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探讨交感神经在人颈后纵韧带的分布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新鲜胎儿尸体6具,分别从C2/3、C4/5、C6/7三点取后纵韧带,每点先取一张切片进行氯化金染色确定神经的存在,再采用乙醛酸法对冷冻切片交感神经进行特异性染色。借助Simple PCI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胎儿颈后纵韧带上有大量交感神经分布,或纵形排列或交织成网。交感神经分布密度为C2/3>C4/5>C6/7(F=6.13,P<0.05)。结论分布于颈后纵韧带上的交感神经受颈椎节段不稳或骨质增生激惹,可能在颈椎病颈性眩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miRNA-146在甲状腺癌( T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BRAF基因突变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40例甲状腺癌组织、40例正常组织中miRNA-146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根据染色程度和阳性细胞数进行综合评分;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对甲状腺癌中BRAF突变进行检测,同时分析miRNA-146表达水平与BRAF突变之间的相关性。对TC患者作1~2年的随访,以观察其生存期。结果40例TC患者中,13例患者miRNA-146呈阳性(32.5%),27例患者呈阴性(67.5%);30例正常受试者miRNA-146呈阳性(90.0%),10例患者呈阴性(1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6.708,P=0.000);TC患者miRNA-146的阳性表达与TC患者的临床分期、肿瘤直径及是否发生肿瘤包膜侵犯、淋巴结转移、BRAF突变等因素密切相关( P<0.05);miRNA-146阴性与阳性患者中,总体生存期未发现显著差异( P=0.425)。结论 miRNA-146在TC组织中呈低表达,与BRAF突变、TC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5.
<正>阴囊坏疽是一种较罕见的疾病,是阴囊、阴茎、会阴、肛周、腹部组织迅速发生的协同性坏死性筋膜炎,该病起病急、发展快、病死率高,是泌尿生殖系统急重症之一。该病在临床上误诊率较高,为提高该病的诊疗水平,总结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13年6月6例阴囊坏疽病例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探讨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6例患者,年龄30~82岁,平  相似文献   
6.
民间验方地龙液在治疗百日咳、带状疱疹方面具有廉、便、验的特点 ,现介绍如下。治疗方法地龙液的制取 :取鲜地龙 50 0 g,置清水中 1 h左右 ,洗净后放于干净盆内。取白糖 1 50 g,撒入并搅拌 ,即见有地龙液体迅速渗出。约 1~ 2 h后即可得大量渗出液。将渗出液用纱布过滤 ,至滤不出时再加少许清水冲滤 ,以充分得到渗出液 ,约 30 0~50 0 ml。最后将此液置高压消毒器内消毒、冷却备用。如仅作为外用可不必消毒。用于治疗百日咳时可口服 ,每日 2次 ,1~ 3岁者每次 1 0 ml,4~ 6岁者每次 2 0 ml,>7岁者每次30 ml;用于治疗带状疱疹时可取地龙液适…  相似文献   
7.
1 病例资料男,38岁。因两侧颞颌部疼痛2天来诊,按颞颌关节炎予泼尼松5mg、布洛芬0 3g口服无效,次日渐出现张口困难、四肢肌肉阵发性疼痛。追问病史,发病前1周在田间劳动时右膝部外伤,用泥土敷于伤口。拟诊为“破伤风”收入院。查体:体温36 8℃,呼吸30 /min ,血压1 1 5 / 82mmHg。牙关紧闭,咬肌紧张,口唇发绀,无口吐白沫,颈无抵抗。双肺未闻及啰音,心率95 /min ,背腹肌无紧张,四肢肌张力增高,无屈弯肘,右膝关节伸侧见一5cm×3cm陈旧性瘢痕。确诊为破伤风。予破伤风抗毒素每日2万单位、青霉素及甲硝唑联合静脉滴注、苯巴比妥钠肌内注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督脉背段阳性反应点的分布及通督导气针法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前在6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督脉背段T_1-T_(12)棘突下进行阳性反应点探查。根据阳性反应点探查结果行通督导气针法治疗,治疗前后观察反流性疾病RDQ症状频次量表(RDQ)、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 (1)60例病例中,督脉背段单纯压痛者50例,单纯结节者5例,压痛伴结节者3例,阳性反应率为96.67%。(2)阳性反应点分布图呈中间高、两端低的趋势,其中T_5、T_7最高,且峰值左侧坡度小于右侧的坡度;T_1与T_9基本持平,T_9以下的节段分布相对较少。(3)压痛点疼痛程度分布情况,中、重度疼痛分布呈中间高、两端低的趋势,其中T_5-T_7节段最高,重度疼痛主要分布在T_3-T_9节段。(4)治疗后,患者RDQ、SAS、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督脉背段T_3-T_9段阳性反应点可辅助诊断胃食管反流病;将阳性反应点作为治疗用穴,结合通督导气针法,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反流症状,还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9.
【病例】 女 ,3 5岁。因右下腹痛 1天于 2 0 0 3年 12月 2 0日入院。查体 :生命体征平稳 ,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 ,腹平软 ,右下腹麦氏点有压痛 ,无反跳痛 ,肠鸣音正常。月经史 :14岁初潮 ,经期3~ 5天 ,月经周期 2 8~ 3 0天 ,末次月经 12月 10日。B超示子宫附件未见异常。查血白细胞 6 5× 10 9/L ,中性粒细胞 0 67,淋巴细胞 0 3 3。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术中见腹腔内有约 3 0 0ml不凝血 ,吸净积血 ,见阑尾正常。探查子宫附件未发现明显出血点 ,仅右侧输卵管伞部红肿 ,肝脾表面光滑 ,完整 ,无破裂。术中诊断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膀胱癌组织中趋化因子受体CXCR7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收集37例膀胱癌患者的癌组织(观察组)和29例癌旁正常组织(对照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其中的CXCR7 mRNA和蛋白。结果观察组CXCR7 mRNA相对表达量为0.692±0.0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432±0.148,P〈0.05。观察组中浅表性膀胱癌CXCR7 mRNA相对表达量为0.676±0.065,明显低于浸润性膀胱癌组织中的0.731±0.074,但二者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11例CXCR7蛋白低表达、26例高表达,对照组分别为23、6例,两组CXCR7蛋白表达情况相比P〈0.05。观察组26例浅表性膀胱癌中15例CXCR7高表达,11例浸润性膀胱癌CXCR7均为高表达。CXCR7表达情况与膀胱癌临床分期有关(P〈0.05)。CXCR7表达情况与膀胱癌患者年龄、性别无关(P均〉0.05)。结论膀胱癌组织中CXCR7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检测膀胱癌组织中的CXCR7 mRNA或蛋白可能有助于判断膀胱癌的临床分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