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61篇
  免费   1210篇
  国内免费   817篇
耳鼻咽喉   159篇
儿科学   183篇
妇产科学   108篇
基础医学   859篇
口腔科学   223篇
临床医学   2633篇
内科学   1665篇
皮肤病学   188篇
神经病学   360篇
特种医学   739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1748篇
综合类   5292篇
预防医学   2354篇
眼科学   261篇
药学   2287篇
  14篇
中国医学   1960篇
肿瘤学   546篇
  2024年   118篇
  2023年   396篇
  2022年   349篇
  2021年   348篇
  2020年   369篇
  2019年   436篇
  2018年   434篇
  2017年   290篇
  2016年   343篇
  2015年   384篇
  2014年   884篇
  2013年   850篇
  2012年   1031篇
  2011年   1143篇
  2010年   1097篇
  2009年   1058篇
  2008年   1003篇
  2007年   962篇
  2006年   932篇
  2005年   942篇
  2004年   774篇
  2003年   738篇
  2002年   679篇
  2001年   702篇
  2000年   673篇
  1999年   523篇
  1998年   461篇
  1997年   462篇
  1996年   433篇
  1995年   357篇
  1994年   322篇
  1993年   230篇
  1992年   261篇
  1991年   212篇
  1990年   186篇
  1989年   198篇
  1988年   149篇
  1987年   133篇
  1986年   114篇
  1985年   123篇
  1984年   100篇
  1983年   78篇
  1982年   96篇
  1981年   60篇
  1980年   42篇
  1979年   21篇
  1978年   19篇
  1964年   8篇
  1960年   8篇
  195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正干眼症是眼科的常见病,常表现为眼部干涩感、异物感、视觉疲劳感、畏光等~([1])。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气候等改变,干眼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逐渐趋于年轻化~([2])。目前,西医尚无针对病因的治疗,主要采用人工泪液代替疗法,远期疗效不尽人意。中药治疗有熏蒸、针刺、喷雾、按摩等措施,取得一定疗效~([3])。本文采用中药熏蒸联合睑板腺按摩治疗干眼症患者60例,取得很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颈椎病患者上下终板弧形高度、椎间隙高度与椎间隙后骨赘的影像学测量,研究其相关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颈椎病手术1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8例,年龄30~72岁,平均52岁,女60例,年龄37~79岁,平均54岁。其中C2,3 6例,C3,4 15例,C4,5 32例,C5,6 42例,C6,7 13例。术前及术后摄颈椎X线片,利用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调阅影像,测量椎间隙的下上终板弧形高度(L1,L2),椎间隙高度(L3)及后方骨赘的宽度(L4)。利用Spearman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L1与L4对比(r=-0.34,P<0.05),L3与L4对比(r=-0.36,P<0.05),存在负相关。L1与L3对比(r=0.38,P<0.05),L2与L3对比(r=0.48,P<0.05),存在正相关。L1与L2对比(P>0.05),L2与L4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下终板弧形高度与椎间隙后缘骨赘宽度呈负相关,通过其测量可明确颈椎退变程度,对颈椎病的早期防治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嘉定区安亭镇黄渡社区恶性肿瘤现状,为制定黄渡社区预防肿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上海市肿瘤登记管理系统黄渡社区2018年登记报告的恶性肿瘤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8年,黄渡社区户籍居民恶性肿瘤现患病例911人,现患率为2.92%。男性病例383人,现患率为2.49%;女性病例528人,现患率为3.34%。45岁以上恶性肿瘤患病人数810人,占88.91%,恶性肿瘤现患率为4.57%。恶性肿瘤患病前5位依次为甲状腺癌、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肺癌。结论甲状腺癌、消化道恶性肿瘤、女性的乳腺癌、宫颈癌是安亭镇黄渡社区的高发肿瘤。45岁以上年龄组是恶性肿瘤防治的关注重点。  相似文献   
5.
