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指导下液体管理能否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的预后。方法选择我院RICU和中心ICU近两年中重度ARDS机械通气患者60例病人,按是否应用超声指导液体管理分为两组,即传统液体管理组(传统组)和超声指导下液体管理组(超声组),分别收集两组病人7天内液体平衡、氧合指数、序贯器官衰竭(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 SOFA)评分、有创机械通气时长、住ICU天数、28天生存率,对比两组之间的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对比传统组,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超声组累积液体正平衡均更低(P0.001);超声组患者第1、3、5、7天氧合指数均高于传统组(85±8.8 vs 81±8.6,118±10.0 vs 112±9.6,155±14.0 vs 146±12.9,185±15.6 vs 171±18.0,P0.05),超声组在第1、3天SOFA评分与传统组无显著差别(10.2±3.1 vs 10.5±2.8,9.5±3.0 vs 9.8±2.6,P0.05),而在第5、7天明显低于传统组(7.2±2.3 vs 8.5±2.5,4.3±1.5 vs 5.5±2.0,P0.05);对比传统组,超声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更短(8.8±2.0 vs 10.6±2.8,P0.05),住ICU天数更短(10.5±2.1 vs 13.0±3.5,P0.05),但28天死亡率无显著差别(33.3%vs 26.7%,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方法,超声指导方法更有利于ARDS患者限制性液体管理的实施;超声指导液体管理可以更好地改善氧合和器官功能,缩短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和减少住ICU天数,但不能降低28天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尹柯  杨励  李圆菲  谢和宾  喻容  刘超群  李靖 《山东医药》2012,52(44):11-12,16,108
目的初步观察分离培养的结核病患者外周血CD4+CD25+ T淋巴细胞凋亡及其表面特征性标志物FOXp3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及尼龙棉柱法分离结核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磁性细胞分离器(MACS)分离得到CD4+CD25+ T淋巴细胞,体外培养72 h后分别利用电镜及流式细胞仪观察、检测各分组(结核病组、健康对照组)细胞的凋亡率及FOXp3的表达。结果 MACS可成功分离CD4+CD25+ T淋巴细胞,纯度可达81.1%~84.7%。结核病组较健康对照组外周血CD4+CD25+ T淋巴细胞计数增多,凋亡率增加,FOXp3表达增高(P均<0.05)。结论 FOXp3高表达的CD4+CD25+ T淋巴细胞在结核病的免疫调节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且与CD4+CD25+ T淋巴细胞的凋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系统评价气管插管全麻术后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检索Pub 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Wanfang)以及维普信息资源系统(VIP)中建库至2017年9月15日发表的气管插管全麻术后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文献。2名研究员独立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及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19篇。Meta分析显示,年龄、吸烟、急诊手术、合并基础疾病、气管导管留置时间、麻醉时间、气管插管方式、插管深度、插管熟练度(是否反复多次插管)、拔管指征、拔管延迟等与气管插管全麻术后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相关,各因素分析合并OR值及95%CI分别为3.19(2.58~3.95)、2.43(1.55~3.82)、2.45(1.42~4.24)、4.85(2.36~9.94)、4.96(2.08~11.84)、3.33(1.15~9.70)、1.49(1.06~2.09)、4.67(2.74~7.96)、2.52(2.14~2.98)、2.23(1.90~2.61)、3.91(3.18~4.81)。结论应严格把握气管插管全麻的应用指征,规范气管插管和麻醉复苏拔管过程的管理,做好患者准备,把握气管导管拔除时机,降低患者术后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应用微信对门诊初治肺结核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148例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4例,研究组采用微信公众号和微信群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1月末结核病知识知晓率、满意度、留痰构成比及1、3、6月末的抗结核药物服药依从性。结果 1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结核病知识知晓率、满意度、留痰构成比均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服药依从性得分高于对照组(P0.001),随时间推进,对照组的服药依从性逐渐下降(P0.001),研究组服药依从性仍保持良好(P=0.136)。结论应用微信对初治肺结核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结核病知识知晓率、满意度、留痰和服用抗结核药物的依从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 TBM)伴意识障碍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月长沙市中心医院112例临床诊断为TBM伴意识障碍患者的资料,其中21例(18.8%)为确诊TBM患者,84例(75.0%)为高度可能的TBM患者,7例(6.2%)为可能的TBM患者。