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39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4篇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巨噬细胞增殖和分泌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MIF/MIF)的作用.方法 (1)制备人单核细胞来源巨噬细胞(MDMs),25、50和75 mg/L浓度oxLDL培养12、24、48 h后,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上清MIF浓度;不含oxLDL培养为正常对照(NC)组.(2)制备含稳转核因子-κB (NF-κB)-LUC质粒的MDMs,同法培养,荧光素酶底物(Luciferase)检测细胞NF-κB通路活性.(3)含NF-κB-LUC质粒的MDMs中加入终质量浓度为0、10 μmol/L的NF-κB通路抑制剂BAY 11-7082,同法培养并检测上清MIF浓度.结果 (1)与NC组比较,25、50、75 mg/L oxLDL组12 h时MDMs增殖显著升高,48 h时分别达到17.7%、27.8%和41.2% (P <0.01);其上清液MIF也在12h起升高,48 h时分别是NC组的1.49、1.67和2.09倍(P<0.01).(2)与NC组比较,oxLDL各组在12h即可检测到NF-κB通路明显激活,24h时MDMs内NF-κB通路活性分别增加38.1%、60.3%和61.1% (P<0.01).(3)加入BAY11-7082后,各组上清液MIF浓度在12 h即出现明显下降,48 h时分别下降58.6%、69.3%、69.7%和73.5% (P<0.01).结论 25 ~ 75 mg/L浓度的oxLDL可促进MDMs增殖和MIF的分泌,其作用随oxLDL作用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增高而增强.oxLDL可能通过诱导激活NF-κB信号通路促进MDMs合成分泌MIF.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部外科病人术后症状性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市奉贤区奉城医院4家医院自2015-01-01—2019-06-30期间就诊于普通外科,入院后行腹部外科手术的病人共计24336例相关临床资料,并观察术后14 d内发生VTE事件的情况。结果VTE事件发生率为0.89%(216/24336),其中,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率0.75%(183/24336),肺动脉栓塞(PE)发生率0.35%(86/24336)。男性VTE事件发生率为0.85%(123/14443),女性为0.94%(93/9893),男女VTE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5,P>0.05)。DVT病人常见的症状是下肢肿胀177例(96.72%),疼痛104例(56.83%),浅静脉曲张36例(19.67%)。PE病人常见的症状是呼吸困难和气促77例(89.53%),胸痛55例(63.95%)。DVT易累及左下肢;混合型最多见,左、右下肢分别为61.11%(88/144)和52.11(37/71)。PE病人最常见低危组病人45例(52.32%)。常见的VTE危险因素包括:年龄≥40岁208例(96.30%),手术时间>45 min 139例(64.35%),恶性肿瘤病史99例(45.83%)。主要的腹部外科手术类型是消化道恶性肿瘤手术105例(48.61%),胆囊切除术73例(33.80%)。腹腔镜手术(1.61%,179/11123)较开放手术(0.28%,37/13213)VTE事件发生率低(χ^2=45.56,P<0.05)。VTE相关病人的病死率为0.10%(25/24336)。结论腹部外科病人术后VTE发生率已经明显降低,医生应当根据其流行病学特点,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预防干预,避免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下肢静脉性溃疡(VLU)是静脉疾病最严重的表现,属CEAP分级的C5或C6级。具有溃疡形成的慢性病程长、低愈合率、高复发率等特点。溃疡创面迁延不愈与巨额医疗费用,给病人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也会加重社会经济负担。VLU的病因复杂,各种慢性静脉疾病导致的静脉高压是其病理学基础。溃疡的病史、临床表现及体格检查有助于VLU的诊断。VLU的治疗选择包括药物治疗、压力治疗、外科治疗、溃疡创面处理等,应经仔细评估后,根据病人病情特点进行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TASCⅡC、D型股胭动脉慢性长段闭塞腔内治疗的临床疗效,总结腔内治疗相关并发症和防治方法。方法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134例(172条下肢)TASCⅡC、D型股胴动脉闭塞患者接受腔内治疗。回顾性分析技术成功率、患肢术后临床症状、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变化、并发症发生率和通畅率。结果技术成功率90.7%。43条患肢(83条次)出现并发症(27.6%)。其中动脉夹层29条(34.9%),动脉穿孔11条(13.3%),动脉栓塞8条(9.6%),穿刺部位血肿16条(19.3%),穿刺点假性动脉瘤5条(6.0%),急性动脉血栓形成3条(3.6%),造影剂过敏反应3条(3.6%),尿路出血2条(2.4%)和心脑血管意外6条(7.2%)。平均随访13.1个月。术后12个月的一期通畅率、辅助通畅率和二期通畅率分别为61.1%、70.2%、81.7%。结论TASCⅡC、D型股胭动脉闭塞腔内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熟练的腔内操作技术,及时正确的并发症处理和规范的术后随访是提高治疗成功率和维持动脉长期通畅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腘以远动脉闭塞所致下肢严重缺血(critical limb ischemia,CLI)的血供重建.