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对31例心肌梗塞患者进行AST/ALT比值动态测定,结果显示:患者在发病6h组的比值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发病后8~12h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发病后18~24h组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发病后4~6d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表明心肌梗塞患者AST/ALT比值的变化情况是随疾病时间延长而呈现出升高→峰值→恢复的曲线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肠内营养支持方案对胃癌胃切除病人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纳入90例术前营养风险筛查无风险的胃癌胃切除病人,围术期分别接受三种不同肠内营养支持方案,回顾性分析三种方案的营养支持效果、不良反应,以及术后住院时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将90例病人分为A、B、C三组,A组(肠道预适应组):术前常规进食+术前口服、术后管饲整肠内营养混悬液[整蛋白-中链三酰甘油(TP-MCT)];B组(整蛋白组):术前常规进食、术后管饲肠内营养混悬液(TP-MCT);C组(短肽组):术前常规进食、术后管饲肠内营养混悬液[短肽(SP)]。比较三组病人术前及术后第1、7天营养指标(白蛋白、总白蛋白、前白蛋白);术前及术后第7天人体测量指标:体重、体质量指数、上臂围、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肌围,人体成分指标以及术前及术后第1、3、7天胰岛素抵抗指标(血糖、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同时观察比较三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恢复流质饮食时间、耐受经口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长。结果三组病人术后营养相关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标,以及术后住院时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术后腹胀例数显著低于B组(P<0.05),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腹胀例数与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感染例数显著低于B组(P<0.05),C组感染例数与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术后胃瘫例数显著低于B组(P<0.05),A组与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与C组术后恢复经口进食时间显著早于C组(P<0.05),A组与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种营养支持方案在改善术后营养状况以及住院时长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术前无营养风险的病人,术前3 d常规口服肠内营养混悬液(TP-MCT)行肠道预适应,能够减少术后腹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降低感染、胃瘫的发生率,尽早恢复病人经口进食,提高了病人术后使用肠内营养的依从性,有利于病人术后恢复。术前无肠道预适应病人,术后使用短肽型营养剂在不良反应、并发症的发生方面优于使用肠内营养混悬液(TP-MCT)。  相似文献   
3.
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股骨转子间骨折大部分是关节外骨折,是老年人股骨近端最常见的骨折。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仍然是临床骨科的难题之一。高龄患者多伴有心脑血管等重要脏器的老年疾病,且骨折往往因为骨质疏松而呈粉碎性。非手术方法因为长期卧床,并发症多而被逐渐摒弃。手术内固定应用越来越多,但围手术期处理,术中内固定的选择,高龄患者的功能康复等诸多问题仍在探索之中。自2004—2007年,作者采用C型臂X线机透视下闭合复位,对无手术禁忌症的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内固定治疗,结合术后功能锻炼,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刘艳萍  陈大宇  李宏梅  潘柳吟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1):5662-5663,5666
目的 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IB)、T淋巴细胞亚群和C反应蛋白(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表达与相关性.方法 分别检测50例COPD病人急性加重期、稳定期及50例健康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C反应蛋白(CRP)含量,并行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结果 COPD病人急性加重期及稳定期血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CD4+和C反应蛋白(CRP)含量较健康者组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期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CD4+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较急性加重期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纤维蛋白原(FIB)、CD4+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FEV1%呈负相关(P<0.01).结论 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FIB)、T淋巴细胞亚群和C反应蛋白(CRP)对于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与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在早期老年脑梗死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早期老年脑梗死患者60例(观察组),老年健康体检者60例(对照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CD3+、CD4+、CD4+/CD8+、IgG、IgA水平低于对照组,IgM、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早期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均受到抑制,免疫功能降低可能是导致脑动脉血管壁损伤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TESSYS技术与椎间盘镜下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骨科住院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TESSYS技术组)及对照组(椎间盘镜技术组)。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卧床时间、是否存在并发症等情况;对比术前、术后1、3、6、12、24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于术后12个月根据MacNab标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56.92±23.83) min vs.