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预防医学   9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飞行员配穿囊式抗荷服在不同环境温度、不同代谢水平条件下的热应激 ,为评价囊式抗荷服的热负荷和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6名受试者分别配穿KH - 3抗荷服及配套装备和KH - 7抗荷服及配套装备 (以下分别简称为“KH - 3”和“KH -7”) ,以不同代谢水平暴露于 2 0℃、2 5℃和 35℃环境。每次试验 70min。测量了受试者配穿KH- 3和KH - 7时的卫生学参数、皮肤温度、直肠温度、心率等 ,并以综合热应激指数 (CIHS)评定了热应激防护等级。结果 KH - 3和KH - 7的各项卫生学参数 (clo值、im、im/IJ)均无显著差别。KH - 3对照Ⅲ组和KH - 7对照Ⅳ组 (2 5℃ ,1178~ 132 5kJ·h- 115min ,36 8kJ·h- 15 5min)的CIHS均未超过生理安全限的 6 0 % (分别为 3.5 4和 3.4 6 ,属轻度热应激 ) ;KH - 3高代谢组和KH- 7高代谢组 (2 0℃ ,84 6~ 10 30kJ·h- 170min)的CIHS在生理安全限的 6 0 %~ 95 %之间 (分别为4 .2 4和 4 .6 0 ,属中度热应激 ) ;KH - 3高温组和KH - 7高温组 (35℃ ,1178~ 132 5kJ·h- 115min ,36 8kJ·h- 15 5min)的CIHS却超过生理安全限的 95 % (分别为 7.31和 7.87,属重度热应激 )。结论 受试者配穿KH - 3与KH - 7时的各项卫生学参数、热应激等均无显著差别 ,但配穿后者比  相似文献   
2.
对美国预测夏季昼间战斗机低空飞行时座舱内热负荷强度的重要指标战斗机热应激指数(fighter index of thermal stress,FITS)进行了应用性试验。选用受试者6名为均已热习服的健康男性青年。试验选择了分别代表FITS警惕区和危险区的温度值和湿度值(分别称为甲组和乙组)。着装条件按中国飞行员配穿个体防护装备。每次暴露时间为90 min。测量环境温度、湿度、皮肤温度、直肠温度、出汗量、心率等指标。结果显示,试验期间甲、乙两组的温度和湿度控制精度均满足了试验要求,受试者生理指标变化与FITS警惕区和危险区的相应生理指标变化接近。提示,该指数有应用于中国空军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分析高温环境下摩托车驾驶员佩戴有和无通风孔摩托车全盔对人体热舒适性的影响。4名受试者分别佩戴有和无通风孔(即"无孔头盔组"和"有孔头盔组")的摩托车全盔进行热(40℃)暴露,每次试验时间为60 min。佩戴有通风孔的全盔时,以790 m3/h的风量经通风孔输入头盔。依据皮肤温度、出汗量、主观感觉评价等开展热舒适性评定。两组受试者的温度指标变化均超过舒适水平,属轻度热应激。有孔头盔组与无孔头盔组试验期间的额部皮肤温度比较,前者低于后者,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另外,前者的主观不适感觉评价等级也低于后者。提示,摩托车有孔全盔有利于维持人体的热舒适。  相似文献   
4.
