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腰椎椎间隙高度与上位椎体高度的比值与椎间盘退行性变程度之间的关系,为腰椎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准确的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19年6月来本院就诊的61例腰椎椎间盘退行性变患者临床资料。在腰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腰椎椎间隙及相应上位椎体的高度,并计算椎间隙高度与上位椎体高度的比值;在腰椎矢状位MRI上评估腰椎椎间盘退行性变Pfirrmann分级;比较不同Pfirrmann分级椎间盘的椎间隙高度与上位椎体高度比值的差异,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研究椎间隙高度与上位椎体高度比值与相应节段椎间盘Pfirrmann分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除L1/L2节段,其余各节段椎间隙高度与上位椎体高度比值均随着Pfirrmann分级增加而逐渐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相同Pfirrmann分级的不同节段椎间盘之间椎间隙高度与上位椎体高度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L2/L3、L3/L4、L4/L5、L5/S1节段Pfirrmann分级与椎间隙高度与上位椎体高度比值呈负相关(r =-0.568,P < 0.05)。结论 临床上测量L2/L3、L3/L4、L4/L5、L5/S1节段椎间隙高度与上位椎体高度比值对腰椎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诊断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颈椎病患者颈椎椎间盘退行性变与颈椎矢状位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102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Pfirrmann分级评价颈椎椎间盘退行性变情况,将患者分为严重退行性变组和非严重退行性变组。在颈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C2~T1各节段椎间角度和椎间盘高度、C2~7前凸角、C2~7矢状面轴向距离(SVA)、C7倾斜角。分析不同年龄患者(≥65岁和<65岁)颈椎退行性变程度与颈椎矢状位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所有患者C5/C6椎间角度与椎间盘高度正相关(r=0.290)、与改良Pfirrmann分级负相关(r=-0.236)。在62例非老年患者(<65岁)中,严重退行性变组(10例)的C2~7前凸角比非严重退行性变组(52例)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0例老年患者(≥65岁)中,严重退行性变组(11例)的C2~7前凸角与非严重退行性变组(29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患者的C2~7前凸角和C7倾斜角均大于非老年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2~7前凸角与C7倾斜角正相关(r=0.525)。老年患者与非老年患者的S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椎病患者的C2~7前凸角及C7倾斜角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大。在非老年患者中,严重的颈椎椎间盘退行性变会导致C2~7前凸角减小;在老年患者中,颈椎椎间盘退行性变程度与C2~7前凸角无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比分析常见颈椎人工椎间盘假体尺寸与我国健康成人颈椎解剖学参数的关系,为国人颈椎椎间盘假体的设计提供参考。方法 2015年1月—2018年12月在泰州市人民医院接受颈椎CT平扫的健康成人130名,其中男78名、女52名,年龄为18.0 ~ 66.0(41.41±12.03)岁。使用影像存档与传输系统(PACS)对C3/C4/C5/C6/C7节段的解剖结构进行测量,测量参数包括椎体终板前后径(AP)、椎间隙高度(DH)、椎体前缘高度(ADH)、椎体后缘高度(PDH)、椎体终板横径(ML)及钩突间距(IDUP)。分析不同节段、性别、年龄组各解剖学参数的差异,并与常见的8种假体尺寸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共520个节段纳入分析,其中AP为(16.08±1.84)mm,DH为(5.73±1.00)mm,ADH为(3.88±1.11)mm,PDH为(2.83±0.94)mm,ML为(16.13±1.99)mm,IDUP为(23.68±2.55)mm,ML/AP为1.01±0.13。