(71.88±20.11) min,t=1.658,P=0.045]、切口长度[(0.89±0.13) cm vs.(3.59±0.92) cm,t=15.784,P=0.000]、术中出血量[(17.74±5.63) ml vs.(93.92±40.55) ml,t=27.944,P=0.000]、术后下床时间[(24.88±1.95) h vs.(72.77±3.74) h,t=4.332,P=0.000]、卧床时间[(5.02±1.22)天vs.(14.78±3.86)天,t=4.332,P=0.001]均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术后1个月ODI评分[(16.99±2.77)vs.(19.07±2.14)]、JOA评分[(18.44±1.52) vs.(17.78±1.59)]、下肢VAS评分[(6.48±1.34) vs.(7.15±1.42)]、腰部VAS评分[(3.11±1.02) vs.(3.56±1.24)]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24个月,两组VAS评分、ODI评分、JOA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试验组优良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6.67%vs. 87.50%,P0.05)。结论与椎间盘镜治疗术相比较,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损伤小、出血量少、恢复速度快等优势,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全自动毛细管电泳技术在柳州市新生儿地中海贫血筛查的应用及意义。方法选择柳州市10971名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取全自动毛细管电泳技术对其足跟血进行检测,收集并记录数据,来探究全自动毛细管电泳技术在柳州市新生儿地中海贫血筛查的临床意义。结果全自动毛细管电泳技术测定10971名新生儿足跟血标本。HBbarts的阳性(α地中海贫血)例数为1129例,所占比例为10.29%,而其中含量范围0—10%(静止型+轻型)为1108例,占阳性比例的98.14%(1108/1129);HBA区〈9%(可疑B地中海贫血)的有1064名,所占比例为9.70%。结论全自动毛细管电泳技术具有操作简单、结果明了、准确率高等优点,能较准确的进行地中海贫血的筛查,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在基层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发泡治疗与伤湿止痛膏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对血清P物质的影响,探讨发泡疗法作用机理。方法: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61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发泡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伤湿止痛膏治疗。治疗前、治疗后第15天检测血清P物质水平,评价疼痛、压痛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前血清P物质含量(4.52±2.26)nmol/L,治疗后第15天为(1.05±0.93)nmol/L,对照组治疗前血清P物质含量(4.36±2.94)nmol/L,治疗后第15天为(2.79±1.57)nmol/L,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清P物质水平在治疗前、治疗后第15天自身对照、组间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疼痛、压痛评分在治疗前、治疗后第15天自身对照、组间对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发泡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能显著降低血清P物质、改善关节疼痛、压痛;P物质是发泡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过程中的重要靶点分子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足月新生儿β地中海贫血(β地贫)基因携带者的筛查指标及其cut-off值。方法 对进行β地贫筛查(新生儿足跟血滤纸干血片血红蛋白分析和17种β珠蛋白基因突变检测)的1 193例足月新生儿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筛查指标水平与β地贫基因携带的相关性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进行筛查指标对β地贫基因携带诊断价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 1 193例中β地贫基因携带者638例。HbA2为0的637例(53.39%)中携带β地贫基因的310例、β地贫基因阴性327例;HbA2不为0的556例(46.61%)中携带β地贫基因的328例、β地贫基因阴性228例。HbA2为0者,与β地贫基因阴性组比较,β地贫基因携带组的HbA含量较低、HbF含量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HbA2不为0者,与β地贫基因阴性组比较,β地贫基因携带组的HbA含量较低、HbF及HbA2/HbA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HbA2为0者,HbA、出生胎龄及两者联合对β地贫基因携带诊断的ROC曲线分析的AUC分别为0.865、0.515、0.870,其中HbA及HbA联合出生胎龄的AUC相近,均具有诊断意义(P < 0.01)。HbA2不为0者,HbA、HbA2/HbA比及两者联合对β地贫基因携带诊断的ROC曲线分析的AUC分别为0.943、0.885、0.978,均具有诊断意义(P < 0.01),以两者联合的AUC最大。HbA2为0者,HbA为11.6%时对β地贫基因携带诊断的ROC曲线的AUC最大,灵敏度为85.81%、特异度为79.82%;HbA2不为0者,HbA为16.1%~22.0%、HbA2/HbA比 > 1.4时对β地贫基因携带诊断ROC曲线的AUC最大,灵敏度为91.38%、特异度91.89%。结论 HbA及HbA2/HbA比是筛查足月新生儿β地贫基因携带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通督活血汤治疗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FBSS)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77例FBS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给予依托考昔片和甲钴胺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通督活血汤。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日本骨科协会(JOA)下腰痛评分的变化,比较两组改良Macnab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VAS评分比对照组下降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JOA下腰痛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JOA下腰痛评分比对照组下降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97.14,观察组总有效率81.2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13,P=0.034)。结论:在依托考西片和甲钴胺注射液治FBSS基础上加用通督活血汤,可更有效地改善疼痛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