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5篇
内科学   49篇
特种医学   10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实现荧光定量PCR技术在鼠疫现场和基层的应用。方法 本试验将已建立的基于核酸预混室温储运技术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应用于我国各鼠疫疫源地野生菌株的检测,进行特异性评价。选取分布于我国境内不同鼠疫疫源地野生鼠疫耶尔森氏菌株、鼠疫减毒菌株、耶尔森菌属近缘菌株假结核菌及小肠结肠炎菌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 55株鼠疫耶尔森氏菌及鼠疫减毒菌株扩增阳性,假结核耶尔森氏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无阳性扩增,冻干试剂在室温25 ℃和37 ℃条件下可保存6个月,敏感性与冷冻保存无差异,核酸扩增诊断可在1 h内完成。结论 应用基于核酸预混室温储运技术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我国各鼠疫疫源地55株鼠疫耶尔森氏菌检测呈现高度特异性,本试验冻干试剂具有可室温保存、便于运输、检测结果精准、快速等特点,具有较好的鼠疫现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2008年6月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鼠疫菌专业实验室收到青海省天峻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送交的6份疑似鼠疫样本。为及时判定疫情,同时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RGICA)、鼠疫反向间接血凝试验(RIHA)和细菌分离培养法平行检测6株疑似鼠疫样本,结果均为阳性。在细菌分离培养过程中发现4号和6号样本携带鼠疫噬菌体,出现此类情况,  相似文献   
3.
鼠疫是自然疫源性疾病,也是危害人类最严重的烈性传染病.在对鼠疫菌鉴定和科研工作中,观察鼠疫菌对敏感动物的致病性及病理变化是不可或缺的项目之一,Balb/c小鼠作为鼠疫实验动物的报道至今少见,因此,作者就Balb/c小鼠对鼠疫菌敏感性进行了测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野生型鼠疫噬菌体在不同实验培养环境中的生长表型特征,为后续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鉴定及其与宿主菌相互作用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液体培养法、固体培养法和基于OmniLogTM微生物鉴定系统的微量液体培养法检测3株野生型鼠疫噬菌体的生长情况。结果 基于LB液体培养基的生长结果显示,鼠疫噬菌体476号经28℃和37℃作用20~24 h后生长状况优于37℃培养的鼠疫噬菌体087号和072204号,37℃培养的鼠疫噬菌体087号优于072204号。以鼠疫疫苗株EV76为宿主菌,鼠疫噬菌体476号在双层琼脂培养基上经28℃和37℃培养20~24 h后产生较为清晰的噬菌斑;鼠疫噬菌体087号和072204号经37℃培养20~24 h后在双层琼脂培养基上产生不透明的噬菌斑。基于OmniLog TM系统微量液体培养法的生长结果显示,3株鼠疫噬菌体经33℃裂解鼠疫疫苗株EV76时,通过96孔微量板曲线图显示第1列出现横线,且峰值不超过100,随着噬菌体数量的降低,稀释试验孔依次均出现与鼠疫疫苗株EV76相似的生长曲线,实验孔中四唑类染料颜色随着噬菌体数量的减少和宿主菌数量的增多而逐渐加深。由此...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根据对小鼠血清抗体滴度检测和对豚鼠的保护力观察,评估鼠疫组分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 通过氢氧化铝佐剂吸附15μg F1、15μg rV、15μg F1+15μg rV抗原,分别制成鼠疫单组分疫苗和双组分疫苗.采用2剂(0、2周)皮下接种途径,分别免疫NIH小鼠和豚鼠.以皮上划痕人用鼠疫活疫苗1剂免疫作为对照.免疫6周后,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IgG滴度,采用t检验作组间比较.与此同时,使用强毒鼠疫杆菌141株对豚鼠进行皮下攻击,以观察疫苗效力.结果 小鼠血清抗体检测结果表明,鼠疫组分疫苗组血清F1抗体或/和rV抗体滴度均高于鼠疫活疫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41、3.472、15.958、16.264,P值均<0.01).豚鼠攻击试验结果显示,F1+rV组的存活率可达到90%(9/10),而F1组和rV组分别为50%(5/10)和20%(2/10).结论 鼠疫F1+rV双组分疫苗是有效的抗鼠疫疫苗,而单组分F1或rV鼠疫疫苗不能有效防御鼠疫杆菌攻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氨基氮含量对鼠疫菌生长的影响观察。方法同批次消化液不同含量(120mg/L、150mg/L、170mg/L、200mg/L、250mg/L、300mg/L)氨基氮作为基础消化液制备的赫氏琼脂培养基(指100mL培养基内所含的氨基氮)进行活菌数实验,寻找出适宜鼠疫菌生长的最佳氨基氮。结果通过反复实验发现6种不同氨基氮含量对鼠疫菌生长影响中170mg/L含量的赫氏培养基优于其它5种氨基氮含量培养基,经统计学分析有差异(P〈0.05)。结论鼠疫菌生长的最佳氨基氮含量为170mg/L。  相似文献   
8.
鼠疫耶尔森菌(简称鼠疫菌)的生物学特性是多样的,与地理分布及生物群落密切相关。菌株某些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对确定疫源地结构、性质等有重要意义,其流行病学作用对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亦有实用价值。本文研究了青海省28个鼠疫疫源县(市)镇,不同宿主分离的690株鼠疫菌,根据分解阿胶糖、鼠李糖、麦芽糖、密二糖、甘油与否及脱氮作用可分为三个生化型。即青藏高原型分布于青海各疫区,占  相似文献   
9.
为比较ABC-ELISA法和常规ELISA检测鼠疫FI抗原的灵敏度,本文用两法对鼠疫颗粒性抗原和可溶性抗原进行平行检测以资对比。结果表明,ABC-ELISA检测鼠疫菌可少至2万~30万菌/ml,比常规ELISA敏感近3倍;检测实验动物脏器鼠疫FI抗原,ABC-ELISA比常规ELISA敏感近4倍。ABC-ELISA对腐败(30天)动物脏器中鼠疫FI抗原的检测获得了满意的结果,并且健康腐败动物中无一例假阳性反应出现,充分说明了本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上述结果表明,ABC-ELISA法是一种比常规ELISA法灵敏的检测鼠疫FI抗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鼠疫耶尔森菌生物型变异的遗传基础。方法 通过全基因组序列的比较分析,鉴定可能与生物型变异相关的基因突变,采用DNA测序和位点特异性PCR的方法,分析基因突变在鼠疫耶尔森菌自然分离株中的分布。结果 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菌株在毒力、生化表型和分子特征上与其他型别鼠疫耶尔森菌相差很大。所有脱氮阴性菌株的napA基因发生了突变,所有甘油利用阴性菌株的glpD基因发生了突变,所有阿拉伯糖利用阴性菌株的araC基因发生了突变。结论 提出了一个新的生物型——田鼠型;相应糖醇代谢相关基因发生突变是4个生物型变异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