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6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不同剂量染料木黄酮及其代谢产物在大鼠尿中的排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染料木黄酮及其葡萄糖醛酸化代谢产物在大鼠尿中的排泄动力学。方法:将染料木黄酮制成混悬液,按6.25、12.5、50mg.kg-1给大鼠灌胃,于灌胃后不同时间收集尿液,用葡萄糖醛酸酶溶液处理尿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尿液中染料木黄酮及其葡萄糖醛酸化代谢产物的浓度。结果:6.25、12.5、50 mg.kg-1时,累积以原形经尿液排泄的药物分别为34.79±10.83、187.30±69.96和213.56±30.58μg,累积经尿液排泄的总药物(原形药物+葡萄糖醛酸化药物)分别为217.79±52.06、583.05±106.92和1108.37±88.14μg,累积经尿液排泄的葡萄糖醛酸化代谢产物分别占尿液排泄总量的84.03%、67.88%和80.73%。结论:染料木黄酮在大鼠尿液中主要以葡萄糖醛酸结合形式排泄,原形及其葡萄糖醛酸化代谢产物的排泄呈现明显的非线性剂量依赖性特征。  相似文献   
2.
染料木黄酮在雌雄大鼠肝微粒体中的代谢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染料木黄酮在♀、♂大鼠肝微粒体中的代谢差异。方法制备♀、♂大鼠肝微粒体,确定染料木黄酮代谢的酶动力学条件,分别用CYP1A2抗体和选择性CYP1A2抑制剂呋喃茶碱与大鼠肝微粒体和染料木黄酮共同温孵,测定染料木黄酮在♀、♂大鼠肝微粒体中的代谢速率,评价♀、♂大鼠CYP1A2的相对百分比活性。结果在CYP1A2抗体浓度为1∶400,孵育时间为30 m in条件下,♂大鼠肝微粒体代谢染料木黄酮的相对代谢率为(20.95±2.13)%,♀动物为(13.73±1.26)%。在选择性CYP1A2抑制剂呋喃茶碱浓度为3.125μmol.L-1,孵育时间为30 m in条件下,♂动物为(58.02±3.35)%,而♀大鼠肝微粒体代谢染料木黄酮的相对代谢率为(43.82±2.65)%,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染料木黄酮在♂大鼠肝微粒体中代谢较♀大鼠快,提示♂大鼠肝微粒体CYP1A2酶活性高于♀大鼠。  相似文献   
3.
地塞米松前体药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 葡聚糖 (平均Mr76 000)前体药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地塞米松 (dexamethason,Dex)及其前体药按 5μmol/kg给大鼠i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监测前体药在大鼠胃肠道不同部位释放出Dex的动力学过程及血药浓度.结果: Dex前体药ig后,Dex主要分布在盲肠和结肠内容物及黏膜中,在胃及小肠近端的内容物中检测不到药物释放,Dex吸收缓慢,tpeak为 6 2h,血浆药物峰浓度Cmax为 149μg/L,AUC为 1364μg/(h·L).Dexig后,药物主要分布在胃、小肠近端及小肠远端内容物及黏膜中,药物吸收迅速,tpeak为 2 2h,血浆药物峰浓度Cmax为 2120μg/L,AUC为11 875μg/(h·L).结论: Dex 葡聚糖前体药可将Dex转运到盲肠和结肠,显著减少了Dex的吸收,提高了结肠局部药物浓度,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治疗炎症性肠病的药物.  相似文献   
4.
冉玉华  刘新友 《中国药房》2011,(17):1566-1568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雷米普利拉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ARB)氯沙坦单用及联用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小鼠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2只C57BL/6小鼠随机均分成4组,包括对照组(生理盐水)、氯沙坦(8mg·kg-1)组、雷米普利拉(50μg·kg-1)组和氯沙坦+雷米普利拉(8mg·kg-1+50μg·kg-1)组,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于再灌注前5min静脉推注给药。术中监测相关指标如动脉血压、左室重量/体重(LVW/BW)、危险区域/左室重量比(AR/LV)、心率等,之后处死小鼠,对组织进行染色观察,以心肌梗死面积/危险区域(IS/AR)值作为保护心肌组织的检测指标。结果:各组小鼠动脉血压、LVW/BW、AR/LV和心率等无显著性差异;雷米普利拉和氯沙坦单用及联用组IS/AR值分别为(21.8±2.3)%、(20.8±3.2)%和(18.4±2.4)%,与对照组(39.6±2.0)%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单用组与联用组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雷米普利拉和氯沙坦均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心肌保护作用,但2药联用作用并不优于2药单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生物介质中1,4-二氢-2,6-二甲基-4-(3硝基苯基)-3,5-吡啶二甲酸甲戊酯(MN9202)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 方法:分别以细胞和大鼠血浆作为生物样本,用乙醚对含药Caco-2细胞裂解液及血浆样品进行预处理,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生物样本中的原形药物的浓度. 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MN9202和干扰物质能够实现较好的分离,测定细胞样品的工作曲线回归方程为Y=0.0048X 0.0592,r=0.9997,n=7 (P《0.01),线性范围为20~500 mg/L. 测定血浆样品的工作曲线回归方程为Y=0.0058X 0.1468,r=0.9998,n=7(P《0.01),线性范围为20~500 mg/L. 结论:所建立的分析方法简便、稳定、灵敏、准确,可用于生物介质中MN9202的浓度检测.  相似文献   
6.
