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59篇
  免费   735篇
  国内免费   425篇
耳鼻咽喉   76篇
儿科学   77篇
妇产科学   48篇
基础医学   471篇
口腔科学   138篇
临床医学   1499篇
内科学   954篇
皮肤病学   84篇
神经病学   242篇
特种医学   38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935篇
综合类   3215篇
预防医学   1242篇
眼科学   63篇
药学   1326篇
  14篇
中国医学   1337篇
肿瘤学   312篇
  2024年   93篇
  2023年   328篇
  2022年   270篇
  2021年   273篇
  2020年   312篇
  2019年   394篇
  2018年   381篇
  2017年   234篇
  2016年   314篇
  2015年   347篇
  2014年   631篇
  2013年   690篇
  2012年   730篇
  2011年   801篇
  2010年   720篇
  2009年   715篇
  2008年   641篇
  2007年   633篇
  2006年   551篇
  2005年   542篇
  2004年   446篇
  2003年   409篇
  2002年   330篇
  2001年   354篇
  2000年   246篇
  1999年   217篇
  1998年   174篇
  1997年   118篇
  1996年   110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伟 《当代医学》2022,28(1):158-160
目的探究辛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92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6例,对照组单独应用二甲双胍治疗,实验组联合应用辛伐他汀、二甲双胍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TC、LDL-C、FPG、2 h PG均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8、12周,实验组TC、LDL-C、FPG、2 h PG逐渐降低、HDL-C逐渐升高(P<0.05);对照组TC、LDL-C、FPG、2 h PG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辛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疗效高于单一治疗方案,且药物联用未增加不良反应风险,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长期负性情绪应激对大鼠脑老化进程的影响机制。方法将雌雄各半的70只Wistar大鼠分别采用随机方法,分为空白对照组、D-gal脑老化模型组、应激脑老化组,每组14只且雌雄各半,其余大鼠做为攻击鼠参与负性情绪应激的诱导;采用颈后部皮下多点注射D-gal 0.1g/(kg·d)制备脑老化大鼠模型;采用不可预知性刺激,诱导应激脑老化组大鼠长期负性情绪应激;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记录大鼠水下寻台时间(SPL),评价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采用ELISA测定大鼠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酮(CORT)含量;采集大鼠海马样本制备匀浆,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MSP)检测海马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2B亚型(NR2B)基因调控区胞嘧啶-磷酸-鸟嘌呤位点(CpG)甲基化程度,采用ELISA法测定甲基化转移酶1(DNMT1)活性。结果与D-gal脑老化模型组比较,应激脑老化组大鼠的SPL明显延长,NR2B基因启动子区CpG甲基化程度及DNA DNMT1活性显著增高(P0.05),血浆CORT、ACTH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长期情绪调节不良能够加速机体大脑老化进程,其机制可能与慢性情绪应激引发机体特定基因甲基化程度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阿霉素(Dox)复制大鼠慢性心力衰竭(CHF)模型,观察Liguzinediol对CHF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血流动力学观察Liguzinediol对Dox(腹腔注射,2 mg/kg)诱导的CHF大鼠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dp/dtmax)、左心室内压(LVSP)、动脉收缩压(ASP)、动脉舒张压(ADP)和心率(HR)的变化;观察Liguzinediol对血清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成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血浆中丙二醛(MDA)的影响。结果 Liguzinediol能增加LVSP、+dp/dtmax、ASP、ADP、AP、HR,降低-dp/dtmax(P<0.05~0.01);降低NO、iNOS以及MDA的浓度,同时增强了SOD的活性(P<0.05~0.01);抑制IL-6和TNF-α的生成(P<0.05~0.01)。结论 Liguzinediol可明显改善Dox诱导的CHF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减少模型大鼠炎症因子的释放以及抑制氧自由基的生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蝎白术白头翁混合发酵品(SAPHFP)不同极性部位体外抗病毒作用及可能活性成分的含量。方法对SAPHFP分别采用超声水提、50%、80%乙醇回流提取,提取物通过MTT法分别对RSV、EV71、COX-B2、HSV四种病毒株进行体外抗病毒作用的实验;采用Lowry法、苯酚-硫酸法及NaNO_2-AlCl_3-NaOH比色法分别测定三种极性部位中的总蛋白、总多糖及总黄酮的含量。结果 SAPHFP三种提取成分中,50%乙醇提取物对病毒的抑制率最好,尤其是对EV71和HSV病毒,TI指数分别为46.30、56.82。三者的体外抗病毒有效率均高于阳性对照药利巴韦林;SAPHFP的50%乙醇提取液与未发酵品比较,感染了HSV病毒的正常细胞其存活率显著提高;水提液中总蛋白、总多糖、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177.1269、517.7191、9.624298。结论 SAPHFP水提、50%、80%乙醇提取物体外对四种病毒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体外抗以上病毒株的活性与供试品中所含的总蛋白、总多糖、总黄酮含量不完全成对等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双套管匀速冲洗引流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漏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1医院肝胆外科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外科,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现胰漏的病人,共78例,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研究组行腹腔双套管匀速冲洗引流治疗,对照组行间断冲洗引流治疗,其他治疗相同。对比两组病人腹腔冲洗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冲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腹腔冲洗过程中,对照组2例多脏器功能衰竭,转ICU治疗后好转;4例腹腔脓肿,经穿刺引流治疗后好转;1例迟发性腹腔出血,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证实为脾动脉出血,行栓塞止血治疗后好转。两组各有1例因负压吸引过大,导致腹腔大出血,行急诊剖腹探查并止血后好转。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拔管时间早(26.0 d比29.2 d),术后住院时间短(29.0 d比31.8 d),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病人治疗术后胰漏,行腹腔双套管匀速冲洗引流,因维持小负压吸引,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6.