PDH在不同节段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余各指标在不同节段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3/C4和C5/C6节段的ADH,C5/C6和C6/C7节段的DH,C4/C5、C5/C6和C6/C7节段的PDH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余各节段的各指标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5/C6和C6/C7节段的AP在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余各节段的各指标在不同年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与常见的8种颈椎人工椎间盘假体尺寸的对比结果显示,假体AP、ML尺寸与研究对象椎体终板AP、ML测量值的匹配度不理想,假体高度与研究对象DH测量值匹配度较差。结论 常见的不同品牌假体尺寸与我国健康成人的颈椎解剖学参数匹配度不是很理想,未来可设计更符合国人解剖学特征的颈椎人工椎间盘假体。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颈椎韧带骨化的分布特征、临床特征以及颈椎韧带骨化与颈椎活动度(ROM)的定量关系。方法 纳入2020年1月—2021年10月诊断为后纵韧带骨化(OPLL)的229例患者,其中单纯OPLL患者71例(OPLL组)、OPLL合并前纵韧带骨化(OALL)和/或项韧带骨化(ONL)患者158例(OPLL+组)。同时纳入64例无韧带骨化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对照(CSM组)。基于CT评估韧带骨化分布特征。收集各组患者的人口统计学数据、实验室检查结果和影像学资料并进行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检验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影响ROM的因素。结果 OPLL最常发生的节段为C5,OALL最常发生于C5/C6水平,ONL最常发生于C4/C5水平。不同韧带骨化组在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OPLL指数、最大椎管占位率、ROM和尿酸方面存在差异。OALL指数和OPLL指数均与ROM呈负相关(r=-0.308、-0.261,P<0.05)。OALL指数是ROM降低的危险因素(偏回归系数为-2.47,95%置信区间为-3.52~-1.42,P<0.05)。结论 OPLL、OALL和ONL主要发生在C5节段周围。OALL指数和OPLL指数与ROM呈负相关,OALL指数是ROM降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骨质疏松山羊椎体强化后对椎体刚度、应变及相邻椎体上下终板应力的影响,探讨椎体强化是否为相邻椎体骨折的潜在高危因素。方法 将12只骨质疏松山羊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实验组行L1椎体强化术、术中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强化椎体,对照组不进行手术。术后1周取2组山羊T12~L3标本行生物力学测试。使用Aramis三维运动和变形测量系统获取轴向加压400 N时T13、L1、L2椎体的应变,同时获得T13、L1、L2椎体的相对位移,通过载荷-位移曲线获得T13、L1、L2椎体的刚度。设定实验载荷为轴向400 N,分别检测T13下终板及L2上终板所受的应力。结果 实验组L1应变比对照组降低、刚度比对照组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实验组T13和L2应变比对照组增加,T13下终板及L2上终板应力比对照组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实验组T13下终板应力较L2上终板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骨质疏松山羊椎体使用骨水泥强化后其相邻椎体的生物力学发生改变,是术后相邻椎体骨折的潜在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6.
何磊  周非非  李舒扬  董骐源  李彤  张有余  邹达  李危石  孙宇 《骨科》2019,10(4):293-296,302
目的 研究颈椎椎体CT值在颈椎退行性疾病术前骨质量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颈椎专业组接受颈椎手术治疗的939例颈椎退行性疾病病人,其中男484例,女455例,平均年龄为59岁。在PACS系统上测量C2~C7椎体中横断面的CT值,通过双能X线吸收法(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DXA)获得L1~L4总的骨密度T值。分析C2~C7椎体CT值的变化规律、颈椎椎体CT值与L1~L4总的骨密度T值的相关性,并分别计算-2.5<T值<-1、T值≤-2.5时,C2~C7椎体CT均值的临界值。结果 C2~C7椎体的CT值分别为(363.43±92.52) HU、(340.44±80.73) HU、(338.37±86.92) HU、(333.43±87.49) HU、(289.98±76.60) HU、(259.43±62.59) HU,依次递减;C2~C7椎体CT值为(322.52±89.27) HU。L1~L4总的骨密度T值平均值为-0.73。C2~C7椎体的CT值与L1~L4总的骨密度T值呈正相关(r=0.487,P<0.001)。-2.5<T值<-1时,C2~C7椎体CT均值的临界值为327 HU,采用该临界值筛查骨质减少的灵敏度为75.7%,特异度为59.8%。T值≤-2.5时,C2~C7椎体CT均值的临界值为269 HU,采用该临界值筛查骨质疏松的灵敏度为63.8%,特异度为80.8%。结论 颈椎退行性疾病手术病人的颈椎CT值自C2至C7递减;颈椎椎体CT值与DXA检查的骨密度T值呈正相关,有助于术前临床评估病人的骨质量。  相似文献   

7.