地塞米松当归多糖前体药在大鼠体内的结肠靶向释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以当归多糖为载体的地塞米松前体药在大鼠胃肠道内的转运及活性药物的释放情况。方法:地塞米松及其当归多糖前体药按1.96mg·kg-1(以地塞米松量计)给大鼠灌胃,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地塞米松在大鼠胃肠道不同部位的分布及血药浓度变化。结果:地塞米松当归多糖前体药灌胃后,释放出的地塞米松只分布在盲肠和结肠的内容物及粘膜中,在胃和小肠的内容物及粘膜中未检测到地塞米松释放;释放出的地塞米松吸收缓慢,达峰时间(tmax)为7.2h,血浆药物峰浓度(Cmax)为42μg·L-1,曲线下面积(AUC)为334μg·h·L-1。地塞米松灌胃后,药物主要分布在胃、小肠近端及小肠远端的内容物和粘膜中,药物吸收迅速,tmax为2.2h,Cmax为2120μg·L-1,AUC为11875μg·h·L-1。结论:以当归多糖为载体的地塞米松前体药具有良好的结肠定位转释作用,有可能成为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结肠炎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了庆大霉素在体外对肾小管上皮细胞内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庆大霉素(100mg·L-1)作用于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用MTT法检测庆大霉素对HK-2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blot法观察了HSP70蛋白表达的改变,采用RT-PCR法检测HSP70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庆大霉素在作用HK-2细胞24、48、72h后,MTT吸光度值为0·166±0·02、0·181±0·009、0·237±0·016,均低于对照组0·187±0·011、0·32±0·016、0·515±0·035(P<0·01);HSP70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17、86±21、89±25,均高于对照组6±3、4±3、7±2(P<0·01);还可增加HSP70蛋白和mRNA表达(P<0·01)。结论庆大霉素在降低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系细胞增殖活力的同时,增加HSP70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当归多糖前体药(dexam-ethasone Angelica sinensis polysaccharide prodrug,DEX-AP)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治疗作用及副作用。方法:采用TNBS的45%乙醇溶液(50 mg.ml-1)灌肠诱导实验性UC大鼠模型,分别采用0.25μmol.kg-1.d-1地塞米松(DEX)及0.05、0.25、1.25μmol.kg-1.d-1DEX-AP(以地塞米松含量计)灌胃治疗7 d。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数后处死动物,取肾脏、脾脏和结肠称重。计算结肠溃疡面积后,取部分结肠粘膜组织测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部分结肠组织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后进行光镜观察。结果:TNBS诱导的UC大鼠经0.05、0.25、1.25μmol.kg-1.d-1DEX-AP治疗7 d后,与模型组比较,DEX组结肠重量未见明显变化,而DEX-AP各组结肠重量均明显降低(P<0.05);DEX组与DEX-AP各组的结肠组织MPO酶活性均显著降低,且DEX-AP降低MPO酶活性具有剂量依赖性。0.25μmol.kg-1.d-1DEX使UC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数、胸腺及脾脏重量均显著降低(P<0.01);0.05、0.25μmol.kg-1.d-1DEX-AP对UC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数、胸腺及脾脏重量未见明显影响(P>0.05);1.25μmol.kg-1.d-1DEX-AP对脾脏重量未见明显影响,却使胸腺重量及外周血淋巴细胞数降低,但仍显著高于0.25μmol.kg-1.d-1DEX组(P<0.01)。UC大鼠经1.25μmol.kg-1.d-1DEX-AP治疗后,结肠粘膜组织结构基本恢复正常。结论:DEX-AP对TNBS诱导的实验性UC大鼠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且副作用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