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8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负载肝癌抗原肽EPVTKAEML体外诱导特异性CTL的能力及其抑癌效果。方法:用顺序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SSP)选择HLA—B7表型供者,从脾组织中分离、培养DC-EPVTKAEML特异性CTL。用^51Cr释放法检测CTL的杀伤活性,并用抗HLA-1分子单抗(mAb)进行杀伤抑制实验。结果:找到4例HLA-B7杂合子供者,用DC负载HLA-B7限制的抗原肽EPVTKAEML可诱导特异性CTL反应,对肝癌细胞HHCC有较强的杀伤作用。结论:DC负载抗原肽EPVTKAEML在体外可诱发较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受AFP顺式作用元件调控的超抗原表达载体,将SEA(D227A)特异性的表达于AFP阳性肝癌细胞膜表面。方法:PCR扩增AFP基因启动子、增强子、linker—CD80tm和SEA(D227A)。将上述片断插入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的多克隆位点,构建AFP基因顺式作用元件调控的肝癌特异性减毒超抗原表达载体(pLXSN SEA(D227A)—linker—CD80tm)。通过脂质体介导,以表达载体转染表达或不表达AFP的肿瘤细胞系,用RT—PCR和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检测SEA的表达。结果:成功地将AFP基因的启动子、增强子、linker—CD80tm和SEA(D227A)克隆到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的多克隆位点,酶切鉴定和DNA序列分析无误,RT—PCR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证实,SEA(D227A)能在AFP阳性的肝癌细胞膜特异性表达。结论:AFP顺式作用元件修饰的超抗原表达载体的构建,为下一步用其强化肝癌的免疫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几十年来 ,人们致力于肿瘤疫苗的研究 ,旨在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 ,产生持久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在肿瘤疫苗治疗前后 ,如何准确地定量、定性判定肿瘤抗原特异性T细胞应答 ,评价疗效 ,是影响抗肿瘤疫苗发展的关键。51 Cr释放法和有限稀释法 (limitingdilutionanalyses,LDA) ,一直被认为是评价特异性T细胞反应的金标准 ,但实践证明这两种方法费时、费力且敏感性低。近 5、6年来 ,一些评价T细胞功能和特异性的新方法逐渐建立起来[1 ,2 ] ,由于这些方法更加敏感 ,提供的信息更有意义。尤为重要的是 ,有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VEGF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内皮与心肌细胞内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目的:探讨外源性人VEGF165基因在内皮细胞与心肌细胞内表达的可行性。方法:构建了(vaseular endothelium growth factor,VEGF)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基因其表达载体pIRES2—FGFP—VEGF165,以脂质体法转染内皮细胞和心肌细胞,采用荧光显做镜检测内皮细胞与心肌细胞中EGFP的表达,同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EGF的表达。结果:成功地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hVEGF165,采用脂质体法转染内皮细胞与心肌细胞后,经荧光显微镜观察,可见细胞内有EGFP的表达,同时经免疫组化证实有VEGF的表达。结论:采用脂质体法可以成功地将外源性VEGF165基因转染到内皮细胞与心肌细胞中,并进行表达。本研究为今后利用VEGF基因治疗心肌缺血等疾病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SFlA)基因在结肠癌组织以及相应正常结肠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34例结肠癌手术标本和相应的正常结肠组织中RASSFlA蛋白的表达水平,应用RT-PCR法检测RASSFlAmRNA在结肠癌和正常结肠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①免疫组织化学法结果:结肠癌组织中RASSFlA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其在正常结肠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35.3%(12/34)比97.1%(33/34),P〈0.05]。结肠癌组织中RASSFlA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和TNM分期均有关(P〈0.05),即高、中分化及TNM分期较低(Ⅰ+Ⅱ期)者的RASSFlA蛋白表达阳性率较高P〈0.05)。②Western blot法结果:在34例结肠癌患者中RASSFlA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其在相应的正常结肠组织中的表达水平[0.3168+0.0196比0.9144±0.1776,P〈0.05];该结果与RT-PCR法检测到的RASSFlAmRNA表达情况基本一致[0.1589±O.2237和0.5723±0.1939,P〈0.05]。结论RASSFlA基因的失表达可能在原发性结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检测RASSFlA的表达情况可为结肠癌的早期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传统手术联合应用 DIOMED81 0 nm激光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 :2 4例病人 (男 1 8,女 6) ,共 35条肢体 ,分别采用单纯激光治疗、股静脉瓣膜包窄术和交通静脉结扎等不同手术方式治疗 ,术后对病人进行随访观察 ,对临床资料整理分析。结果 :大部分病人于术后早期发现有沿大隐静脉走行的条索状硬结或曲张静脉处血栓样结节现象 ,一般于 4~ 8周内逐渐消退。 2例病人有足靴区溃疡均在治疗后 2~ 4周内迅速愈合 ;术后两周复查彩超 ,大隐静脉主干完全闭塞。平均住院日 6( 3~ 1 5 ) d。结论 :静脉腔内激光联合戴戒术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近期疗效可靠、创伤小、瘢痕少操作简便、安全 ,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7.