沙卫平  陈国兆  王黎明 《骨科》2021,12(5):414-420
目的 比较零切迹双插片自稳型颈椎融合器(ROI-C)与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 运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61例明确诊断为单节段颈椎病的病人,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治疗。采用ROI-C固定的30例纳入ROI-C组,其中C3/4退变8例,C4/5退变10例,C5/6退变12例。行常规锁定钛板内固定术治疗的31例纳入钛板组,其中C3/4退变7例,C4/5退变11例,C5/6退变13例。比较两组病人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前和术后1、6、12个月时上肢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颈椎融合节段高度、颈椎矢状位Cobb角,并以Bazaz评分系统评估两组病人术后是否存在吞咽困难情况以及严重程度。结果 61例病人随访12~15个月,平均13.5个月。术中术后未见切口感染、食管破裂、大血管损伤、喉上神经损伤、喉返神经损伤、腺体损伤、脑脊液漏、内固定感染、内固定松动移位等并发症发生。ROI-C组、钛板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81.33±10.74) min、(93.67±11.59) 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77.33±22.43) mL、(108.33±24.08) 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同随访时间点的VAS评分、JOA评分较术前均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I-C组和钛板组术后不同随访时间点的Cobb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颈椎融合节段高度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I-C组和钛板组术后吞咽不适的发生率分别为6.67%(2/30)、35.48%(11/3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50,P=0.005)。吞咽不适病人均未予特殊处理,术后随访过程中病人吞咽不适感逐渐消失。末次随访所有病人均获得骨性融合。结论 ROI-C与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单节段退变性颈椎病均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但应用ROI-C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吞咽不适情况发生率低且颈椎生理曲度不易丢失,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7年6月—2019年6月,采用ACDF治疗CSR患者43例,患者病程为8~28个月,病变位于C4,5节段12例、C5,6节段14例、C6,7节段11例、C7~T1节段6例。评估并比较术前及术后3、6个月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及颈部和上肢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测量并比较术前及术后3、6个月颈椎曲度(C2-7 Cobb角)、椎间高度和颈椎活动度(ROM),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颈椎曲度、NDI、颈部和上肢疼痛VAS评分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椎间高度、颈椎ROM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发生脑脊液漏2例,术后血肿及感染2例。结论 ACDF治疗CSR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其可改善颈椎曲度,恢复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整骨手法联合经皮颈椎后路椎间孔减压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cervical decompression,PECD)治疗难治性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29例CSR患者,所有患者经6周以上保守治疗,疗效欠佳,采用联合治疗方案。先予PECD治疗,常规护理4周后再予整骨手法治疗4周。共23例患者完成随访,男14例,女9例;年龄29~78(50.30±12.28)岁;病程3~24(9.74±5.76)月。涉及节段:C4,5 4例,C5,6 13例,C6,7 6例。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的颈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颈椎生理曲度变化和稳定性情况,以及不良事件。随访时间点为术前,术后1 d,术后1、3、6个月。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手法治疗4~8次。29例中23例患者获得6个月以上的随访,治疗及随访期间未出现脊髓及神经根损伤情况。手术时间80~120 min,中位数90 min;术中出血35~80 ml,中位数50 ml。PECD术后各个时期的颈部及肩臂部VAS、NDI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降低(P<0.05),而颈椎生理曲度和目标节段椎间隙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间稳定性无明显改变(P>0.05)。整骨手法治疗后,NDI与手法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颈部和肩臂部VAS、颈椎生理曲度和目标节段椎间隙高度与手法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间稳定性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整骨手法联合PECD方案治疗难治性神经根型颈椎病,不但能快速改善神经根性症状,而且可以安全有效缓解PECD术后残余症状,且短期内不会使颈椎邻近节段出现加速失稳的征象。  相似文献   

10.