中医认为气机的运行与疾病的发生具有密切联系,正所谓"百病皆生于气"。了解脏腑之间的气机运行规律,通过调畅气机升降治愈疾病是中医特有的一种治疗手段。通常将脏腑气机的运动形式比喻成一个"圆",其与肝与肺,心与肾,脾与胃,肺与大肠、膀胱之间的功能相关。如运用左肝右肺之法治疗久嗽、鼓胀,心肾相交之法治疗不寐、心悸、遗精,脾胃升降之法治疗中焦湿邪,提壶揭盖之法治疗癃闭、便秘。结合药物性味升降理论探讨中医气机运动形式及具体方药的应用,对于更好地理解中医整体治疗思维及古人遣方用药的真谛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不同程度根管填充治疗对牙体牙髓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本院10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根管的填充治疗,给予研究组行适量填充疗法,给予对照组行超量填充疗法。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疼痛情况、VAS评分及治疗后的牙齿疼痛颗数。结果 (1)研究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为98%;对照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为76%;(2)研究组患者的疼痛发生率为8%,对照组患者的疼痛发生率为40%;(3)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及治疗后的牙齿疼痛颗数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各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适量填充疗法的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和民族生较为严重的功课不及格的原因并寻求相应的对策,课题组于2005年12月进行了学生问卷调查,2006年4月对教师进行了半结构式访谈调查和访谈发现,学生的汉语水平和原有的学习基础、学习生活习惯、对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和管理系统的熟悉程度、自学时间和学习努力程度、学校学院教师对待他们方式等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根据调查与访谈,课题组针对影响因素归纳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皮肤附属器细胞的初步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s,MSCs)分化为创面皮肤附属器细胞的可能性,及其参与创面修复的可能机制。方法无菌条件下取Wistar大鼠股骨骨髓细胞,密度梯度离心分离、纯化MSCs,体外培养扩增后,用BrdU标记细胞。另于同种雄性Wistar大鼠背部正中,制备1cm×1cm全厚皮肤缺损创面模型,将BrdU标记的1×106/mlMSCs从阴茎静脉输注,术后第3天与第7天切取创面组织,行BrdU免疫组织化学单染色,以及BrdU和广谱角蛋白免疫组织化学双染色。结果BrdU阳性细胞出现在创面皮下组织、皮脂腺、毛囊和骨髓腔中。免疫组织化学双染色结果显示,皮脂腺和毛囊有BrdU阳性细胞,同时表达广谱角蛋白。结论创面愈合过程中,MSCs归巢并参与创面修复;在实验性全身皮肤缺损创面微环境下,MSCs可分化为皮肤附属器细胞。  相似文献   
10.
Smart Prep技术在肾动脉CTA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Smart Prep技术在肾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中的应用。方法:20例行同层动态增强扫描,通过时间-密度曲线获得肾动脉的有效浓度阈值。65例行肾动脉CTA造影,经肘静脉团注370mgI/ml优维显1.5ml/kg后,应用Smart Prep软件实时监控靶血管浓度,当感兴趣区对比剂浓度达有效浓度阈值时触发增强扫描完成数据采集,重组和重建图像显示肾动脉。结果:65例肾动脉CTA造影均获成功,58例(89.2%)增强时相处于最佳扫描时期。增强扫描的延迟时间15~38s不等,个体差异明显,而肾动脉CT值持续位于有效浓度阈值(100HU)以上。结论:Smart Prep技术实时监控肾动脉对比剂浓度变化并及时触发增强扫描,它不受个体差异影响即可确保增强扫描的实施,优于小剂量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