术前门静脉栓塞与肝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肝细胞癌 (hepatocell,carcinoma,HCC)的治疗手段中 ,手术切除仍处于核心地位 ,另外肝脏扩大切除 (extendedhepatic EHR)是治疗某些肝门部胆管癌 [1 ]、晚期胆囊癌 [2 ]、巨大肝血管瘤以及肝转移癌 [3] 最有效的措施。然而 ,在行肝切除术时将不可避免地同时切去部分有功能的肝组织 ,若其范围超出了一定界限将可能导致术后肝功能衰竭 ,特别是对于合并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的病人 [4,5 ]。缩小肝脏切除的体积固然能减少这一并发症 ,但却增加了术后肝内肿瘤残留与复发的危险 ,减少了治愈性手术的可能。为解决这一矛盾 ,术前门静支栓塞(preoper…  相似文献   
8.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67岁.于14个月前突发上腹部剧痛,在西安某医院就诊,诊断为"脾囊肿破裂",急诊手术治疗,术中发现左上腹脾区巨大囊性包块,呈分隔状,边界不清,与周围组织广泛粘连,包块顶部破裂,有大量粘液溢出,术中取囊壁做冰冻检查,报告为恶性肿瘤,术者认为无法切除,在囊肿破裂处放置引流后关腹.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我院1990年1月至2003年1月收治的88例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确诊36例,误诊52例,误诊率为59.1%。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66例(75.0%)、肠梗阻56例(63.6%)、腹部肿块51例(58.0%)及大便隐血或便血48例(54.5%)。病理类型:腺癌49例(55.7%),平滑肌肉瘤22例(25.0%),淋巴瘤12例(13.6%),脂肪肉瘤5例(5.7%)。病变部位依次为:空肠36例(40.9%),回肠34例(38.6%),十二指肠18例(20.5%)。结论 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术前诊断困难,误诊率高。为减少误诊,提高治愈率:①要提高对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高度警惕性,全面掌握和分析临床资料;②对40岁以上有不明原因的腹痛、消瘦、贫血、消化吸收功能紊乱、腹部肿块等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助检查,如胃肠道气钡双重造影、纤维内窥镜、B超、CT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等,可提高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检出率;③不能排除小肠恶性肿瘤时,应及时剖腹探查,以免延误诊断治疗;④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辅助化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老年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特点,为老年人群疾病的诊疗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手术的386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老年组(≥60岁,n=1540)与非老年组(<60岁,n=2320),收集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使用t检验、χ2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2组患者CEAP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患者以C4期为主,非老年组患者以C3期为主。老年组患者患病时间多于非老年组;全身或局部合并症多于非老年组;住院时长多于非老年组;下地活动时间晚于非老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组患者患病时间长,疾病严重程度重,且多合并其他系统性疾病及局部并发症,因此需全面评估并进行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