王爽  俞磊  温剑坤  叶晓健 《骨科》2019,10(5):384-389
目的 分析颈椎椎动脉V2段解剖变异情况。方法 利用个人电脑在Horos软件中对169例中国成人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 CTA)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119例,女50例。将椎动脉V2段首先穿行的横突孔并非C6者定义为走行变异,分析其发生率的侧别差异和性别差异;将椎动脉内壁距中线距离不足1 cm者定义为椎动脉V2段内聚,分析其发生率的侧别差异和性别差异。结果 169例病人的双侧椎动脉(共338侧)中,32侧存在走行变异,其中椎动脉缺如者4侧;椎动脉首先穿行C4、C5横突孔者分别为5侧、23侧,4例病人双侧椎动脉同时存在走行变异,均首先穿行C5横突孔;走行变异存在于左侧者为16侧,存在于右侧者为16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病人椎动脉走行变异发生率为16.81%(20/119),女性病人椎动脉走行变异发生率为16.00%(8/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7,P=0.898)。共11例病人的椎动脉V2段存在内聚,均为单侧,其中左侧8例(8/169,4.73%),右侧3例(3/169,1.78%),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03,P=0.221);11例病人中男性为3例(3/119,2.52%),女性为8例(8/50,16.00%),性别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13,P=0.004)。结论 椎动脉V2段的解剖结构和走行路径存在变异,首先穿行的横突孔可能位于C5或C4,走行变异的发生率无侧别或性别差异;V2段可发生内聚,使其更靠近中线,其发生率无侧别差异,但有性别差异,女性病人多发。以上变异可能给颈椎手术或穿刺等微创手术相关的操作带来风险,应在术前通过辅助检查明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骨量减少的颈椎病患者行单节段Prestige LP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7年6月本院采用Prestige LP人工颈椎椎间盘单节段置换术治疗的22例骨量减少的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在术前,术后3 d、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评价患者神经功能,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估患者颈肩部疼痛及颈椎功能情况.在术前,术后3 d、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测量患者颈椎整体曲度、颈椎整体活动度(C2~7 ROM)、置换节段椎间角度、置换节段ROM(rROM)、置换节段椎间隙高度、置换节段脊柱功能单位(FSU)高度、邻近节段ROM(aROM)及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等.观察并记录假体下沉、移位情况.结果 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所有患者随访26~78个月,平均38.2个月.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JOA评分、VAS评分及NDI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置换节段椎间隙高度及FSU高度与术前相比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颈椎整体曲度、C2~7 ROM、置换节段椎间角度、rROM、aROM及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等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末次随访时,发生假体下沉3例,移位2例.结论 采用单节段Prestige LP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骨量减少的颈椎病患者安全有效,可维持满意的椎间隙高度和ROM,但需警惕假体下沉和移位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自然平视状态下头颅姿势的差异与颈椎曲度分型及相关颈椎力学平衡参数间的关系。方法 :调阅2015年1月至12月于骨伤科就诊、符合纳排标准的60例颈椎病患者颈椎X线侧位片,其中男22例,女38例,平均年龄(35.5±10.9)岁。进行颈椎曲度分型,测量McGregor倾角、C_2下终板倾角、T_1倾角、头颅重心至C_7的矢状垂直偏距(CG-C_7SVA)、C_2椎体中心至C_7的矢状垂直偏距(C_2-C_7SVA),使用Spearman法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颈椎曲度分型与C_2下终板倾角、C_0-C_2夹角(C_2下终板倾角与McGregor倾角的和)、CG-C_7SVA、T_1倾角的相关性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曲度分型与McGregor倾角无关(P0.05)。另外CG-C_7SVA与C_2下终板倾角(r=0.77)、C_2-C_7SVA(r=0.87)呈一定程度正相关(P0.05)。结论:头颅在自然平视状态下的姿势与颈椎曲度一定程度上相关,头颅重心随着仰头向后移动,后移仰头者提示其可能伴有相对正常的生理曲度。部分曲度异常的患者在自然状态下表现出轻微低头的姿势,对于该类人群进行姿势、锻炼的健康宣教对恢复其颈部的平衡关系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融合节段的椎间隙高度与术后疗效的关系。方法测量100例健康志愿者颈椎各椎间隙高度,计算各椎间隙高度与C2/C3椎间隙高度比值作为参考标准。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6月行ACDF治疗的139例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节段术后椎间高度与C2/C3椎间高度比值是否在参考值95%可信区间内分为自然高度组和非自然高度组。