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为肿瘤患者带来生存获益的同时,也面临了许多挑战,例如免疫介导的肝毒性的发生。深入了解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肿瘤过程中导致肝损伤的发生情况、可能机制、危险因素等,有助于更好地临床管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乳腺实体乳头状癌(SPC)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且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为SPC的93例患者共93个病灶。所有患者均行手持超声(HHUS)检查,88例完成数字化乳腺摄影(DM)检查,15例补充完成乳腺MRI检查,16例补充完成纤维乳管镜(FDS)检查。对所有病灶的影像学特征进一步总结分析。结果病理检查证实为单纯原位SPC73例,SPC合并微浸润10例。HHUS异常检出率为78.5%(73/93),主要表现为实性结节型、导管异常型、复合囊肿型。DM异常检出率26.1%(23/88),以肿块影为主要表现。增加MRI检查的15例患者,分类均为BI-RADS4A类及以上,强化曲线以平台型为主。增加FDS检查的16例患者,均提示乳管内占位。结论SPC主要的临床表现是病理性溢液,超声检查对SPC的异常检出率远高于DM,可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MRI可以作为补充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艾灸作为中医学最古老的疗法之一,作用多样,应用广泛,疗效显著。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灸法的认识逐渐深入,其中艾烟的相关研究也硕果累累,其安全性广受关注。通过对艾烟作用和安全性评价研究中取得的成果进行归纳分析,以期为艾灸临床安全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对2014年1例初诊为河南省本地感染的间日疟病例进行实验室检测与流行病学溯源调查,以明确其感染来源。收集该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分别采用厚薄血膜吉氏染色法、疟疾快速诊断试纸(RDT)法和巢式PCR法检查患者外周血液,并对其环子孢子蛋白(CSP)基因序列进行分析。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该患者曾于2013年5月至缅甸停留约1周,同年6月发病,确诊为间日疟,经青蒿琥酯治疗后,疟原虫转阴,症状消失。CSP基因序列分析显示,该患者前后两次发病时的血样扩增出的CSP序列的中央重复区完全一致,与缅甸分离株(Gen Bank登录号为ABS95455和ABS95456)的序列一致性分别为95.1%和100%,与2个河南分离株HN3和HN7(登录号为KP888996和KP889000)的序列一致性分别为88.8%和67.1%。推测该病例为输入性间日疟复发病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γ干扰素诱导蛋白30(IFI 30)、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1)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与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9年5月手术切除的103例人脑胶质瘤组织和瘤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IFI 30、PD-L1表达情况。随访24个月,记录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结果 胶质瘤组织IFI 30、PD-L1高表达率[分别为70.87%(73/103)、68.93%(71/103)]明显高于瘤旁组织[分别为19.42%(20/103)、21.36%(22/103);P<0.001]。胶质瘤组织IFI 30表达水平与PD-L1表达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583,P<0.05)。随访24个月,生存75例,死亡28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FI 30高表达、PD-L1高表达是增加病人死亡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生存曲线分析显示,IFI 30高表达组2年累积生存率(64.52%)和2年累积无进展生存率(65.56%)均明显低于低表达组(分别为82.25%、89.45%;P<0.05)。PD-L1高表达组2年累积生存率(61.78%)和2年累积无进展生存率(60.14%)均明显低于低表达组(分别为88.52%、79.86%;P<0.05)。结论 人脑胶质瘤组织IFI 30、PD-L1呈高表达,与病人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颈前路联合应用单节段零切迹椎间融合器与常规锁定钛板治疗三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采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CDF)+双节段锁定钛板固定系统+单节段零切迹椎间融合固定系统(联合组)和20例采用常规颈前路ACDF+三节段锁定钛板固定系统(常规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各指标及术后随访。结果 联合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均P 0. 001)。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各随访时间点的VAS、JOA评分及颈椎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末次随访时根据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常规组优12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为85%;联合组优11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为83. 3%。末次随访时两组间Ⅰ级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颈前路联合零切迹椎间融合器治疗三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可以取得与常规锁定钛板一样的疗效,但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邻近节段退变率以及降低手术难度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