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9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近几年来碘油已成为防治地甲病和地克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尤其适用于推广碘盐有困难的边远地区或盐湖地区。碘油具有安全、经济、长效等优点。尤其对预防地克病的发生有良好作用。1974年Watanabe等人首次报告口服碘油与肌注碘油有相同效果。为探讨一次日服碘油的有效时间,以及在体内吸收,贮存、排泄等问题进行此项实验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 肌酐(creatine)是人体代谢的一种内源性产物,在肌肉中形成后扩散入血,从尿中排出,其生成量非常恒定,不受食物中蛋白质、尿量的影响。在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氟中毒等一些医学研究中经常涉及到尿肌酐水平问题。成人24小时尿肌酐的研究及应用在国内外已有报导,但对于7—14岁青少年24小时尿肌酐水平未见详尽论述。为此,我们对河南省济源县(山区)、宝丰县(丘陵)、驻马店市(平原)农村的7—14岁中小学生1500余例24小时尿肌酐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全省降氟改水工作是从1982年开始的。由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改水工作进度较快,止1989年底,全省已建改水工程3789处,受益自然村4322个,390万群众初步摆脱了饮水性氟中毒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渝东北地区农村居民膳食模式现状,为该地区开展农村居民膳食改善提供依据。方法以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该地区4个区县共计1 200名农村居民进行膳食调查,以食物频率法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因子分析评价膳食模式。结果该地区农村居民日均粮谷类摄入达到推荐摄入量,薯类、奶制品、新鲜水果等摄入不足,畜禽肉类、盐、油脂则摄入过量。因子分析显示,该地区农村居民主要有4种膳食模式,其中以高蛋白型模式为主,其他分别为素食型、高钠高油脂型、传统型。结论该地区农村居民膳食模式具有一定的缺陷,可能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应给予干预改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消肿止痛纱外敷对早期尺桡骨骨折所致的肿胀、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20例早期尺桡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10例,治疗组患肢抬高制动,使用消肿止痛纱外敷,对照组患肢抬高制动,伤处冰袋冷敷。观察两组伤后第1天,第3天和第6天肿胀、疼痛的治疗效果,统计各项积分变化情况并加以分析。结果消肿止痛纱外敷治疗尺桡骨骨折所致的软组织肿胀、疼痛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消肿止痛纱在治疗尺桡骨骨折后软组织肿胀、疼痛方面,效果良好,在临床上应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6.
7.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不同病情状态下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6 (IL-6)及炎症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2020年1月28日—2020年2月21日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收治的74例COVID-19患者,包括27例重症患者、18例危重症患者和29例轻症患者。根据不同病情状态将抽取的74例COVID-19患者分为5组,其中重症及危重症患者分为A、B、C、D组,轻症为E组,部分患者因病情进展会多次统计。采用流式细胞分析仪及血常规分析仪分别检测患者不同病情状态下的淋巴细胞、IL-6及炎症指标的水平。结果不同程度的重症患者的IL-6与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显著高于轻症患者(P 0. 01),且A组患者[行气管插管、体外膜肺氧合(ECMO)及死亡前患者]的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4组患者(P 0. 05);呼吸困难越严重的患者,其淋巴细胞计数、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CD4~+T、CD8~+T水平越低,且不同程度重症患者与轻症患者均有显著差异(P 0. 05);呼吸困难症状越严重的患者,其淋巴细胞比率越低,且A组患者与其他组患者相比有显著差异(P 0. 01); 5组患者降钙素原(PCT)指标无显著差异(P 0. 05)。结论 IL-6、淋巴细胞、CRP指标能预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实施1/2万碘盐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地甲病基本控制阶段流行病学规律进行了探讨。通过470962人的病情调查资料分析,显示居民患病率、7—14岁中小学生肿大率较防治前显著降低。罹病程度依然是重1=3.07%>重2=2.22%>轻=1.55%。患病率与年龄的关系,由防治前的少、青、中年患病率最高,改变为患病率随年龄增高而增高。10岁以上各年龄组,男女患病率有显著差异,因此。男女患病率比值应以10岁以上调查对象的统计结果计算,结果分别为重11:2.48、重21:2.98轻1:3.84。现患病人的分型构成与病区类型、年龄、性别有关;分度构成表现为Ⅰ—Ⅱ°病例占现患的绝大部分。4119份尿碘分析表明,居民缺碘巳得到纠正。居民尿碘均值在150—200μg/gCr。各类病区的均值有一定的差别,该差别可能是外环境缺碘程度不同所致。出于碘盐加工不匀,保管不善和碘剂的重复使用,尿碘实际排泄量与理论获碘量不符,尿碘低于25ug/ger 和高于1000ug/ger 者仍占一定比例。病区健康人,生理增大和现患病人的尿碘水平无显著差异。24小时甲状腺摄~(131)碘率显著降低,重1为18.83±8.36%,重2为16.20±10.02%轻为6.77±6.76%。血请 TT_3,TT_4和 TSH 测定结果均在正常范围,无发现甲亢、甲低病例。根据本文研究结果可以预测,在一定条件下,经过一定时期,地甲病流行病学规律仍会发生改变。我们认为,目前大面积的地甲病防治工作,应抓好碘盐质量、碘盐质量监测和病情监测工作。在保证碘盐从加工到食用过程中碘丢失降低到最低程度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降低碘盐浓度。对于现患病人的治疗,弥漫型应根据尿碘水平决定治疗措施,结节、混合型则应手术治疗,不应盲目重复使用碘剂。由于诊断水平和手段的局限,现患病人中有一部分病例属于其他甲状腺疾病,应普及和提高甲状腺疾病的诊断水平,使这部分病人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正> 缺碘性地甲肿在供碘以后,我省内已达到中央地办规定的控制标准,反映垂体—甲状腺机能状态的诸指标已转为正常,这些已被许多学者证实。但是在这些功能正常后缺碘地区与非缺碘地区表现是否相一致,目前尚未见报导。对此我们进行了研究,观察补碘后的缺碘性地甲肿流行区人群甲状腺机能同非缺碘区是否一致,同时探讨有无其它影响甲状腺机能状态的因素存在。  相似文献   
10.
抓住机遇确保地方病防治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郑胜,常子伟,朱新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将地方病防治工作列入“重大疾病防治”范围,可以预见,地方病防治事业的发展将伴随卫生事业的发展而发展。如何抓住机遇,积极促进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