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2月至2009年1月,腘以远动脉闭塞所致CLI行经皮血管腔内成形(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和开放性重建(open reconstruction,OR)术的患者,详细记录患者的病史、病变特点、手术过程、并发症和随访信息.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重建血管通畅率和救肢率.结果 本组腘以远动脉闭塞所致CLI患者共167例,182条患肢.123条动脉硬化闭塞(arterios-clerosis occlusions,ASO)的患肢行腘以远动脉PTA治疗,33条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hromboangiitis obliterans,TAO)和23条ASO患肢行腘以远动脉OR手术.PTA再管化通道6、12、24个月的通畅率分别是67%、54%和49%,其救肢率分别是91%、85%和78%,OR术后移植物6、12、24个月的通畅率分别是90%、83%和79%,其救肢率分别是92%、87%和80%,PTA重建血管的通畅率低于开放性手术(P<0.05),但PTA和OR术的救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腘以远动脉ASO的CLI患者,PTA有效、安全,可作为首选治疗方式.PTA治疗失败可选择OR术.对TAO患者腘以远动脉闭塞者OR术仍是最好的治疗选择.
Abstract:
Objective To assess reconstructive options for critical limb ischaemia in infrapopliteal arterie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all CLI patients who underwent infrapopliteal reconstruction was carried out. Patient history, demographics, procedure details, complications, and follow-up information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Patency, limb salvage rate was determined by Kaplan-Meier analysis. Results During the period (from December 2003 to January 2008 ), 123 CLI patients with arteriosclerosis occlusions were treated on an intention-to-treat basis with infrapopliteal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PTA).Thirty-three thromboangiitis obliterans and twenty-three arteriosclerosis occlusions suffering CLI were treated by infrapopliteal bypass procedures. Primary patency and limb salvage rate of infrapopliteal PTA at 6, 12 and 24 months was 67%, 54%, 49% and 91%, 85%, 78% respectively, Primary patency and limb salvage rate of infrapopliteal surgical bypass at 6, 12 and 24 months was 90%, 83%, 79% and 92%,87%, 80% respectively, the patency of infrapopliteal PTA was lower than infrapopliteal surgical bypass (P <0. 01 ), but the limb salvage rate of infrapopliteal PTA and open surgery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 05 ). Conclusion Endovascular treatment (PTA) in patients with infrapopliteal arteriosclerosis occlusions and critical ischaemia is safe, effective. Infrapopliteal PTA can be used as the choice of therapy and surgical bypass reserved in those endovascular treatment failed. While in CLI patients with thromboangiitis obliterans infrapopliteal artery bypass remains the best treatment option.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导管溶栓术(CD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早中期疗效。方法 33例急性下肢DVT患者接受CDT治疗,以静脉通畅改善度以及大腿和小腿健、患侧肢体周径差值(患肢周径-健肢周径)评估CDT术后早期疗效,以正常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比例和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症状评分(VCSS)评估CDT术后中期疗效。结果 CDT手术技术成功率100%,发生出血并发症5例,平均CDT治疗时间(3.93±1.14)d。术后平均静脉通畅改善度(69.25±18.93)%,大腿和小腿健、患侧肢体周径差值显著小于术前(P〈0.01,P〈0.05)。成功随访29例,随访时间6~27个月。术后3个月和6个月,血栓溶解Ⅱ级和Ⅲ级患者正常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比例显著高于Ⅰ级患者(P〈0.05,P〈0.01),VCSS显著低于Ⅰ级患者(P〈0.01)。结论CDT治疗急性下肢DVT早中期疗效较好,严重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7.
