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7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9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6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大约80%的高血压病患者同时有血胆固醇(CH)升高,基础CH值>5.18mmol/L的约占91%,>6.48mmol/L的约占60%。无人不晓,两者皆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子。而现今的抗高血压药物多数对血脂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如噻嗪类利尿剂使甘油三酯(TG)、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显著增加,使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轻度增加;β-受体阻滞剂使TG、VLDL增加,且使高密度脂蛋白(HDL)降低,以致抗高血压治疗对致命性冠心病和临床诊断的非致命性心肌梗塞的发生率仅降低8%,远不如致命性和非致命性中风发生率降  相似文献   
2.
改善脂质代谢的新型降压药物——多沙唑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新型降压药物多沙唑嗪(doxazosin)是一种和派唑嗪结构相近的选择性α_1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具有抗高血压和降低血胆固醇(Ch)的双重作用。1 药理作用 ①α_1受体阻滞作用:这一作用与哌唑嗪相同,但选择性强于哌唑嗪.其对动静脉均有扩张作用.使收缩压、舒张庄、平均动脉压均有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减少,且有扩冠状动脉作用.②抗血小板聚集:体内外实验均已证实本药ADP、胶原、肾上腺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拮抗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③降血脂作用:本药用于高血  相似文献   
3.
具有梯度的流体切应力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流体切应力(shear stress,SS)对血管内支架边缘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ECs)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具有切应力梯度的平行平板流动腔(梯度切应力组)和普通矩形平行平板流动腔(恒定切应力组),分别对ECs施加0.566 ̄1.438Pa和1.137Pa的切应力,加载时间6h,以未施加切应力的ECs为静止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ECs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梯度切应力组ECs在受力6h后进入S期与G2+M期细胞明显多于静止对照组与稳定切应力组(P<0.05);恒定切应力组的ECs受力后进入S期与G2+M期细胞明显少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梯度切应力促进ECs进入分裂增殖期,而稳定的层流切应力则产生对ECs细胞周期的抑制作用。提示血管内支架植入后,继发的血流切应力改变诱导细胞进入分裂、增殖期,这可能是引起支架内再狭窄过程中血管内膜增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成酶在肾功能衰竭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急性和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一氧化氮 (NO)和一氧化氮合成酶 (NOS)含量及其意义。方法 测定 10例急性肾功能衰竭及 47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 NO和 NOS含量。结果  1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NO、NOS含量高于正常人组 ;2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 NO、NOS含量低于正常人组 ;3慢性肾功能衰竭 NO、NOS与高血压、血肌酐和病程有一定相关性 ,即重度高血压、血肌酐≥ 70 7.2 μmol/L 和病程≥ 5年的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 NO、NOS明显降低。结论 肾功能衰竭时 NO变化具有双向性 ,作用具有双重性。  相似文献   
5.
为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PTCA)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围术期死亡和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通过对74例行急诊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的AMI,术后6个月内的临床随访和冠状动脉造影随访,进行多因素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多支病变患者的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血脂的合并比例明显高于单支病变患者;总围术期内死亡率为5.4%,剔除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后,死亡率为1.4%;12例75岁以上的患者中,2例死于心源性休克,1例死于心脏破裂,5例心源性休克患者死亡3例;术中非致命性合并症的发生率在单支和多支病变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多元回归分析表明血流动力学状态和患者的年龄是决定AMI患者围术期死亡的独立相关因素;多支病变患者术后6个月内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术前和术后6个月内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改善;而且单支和多支病变组之间术后6个月时的LVEF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7.
左室肥厚与室性心律失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近提出高血压病的左室肥厚是一项独立于血压之外的新的心血管病危险因子。有左室肥厚的高血压病患者心血管病死亡率较无肥厚者增加8倍,冠心病死亡率增加6倍;其主要原因是并发左室肥厚后产生严重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所导致的猝死。本文就左室肥厚与定性心律失常的关系及其发生机理作一综述。 一、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应用常规心电图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发现,未经治疗的高血压病左室肥厚者,起源于左室的早搏明显多于未治疗的单纯性高血压和血压正常者。为探讨高血压病左室肥厚者发生室性心律  相似文献   
8.
ApicalHypertrophicCardiomyopathy(ACaseReport)WangAncai,ShenWeili,JiQintong,YangShangyin,YanWenkui(DepartmentofCardiology,YijishanHospital,WannanMedicalCollege,WuhuCity)患者,男性,41岁。反复头昏伴胸闷3个月,于1993年4月28日收住心内科病房。查体:T36.7℃,BP105/68mmHg(14/9kPa)。一般情况可。心肺无异常发现。肝肾功能正常。心肌酶学(CPK,SGOT,LDH及其同功酶)检查数次均在正常范围。ECG:窦性节律,电轴不偏,PtfV;<-0·04mms,RIZ、2mV,Rv。3.8mV,STI,v。,v。-。缺血性…  相似文献   
9.
应用放免法测定了44例肺心病患者的血清β_2-m浓度。其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血β_2-m、BUN和Cr的阳性率分别为63.6%,33.3%和10.8%,以β_2-m阳性率最高,表明检测血清β_2-m是判断肺心病早期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的一种比较敏感、简便、可靠的方法。可作为肺心病并发肾脏损害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骨髓干细胞为多潜能细胞,包括造血干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两类,以骨髓组织中含量最为丰富,具有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能力,在一定的条件下能被诱导分化为包括心肌细胞在内的多种细胞,可作为理想的种子细胞用于衰老和病变引起的组织器官损伤修复,尤其是应用于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衰、难治性心绞痛、扩张型心肌病等心脏疾病的临床治疗。本文就临床骨髓干细胞治疗心脏病的研究报道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