不稳定性骨折手术治疗@刘自贵$重庆市外科医院!400000@王瑞峰$重庆市外科医院!400000  相似文献   
7.
乙型肝炎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30例(68例次)乙型肝炎(乙肝)患者和35名正常人的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T Ⅱ)水平。结果表明,30例乙肝患者AT Ⅱ明显高于35名正常人;各型乙肝患者AT Ⅱ升高值与病情轻重一致,8例肝肾综合征(HRS)患者ATⅡ显著高于未并发HRS者。用巯甲丙脯酸(CPT)治疗后,ATⅡ明显下降,肾功能改善。提示AT Ⅱ升高可能是HRS发生的原因之一,CPT可能抑制了ATⅡ的产生,对HRS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8.
骨盆骨折一般由于车祸或高处坠落伤所致,占全身骨折的3%~10%,其中7%~20%为不稳定性骨折。我院自1994年3月~1998年3月对16例不稳定骨盆骨折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现报告如下。临 床 资 料1.一般资料:本组男13例,女3例;年龄20~57岁,平均38.5岁。致伤原因:车祸伤13例,坠落伤3例。手术时间为伤后5~15天,平均7天。全部病例均摄骨盆平片、骨盆入口位片、骨盆出口位片。在3种不同投影片上测量骨折或骶髂关节脱位距离。本组骨盆骨折按照Tile分型:B2型3例,B3型3例,C1型5例,C2型5例。2例伴有膀胱破裂,1例伴有尿道断裂,3例伴有坐骨神…  相似文献   
9.
阴沟肠杆菌感染及其药物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目的 了解阴沟肠杆菌感染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状况。方法 调查107例阴沟肠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诊断及抗生素敏感性。结果 严重创伤、烧伤占23.26%,癌症、白血症31.78%,大手术者占40.19;51.40%患者有2~4种并发症;80.37%接受过侵入性诊疗操作;71.9%用过各种抗生素;呼吸道感染占51.4%;分离出阴沟肠杆菌120株,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泰能)、环丙沙星、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的敏感性分别为62.26%、70.48%及53.77%;治疗有效率74.77%。结论 积极治疗原发病,增强无菌操作意识,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有利于预防阴沟肠杆菌感染。  相似文献   
10.
国产柱晶白霉素的临床效果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择呼吸道、尿道、口腔、耳等部位感染及钩体病非重症者70例(病原学阳性75.7%)。随机以国产柱晶白霉素治疗40例及红霉素治疗30例对照观察。柱晶白霉素组420mg一日三次。3~21日痊愈~显效率76%,无效12.5%,清除革兰氏阳性球菌为90.1%,且对耐红霉素者多敏感,而革兰氏阴性杆菌耐药,对淋球菌效果差,仅有消化道反应7.5%。红霉素组375mg,一日三次,3~30日痊愈~显效率77.4%,无效9.7%,清除革兰氏阳性球菌81.3%,对丙型链球菌和淋球菌效果差,消化道反应为23.3%。显示柱晶白霉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生素,特别适于门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