内脏动脉瘤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内脏动脉瘤(VAAs)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 2003年6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8例VAAs;男性2例,女性6例;年龄30~72岁,平均49岁.8例患者共有9个动脉瘤,包括脾动脉瘤4例,肠系膜上动脉瘤2例,肾动脉瘤2例(3个).均经彩色超声、CTA或DSA明确诊断.6例行经腹动脉瘤切除,其中3例行血管重建.1例伴门静脉高压患者,行脾动脉瘤切除、脾切除和脾肾静脉分流术.1例双侧肾动脉瘤患者,左肾动脉瘤较大,且接近肾门,行动脉瘤切除和肾摘除术,右肾动脉瘤直径1.2 cm,密切随访.2例经股动脉行动脉瘤栓塞治疗.结果 本组8例VAAs患者,无论是动脉瘤切除、两端动脉结扎;还是端端吻合,人工血管间置血流重建;以及经股动脉病灶栓塞治疗,多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没有死亡和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2~60个月,平均26.5个月,效果良好.结论 VAAs一旦明确诊断,应积极采取治疗措施.选择性手术或栓塞术足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直径<2 cm且无症状的VAAs可考虑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内膜下血管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慢性缺血的技术可行性、通畅率和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2月至2008年8月应用内膜下血管成形术(subintimal angioplasty,SIA)治疗的112例患者的122条动脉硬化闭塞患肢的临床资料,动脉闭塞平均长度为10.25 cm(4.5~28 cm),其中23条肢体为生活方式受限性间歇性跛行,99条为严重性缺血.详细纪录患者的病史、病变特点、操作技术过程、并发症和随访信息.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分析患肢通畅率和临床效果(救肢和症状改善).结果 SIA技术成功率为83%,成功进行SIA的患者平均踝肱指数从0.19±0.11增加到0.67±0.29(P<0.01),1年、2年冉管化通道的通畅率和临床有效率分别是54%±5%、45%±4%和82%±5%、79%±4%.没有严重后果的并发症发生. 结论 SIA技术成功率高,临床效果满意,本组无严重并发症,是一种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所致慢性缺血较好可供选择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Ԥ����֫���Ѫ˨�γ��о��Ľ���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多发生于下肢 ,轻者可酿成下肢血栓形成后遗症 ,重者可因肺栓塞 (PE)而致命。至今仍是外科领域中的难题之一。1 DVT的危险因素外科手术后病人均有可能发DVT。有许多因素可使其发病率明显增加 ,主要包括年龄、肥胖、静脉血栓病史、静脉曲张、血凝机制异常等。此外 ,手术的性质、手术时间、麻醉方法、制动、脱水和感染等 ,也都与DVT的发病有关。DVT多发生于术中和术后早期 ,但对普外科手术病人观察发现 ,有的病人在出院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也可发病[1 ] 。妇产科手术后DVT的发病情况与外科相似 ,PE…  相似文献   
10.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在国内外属于常见病。DVT急性期并发症有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及股自肿或股青肿,慢性期将遗留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前者是DVT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或导致截肢;后者使患肢处于失功状态,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及生活质量。因此,了解DVT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对正确认识DVT的发生发展,指导合理的预防措施与诊断治疗均有重要意义。现就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