飞行员新型降温背心冷却效果的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一种以冰胶为制冷介质的降温背心的降温性能。方法试验环境温度为干球温度(Tdb)45℃,湿球温度(Twb)32℃(相对湿度50%)。受试者为6名男性青年。观察其加权平均皮肤温度(Ts)、躯干皮肤温度(Tt)、直肠温度、出汗量和综合热应激指数(CIHS),记录温度舒适性评价等级。结果对比受试者穿与不穿降温背心暴露热环境时的各项生理指标后,前者的各项生理指标均有显著和非常显著性降低,主观舒适性评分等级前者的也明显优于后者。但在使用降温背心过程中,存在受试者躯干局部皮肤温度偏低、感觉略凉的现象。结论该降温背心具有良好的降温性能。建议在重新设计时采取措施纠正躯干局部皮肤温度偏低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呼吸不同氧浓度混合气对低压舱实验后人耳气压功能和听力的迟发影响.方法 实验采用自身对照平衡设计,5名被试者分别在不同时间内(间隔2周以上)参加呼吸纯氧、60%氧气(含60%氧气和40%氮气)和空气3组试验.每次均在呼吸1h实验用气之后进行耳气压功能低压舱试验,观察3组被试者在不同时间点的主观症状、鼓膜充血程度、声导抗和纯音听阈等指标变化.结果 纯氧组、60%氧气组和空气组被试者出舱即刻出现主观症状的耳数分别为8、2和3耳,纯氧组个别被试在出舱后3h耳闷与耳痛症状有所反复.出舱即刻3组被试者鼓膜充血程度为Ⅲ度的耳数分别为5、2和3耳,但未出现随时间延长而加重的现象.实验后3组被试者维持为A型鼓室图的耳数分别为5、6和6耳,各组鼓室图相关指标数值和声反射不全引出率随时间延长而趋向初始值,未出现明显的迟发性数据回弹.纯氧组被试者中耳压和各倍频程听阈之和在低压舱试验后改变较多,恢复较慢.结论 呼吸纯氧较长时间会使参加低压舱实验的被试者耳气压伤发病率增加,症状加重,且容易诱发24h内症状反复.  相似文献   
6.
为了减轻歼击机飞行员飞行前热暴露阶段的热应激,研制了1种以冰胶为制冷介质的降温背心,分析了与其相配套的保温装具的保温性能.该降温背心设计合理,制冷介质降温性能良、贴合性好,保温装具的保温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7.
研制用于温度生理学试验中实时测量和记录环境参数、个人防护装备的温度、热流和隔热值等多项物理信息的仪器。该测量仪具有测量精度高、实用性强、操作简便、性能可靠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炎热季节我空军新型歼击机飞行员热应激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热防护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我们采用问卷方式了解空军新型歼击机飞行员热应激。结果表明,位于长江以南和东北的机场,在高温季节,歼击机飞行员在飞机起飞前的地面准备阶段、一等战备值班和低空飞行时均产生不同程度的热应激。在夏季,歼击机部队的飞行活动可使飞行员产生热应激,应设法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更加全面地评定飞行员个体防护装备的热学性能,研制了用于飞行员个体防护装备衣下温度、湿度、皮肤温度和直肠温度实时测量装置。此装置设计合理,性能稳定,数据记录可靠,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10.
飞行恐惧(FearofFlying,FOF)不管对于发生这种状况的飞行人员自身还是对军事和民用的飞行机构来说都可能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本研究旨在对比三种治疗方法的效果:无医生指导下的读书疗法(Bibliotherapy,BIB)、个体化虚拟现实暴露疗法(Virtual Reality Exposure,VRE)和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CB)。此外,我们还对接受了VRE和CB疗法的受试者进行了2d的群认知行为治疗(Group cognitive-behavioral,GrCB),并对效果进行了评价。实验选取了86名患有飞行恐惧的受试者,其中19名接受了BIB疗法,29名接受了VRE治疗,16名接受了CB治疗。其中BIB疗法的受试者中有7名进行了VRE治疗,12名进行了CB治疗。共有59名受试者后来进行了GrCB治疗。结果发现,VRE疗法和CB疗法都比BIB疗法更加有效。VRE和CB治疗后的受试者在两项主要的检查方法中都显示了FOF的下降,但下降并没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然而VRE的有效率却低于CB,并且在另外进行的GrCB治疗中,经历过CB治疗的受试者的效果要优于经历过VRE治疗的受试者。由此得出结论,VRE在治疗FOF方面无疑是有效的,但CB治疗之后再进行GrCB治疗使受试者的焦虑程度下降更加明显。研究结果表明,今后的研究重点应该放在VRE与VRE加上认知方法效果的比较上,或者是对于每一种治疗方法各自效果的测量上。此外,对于单独应用GrCB方法的效果也应该进行研究,这可能会是一种性价比较高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