术前及末次随访时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评估神经系统功能,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估疼痛情况。末次随访统计并分析轴性症状发生情况。结果末次随访时2组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末次随访时2组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且自然高度组较非自然高度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自然高度组轴性症状发生率为15.4%,非自然高度组为3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ACDF术中椎间隙的撑开高度应参照自身其他健康椎间隙的高度,控制手术节段的椎间隙高度与健康椎间隙高度比值在95%可信区间内,椎间隙高度过高或过低均会导致术后轴性症状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青少年颈痛患者的颈椎失稳与生活习惯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青少年颈痛患者59例(颈痛组)及健康青少年17例(对照组)的基本信息和生活习惯,拍摄颈椎侧位及动力位X线片,分析颈椎失稳特点及颈椎失稳与生活习惯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生活习惯比较,颈痛组平均每天使用手机时间多于对照组,而对照组每天运动时间多于颈痛组。颈椎失稳测量结果,颈痛组失稳发生率大于对照组;在过屈位时,颈痛组在C_3-C_4,C_4-C_5,C_5-C_6之间的椎体角位移大于对照组;颈痛组自身C_4-C_5段过屈位角位移大于过伸位,C_6-C_7段过伸位角位移大于过屈位。颈痛组生活习惯与颈椎失稳的相关分析,C_4-C_5角位移值在过伸位与使用手机时间呈正相关(r=0.275,P=0.035),过屈位与使用手机时间呈显著正相关(r=0.577,P0.001),与每天运动时间呈负相关(r=-0.279,P=0.032)。C_5-C_6角位移在过屈位与每天运动时间呈负相关(r=-0.292,P=0.025),在过伸位角位移与每天使用电脑时间呈负相关(r=-0.262,P=0.045)。结论:青少年颈痛患者每天使用手机时间多于正常青少年,而运动时间少于正常青少年,且颈椎失稳出现率较高,以C_3-C_4,C_4-C_5,C_5-C_6节段为主。每天运动时间越长,C_4-C_5,C_5-C_6角位移测量值就越小;每天使用手机时间越长,C_4-C_5角位移测量值就越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中融合器位置对融合器沉降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2月接受L_4/L_5单节段TLIF的83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根据术后即刻CT平扫上融合器与L_5椎体上终板的相对位置,将患者分为中央组(37例)与边缘组(46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影像学参数(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腰椎局部前凸角)及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等指标。结果2组患者术后即刻、末次随访时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及腰椎局部前凸角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末次随访时,中央组患者椎间隙高度、腰椎局部前凸角较术后即刻均有明显丢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末次随访时,边缘组患者椎间隙高度、腰椎局部前凸角显著高于中央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末次随访时,2组患者腰痛及下肢痛V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末次随访时共18例发生融合器沉降,中央组12例(32.4%),1例重度沉降,11例轻度沉降;边缘组6例(13.0%)均为轻度沉降,2组沉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TLIF中融合器位于终板中央区域会增加术后融合器沉降发生率,术中置入融合器时应放置于终板边缘区域,以降低术后融合器沉降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临床上常用的人工椎间盘尺寸是否与国人颈椎椎体解剖尺寸相匹配,并据此提出适合国人的人工颈椎椎间盘设计方案。方法利用CT测量138例国内患者C_(2~7)椎体的相关解剖学数据(椎体终板前后径、横径,椎间隙高度,矢状角大小),并分别与4种常用人工椎间盘(Bryan、Prestige LP、Discover、Prodisc-C)的尺寸进行比较,分析人工椎间盘的尺寸是否与各个椎间隙尺寸相匹配,并计算不匹配率。结果 4种常用人工椎间盘中,在椎体终板前后径上与国人颈椎椎体解剖尺寸的不匹配率为15.22%(C_3/C_4节段,Prestige LP、Prodisc-C)至57.61%(C_6/C_7节段,Discover);在横径上的不匹配率为24.28%(C_3/C_4节段,Prodisc-C、Prestige LP)至94.93%(C_6/C_7节段,Bryan)。所有患者中,19.71%的椎体终板前后径大于最大人工椎间盘,52.17%的椎体终板最大横径大于最大人工椎间盘。除了因高度不固定而无法比较的Bryan人工椎间盘,其他人工椎间盘的最大高度均满足患者各节段的最大椎间隙高度,但39.13%的颈椎椎间隙高度小于最小的人工椎间盘高度。C_2/C_3、C_3/C_4、C_4/C_5、C_5/C_6、C_6/C_7节段平均矢状角分别为3.64°、4.51°、5.04°、5.15°、4.13°,纳入的4种人工椎间盘中只有Discover有固定的7°前凸角与之相符。结论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人工椎间盘尺寸与国人椎体解剖数据存在较大差异,应设计更多的人工椎间盘尺寸来匹配国人颈椎。  相似文献   