根据患者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48例(42.9%),预后不良组64例(57.1%)。预后良好组男性24例,中位年龄[M(Q1,Q3)]18.50(5.31,33.75)岁,中位病程20.00(11.25,30.00)d。预后不良组男性20例,中位年龄27.00(3.06,49.75)岁,中位病程15.00(10.00,20.00)d。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住院时间(Z=-1.982,P=0.048)、性别(χ 2=4.043, P=0.044)、疾病分期(χ 2=17.733, P=0.000)、抽搐(χ 2=8.054, P=0.005)、低钠血症(χ 2=9.481, P=0.002)、脑水肿(χ 2=4.386, P=0.036)、脑积液(χ 2=5.992, P=0.014)对TBM伴意识障碍患者预后不良有一定影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钠血症(P=0.043, OR=2.784, 95%CI:1.034~7.495)、疾病分期为Ⅲ期(P=0.002, OR=6.855, 95%CI:2.001~23.480)、脑水肿(P=0.030, OR=3.491, 95%CI:1.132~10.768)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结论 低钠血症、疾病分期为Ⅲ期、脑水肿是TBM伴意识障碍患者的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湘潭县农村居民耐多药结核病患病的危险因素,为农村耐多药结核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在湘潭县"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中抽取耐多药结核病与非耐多药结核病(泛耐药患者除外)的农村居民患者各76名进行入户问卷调查,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耐多药结核病患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家庭总收入低、低体重(BMI18.5)、文化水平低、结核病接触史、既往不规则结核病治疗史、复治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庭总收入低、结核病接触史、既往不规则结核病治疗史是结核病患者产生耐多药的主要危险因素OR及95%CI分别为1.667(1.105~2.391)、3.471(2.230~5.314)、4.836(3.119~7.538)。结论需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结核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并对家庭困难的结核病患者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老年社区获得性血流感染(CA-BSI)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17—2021年长沙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确诊为老年CA-BSI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在院30天的预后结局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并分析影响CA-BSI患者预后的因素。 结果 共纳入575例老年CA-BSI患者,其中生存组535例,死亡组40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老年CA-BSI患者死亡与性别、年龄、血液透析史、使用糖皮质激素、留置导管、合并心脏病、血清蛋白、肌酐、序贯性器官衰竭评分(SOFA)有关(均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OR=1.062,95%CI:1.016~1.109)、SOFA评分高(OR=1.161,95%CI:1.067~1.262)、使用糖皮质激素(OR=6.006,95%CI:2.441~14.774)是老年CA-BSI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蛋白正常(OR=0.942,95%CI:0.891~0.995)是其保护因素。 结论 老年CA-BSI患者死亡风险高,需要提高患者免疫力,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与糖皮质激素,以降低患者死亡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术后宫内单胎妊娠病例发生早期自然流产的相关因素,为早期自然流产的预防提供可行依据。方法:采用成组病例-对照研究,对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在湘雅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VF/ICSI术后的单胎妊娠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早期自然流产夫妇(96对)为病例组,足月活产分娩夫妇(593对)为对照组,分析早期自然流产的相关因素。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女方年龄大、有自然流产史以及男方精子DNA碎片指数(DAN fragmentation index,DFI)高为IVF/ICSI术后早期自然流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IVF/ICSI术后发生早期自然流产受多因素的影响。女方年龄越大(>30岁)、有自然流产史或男方精子DFI越高(≥15%),IVF/ICSI术后发生早期自然流产的风险越大。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适宜诊断界值.资料与方法 102例行胸部或全身PET/CT检查并经支气管内镜病理、肿块穿刺细胞学检查、术后病理确诊证实的肺部良、恶性病变患者,根据Youden指数最大原则、误诊率与漏诊率同等重要原则、正确率最大原则寻找18F-FDG PET/CT SUVmax鉴别NSCLC与肺良性病变的适宜诊断标准.结果 18F-FDG PET/CT诊断NSCLC与肺良性病变时,Youden指数最大原则下的适宜诊断界值为S UVmax=2.8,误诊率与漏诊率同等重要原则下的适宜诊断界值为SUVmax=5.45,正确率最大原则下的适宜诊断界值为SUVmax=2.8.结论 SUVmax鉴别NSCLC与肺良性病变的适宜诊断标准为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