17.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唐向盛  谭明生  移平  杨峰  董亮 《中国骨伤》2013,26(6):460-463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6年9月至2012年9月手术治疗的85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48例,女37例;年龄34~86岁,平均(54.5±7.5)岁。手术方式包括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19例),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术(45例),前路椎间盘切除联合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21例)。术后3d及随访期间均行X线片评估融合情况,比较分析手术前后JOA评分及改善率。结果:85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8个月。术中减压彻底,术后获得良好的椎间间隙高度及颈椎曲度。随访期内复查X线片显示3例不融合,融合率为96%。患者术后末次随访JOA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JOA改善率,疗效评定为:优56例,良16例,有效9例,无效4例。结论:脊髓型颈椎病选择何种术式仍存在争议,根据患者术前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等合理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在减压、恢复椎间高度及颈椎曲度、提高融合率等方面均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借助C_7铅垂线(C_7PL)来观察站立位脊柱矢状面稳定性的可行性。方法选取59名健康青少年的站立侧位脊柱全长X线片,由2位医师在医学影像存档与传输系统(PACS)工作站上通过Cobb法和C_7PL法独立测量脊柱矢状面参数,前者包括胸椎后凸角(TK)、腰椎前凸角(LL),后者包括T_6椎体与C_7PL距离(T_6PL)、L_4椎体与C_7PL距离(L_4PL)、骶骨上终板后上角与C_7PL距离(矢状面轴向距离,SVA)、股骨头中心与C_7PL距离(FPL),比较2种测量方法的重复性和相关性。结果以Cobb法测量,A医师测量的TK和 LL分别为24.1°±11.5°、51.0°±8.5°,B医师测量的TK和LL分别为28.1°±8.1°、49.4°±6.0°,2位医师测量的TK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并呈中度相关(r=0.662),测量的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且呈高度相关(r=0.873)。以C_7PL法测量,A医师测量的T_6PL和L_4PL分别为(27.3±19.0)mm、-(43.5±19.7)mm,B医师测量的T_6PL和L_4PL分别为(24.3±13.2)mm、-(45.5±25.9)mm,两位医师测量的T_6PL和L_4P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且呈极高度相关(r=0.905,r=0.936)。对Cobb法和C_7PL法的测量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TK与T_6PL呈高度相关(r=0.760),LL与L_4PL呈中度负相关(r=-0.592)。对C_7PL法的测量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T_6PL与L_4PL呈中度负相关(r=-0.655),与SVA呈低度负相关(r=-0.404),与FPL呈中度负相关(r=-0.646)。结论基于C_7PL观察脊柱矢状面曲度变化是可行的,且重复性可能更好,是整体观察脊柱-骨盆-下肢矢状面各部位相互平衡性的有效方法,值得试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颈前路椎间减压融合(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技术与颈人工间盘置换术(cervical artificial disc replacement,CADR)的临床疗效及适应证。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00例颈椎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53例,女47例;年龄38~70岁。其中50例采取ACDF治疗(ACDF组),随访时间22~42(32.24±5.20)个月;50例采取CADR治疗(CADR组),随访时间23~48(30.40±5.66)个月。采用Odom标准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采用JOA(17评分法)从感觉功能、运动功能、膀胱功能3个方面评估患者的脊髓功能状态,根据影像学资料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椎间高度和颈椎曲度进行比较。结果:术后伤口愈合情况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按照Odom评定标准,ACDF组优30例,良12例,可8例;CADR组优34例,良10例,可6例。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4.000,P=0.827)。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感觉、运动功能评分明显改善(P0.05),膀胱功能评分改善不明显(P0.05),CADR组感觉、运动功能评分较ACDF组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术前椎间高度、颈椎曲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但是CADR组恢复更明显。结论:CADR能够实现颈椎早期稳定,早期活动。在恢复颈椎生理曲度,改善感觉、运动功能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并不能够完全替代ACD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